东京奥运会孙颖莎女单4:0、女团3:1战胜伊藤美诚,那么我们以后是否可以对伊藤美诚高枕无忧了呢?未来的伊藤是否可以被忽略呢?我的回答是:绝对不可以!下面也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扫雷”成功不代表“雷”不会爆炸,伊藤的搏杀型打法注定,你每次都不能放松。像新加坡的冯天薇、于梦雨,包括日本的石川佳纯、平野美宇等,为什么这些人可以不那么去注重她们呢?就是她们的打法不像伊藤那样具有“稀缺性”,两面弧圈打法的实力,与国乒是有明显差距的。伊藤则不然,伊藤是属于与国乒主力水平“够得着”的选手,她使劲跳一跳,就可以跟给你打个平手,或者随时爆“雷”。
1.伊藤被研究透,但并不代表她水平不会再增长。伊藤自2014年出道,与国乒交手中,她经历了三次成长的蜕变:第一次,伊藤是以反手弹击为主。这个阶段的伊藤,基本上跟当时的福原爱一样,就是以反手玩命搏杀为主。2015年伊藤美诚在世锦赛与大满贯李晓霞相遇,伊藤靠反手凌厉的弹击,上来就以2:0领先李晓霞。李晓霞的反手实力在女子球员数一数二,然而伊藤却能单板弹穿李晓霞。赛后,孔令辉也说:“日本这个小孩反手确实有特点。”第二次,伊藤反手弹击强势,但国乒就抓她相对薄弱的正手。伊藤也不坐以待毙,她在这个阶段就开始正手拉弧圈。
但结果非常不理想,日本男、女的正手天生攻击力不足,拉球都是有“架肩”的毛病,发不出真正的力量来。再加上伊藤身材矮小,护台面积有限。她怎么可能正手对拉过1米65的陈梦、1米75的王曼昱?正是由于对拉弧圈不占优势,才迎来了伊藤第三次的技术改革。第三次,正手改为暴拍,反手为暴弹。这个阶段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伊藤不再像刚出道时那样,玩命搏杀,自损一千杀敌八百是不划算的。
因此,她创造出了许多发球变化,再把发球变化与前三板抢攻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组合拳”套路。由于发球、前三板抢攻经常能创造出机会,伊藤正手拍、反手弹的威力确实巨大。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伊藤的这些发球花招、抢攻套路,基本上也补国乒摸透了,但东京奥运被孙颖莎“双杀”之后,伊藤就不会迎来自己的第四次技术变革吗?她就停滞不前了吗?这是不可能的。
伊藤年仅21岁,技术仍有上升潜力,只不过生胶打法天生的局限性她改变不了。21岁的年龄,就说伊藤停止进步了,没有上升空间了,这是不恰当的。伊藤与日本其他选手不同,像石川佳纯与中国队打了这么多年,技术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变化,而伊藤是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她还会继续研究、磨炼自己的技术的。
1.生胶打法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伊藤上升空间不会超过30%。生胶由于不具备像反胶那样的摩擦性,不能制造旋转和稳定的击球弧线,基本上就是以速度搏杀取胜。应该说,伊藤把生胶弹击的速度、落点及抢攻套路组合,已经打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把生胶搏杀再向上提升多少,真是没有多大空间了。为什么国乒一直把生胶当作陪练角色?就是之前的木子、曹臻,包括现在的何卓佳、孙铭阳,你一味只靠速度来弹击,总会被人适应的,而生胶作为颗粒胶皮,又不能制造旋转,仅有速度一个因素来取胜还容易被限制。
伊藤也是处于同样的困境,为什么她不跟国乒打相持,而去绞尽脑汁去研究抢攻花招、套路呢?就是生胶不具备摩擦力,不能制造旋转,越打到后边相持阶段,击球的稳定性就越差,失误就越高。而不硬着头皮去搏杀,那也就只能是等死。那为什么还要给伊藤30%的上升空间呢?就是伊藤在改变不了生胶天生缺陷的情况下,她还是会以研究新的抢攻套路,而她之前的那些套路会越用越熟。越是熟练,搏杀的命中率越高。
因此,我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伊藤,你稍微不注意,她还是有搏杀成功的可能。伊藤是一个可敬的对手,莎莎两个人在私下交流时,“暴力莎”也摸过伊藤击球的胳膊,肌肉非常硬 ,这说明伊藤平时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来训练。打过球的人也都知道,你训练量越大、强度越高,肌肉就被练得越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