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变购房陷阱:老人买海景房后家人如何绝望

笑眼杂谈 2024-12-08 22:38:48

近期,湖北的刘亮(化名)一家因为一套“海景房”焦头烂额。年过六旬的母亲参加了一次低价旅游团,结果在外地买了一套“养老海景房”。不仅首付款凑得艰难,还背上了10年的房贷,成为全家人的沉重负担。这一事件让人心痛之余,也暴露了“旅游购房团”隐藏的套路与陷阱。

旅游变购房:母亲隐瞒家人被忽悠买房

刘亮的母亲原本是位热爱生活的老人,平时省吃俭用,这次在朋友介绍下报名了一个价格极低的旅游团。据说只需缴纳2400元费用,其中2000元为可退还的保证金,余下400元便可享受往返机票、住宿和全程餐饮。这种“超值”旅游项目深得老人喜欢。

然而,到了旅游目的地,旅行的性质悄然改变。刘亮表示,母亲从第一天起便被安排参加所谓的“地产推介会”。销售人员声称:海景房不仅适合养老,还能出租、转卖,甚至给儿女留一套“有面子”的房产。为了进一步打消老人疑虑,销售还承诺,购房后会帮助代租或转手,甚至可以拉人头赚业绩来抵扣房贷。

听信了这些“天花乱坠”的话术,刘亮的母亲不仅拿出多年积蓄作为首付款,还陆续把家里的酒以抵押方式支付购房款。直到母亲试图再次抵押家中的物品时,家人才发现了这个惊人的秘密。

揭露销售套路:海景房竟成“负担”

刘亮母亲购买的是一套售价40多万元的海景房,销售人员以每平方米6000元的“特惠清盘价”诱导购买。然而,当刘亮查询同片区房源后发现,这种房产实际均价每平方米仅为1000元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0万元。而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海景房常年空置,无人问津,完全谈不上升值和保值。

更让刘亮气愤的是,销售人员的承诺根本无法兑现。他们曾保证公司每月会支付2000元代还房贷,但实际上,这些“补贴”仅限两年,并且要求老人不断“拉人头”才能继续享受。“简直就是一种变相的传销!”刘亮感叹道。

福建的乐乐(化名)也有类似的遭遇。她的母亲同样在参加旅游看房团后签下了购房合同。更糟糕的是,老人还隐瞒了家人,不仅缴纳了高额定金,还办了假证件贷款购房。直到家人发现老人手机上的转账记录,才得知这一切。而当试图退房时,销售方以合同真实有效为由拒绝退款,甚至威胁违约赔偿。

从美梦到噩梦:老人购房“得不偿失”

参加低价旅游团却买下高价海景房的案例并非个例。从刘亮母亲的遭遇到乐乐家的困境,再到杭州一位张先生的案例,都显示出“旅游购房团”套路的普遍性。

张先生原本只是想参加一次低价旅游,却被销售诱导购买了一套沿海房产。当时,销售声称购房后可以与公司签协议,每月会发放4000元工资,还能获得每月2700元的租金返还。然而,当房产证办下来后,这些承诺统统落空。销售以“个人行为”为由推卸责任,而公司则以“业绩未达标”为借口停止发放补贴。

不仅如此,这些高价海景房在市场上普遍难以出手。刘亮表示,自己母亲购买的房子如果卖出,可能连一半的购房款都拿不回来。浙江一名网友也透露,家中长辈十几年前花20万买了一套海景房,如今中介只愿出价6万元,甚至连买家都很难找到。

“旅游购房团”为何屡禁不止?

类似的“旅游购房团”早在多年前就已出现,近年来更是屡见不鲜。从山东、河北到福建、浙江,不少地方都存在通过低价旅游团诱导老人购房的现象。这类骗局为何能屡屡得逞,且经久不衰?

首先,这种模式利用了老人信息不对称的弱点。许多老人对房产市场不了解,又容易被“养老”“投资”的话术所打动。一些销售更是通过“包租返利”“带人赚业绩”等方式,制造“不花钱还能赚钱”的假象,让老人深信不疑。

其次,法律层面难以界定这类行为为诈骗。刘亮咨询律师后得知,母亲签订的合同是真实有效的,且房价并未高于备案价格,因而不构成违法。这使得购房者即使维权,也往往面临艰难的过程。

此外,部分地方的监管力度不足,开发商与旅游机构之间的利益链条难以打破,导致此类现象屡禁不止。

结语:防范陷阱,从家庭到社会共同努力

“低价旅游”变“高价购房”的现象,既是老人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也是监管缺失的表现。刘亮一家的遭遇,提醒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的消费权益。只有加强沟通、强化监管、完善法律,才能让“海景房”回归它本来的意义,而不是家庭负担和经济噩梦的代名词。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