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挨骂,瞿秋白称不识鲁迅,苏雪林痛恨鲁迅,唯胡适有君子风度

娱乐报姐 2022-12-16 12:07:43

鲁迅,如今被神化的文人,民国时期毁誉参半的文豪。在西方许多人说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我国,一千个人的眼中起码也有一百个鲁迅。

鲁迅的作品多含批判性,这种写作方式不可否认有着最大的感染力。但同时也会给鲁迅带来一众的敌人,这也是为什么鲁迅毁誉参半的原因。

而与鲁迅有矛盾,或者说有关系的人中最著名的有三位,这三位对待鲁迅也是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鲁迅一生最好的朋友,瞿秋白

瞿秋白可以说是鲁迅人生中的一个例外,因为他鲁迅曾多次破格,更是多次为瞿秋白提供安身之所,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但是在1933年的时候瞿秋白提出了一个问题,“鲁迅是谁?”当时所有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是嗤之以鼻的,因为鲁迅就是鲁迅,他又怎么可能会是其他人呢?

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的细想,却让很多人疑惑了,确实鲁迅到底是谁呢?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还是“民族魂”,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抑或是堕落文人?还是一个被包装过度的假圣人?

这些回答都算不上是错误答案,因为鲁迅无论是身份还是他的写作方式都决定了一件事,喜欢他的人会非常喜欢他,而讨厌他的人也会对他恨之入骨。

最后瞿秋白自己给了这个问题一个答案:是的,鲁迅是莱谟斯,是野兽的奶法所喂养大的,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浪漫谛克的革命家的诤友!他从他自己的道路回到了狼的怀抱。

瞿秋白选择的角度是阶级层级,这其实也是对鲁迅身份解答的最好方式,因为鲁迅虽说是一个文人,但更多的其实还是一个斗士。

也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斗士,所以人们对他的评价才会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惊为天人,要么一文不值。

在林语堂等人的心中,鲁迅是文豪、是英雄。在高长虹等人的心中,鲁迅是堕落文人,是文妖。因为鲁迅为一部分人争取到了利益,但同时也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骂鲁迅半辈子的苏雪林

鲁迅去世前苏雪林是鲁迅最忠诚的支持者,甚至不止一次的给鲁迅戴高帽。不仅在给鲁迅的赠书中以学生自居,更是后来在其发表的文章中说鲁迅的作品能够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

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给鲁迅戴高帽了,苏雪林对鲁迅的崇拜也一直持续到了鲁迅去世。但就在鲁迅去世后,所有人都在高喊着鲁迅精神不死的时候,苏雪林却反其道而行,开始对鲁迅痛骂,而且一直骂到了自己去世。

许多人对于这种事情都非常的不解,毕竟我国一直有着死者为大的传统。在鲁迅死后,许多与鲁迅不和的人都开始赞扬鲁迅,为何此时的苏雪林却开始对其谩骂了呢?这其中绝对是有隐情存在呢?

首先比较可能的是鲁迅掌控着苏雪林的某些秘密,让苏雪林不得不对自己恭维。这种可能性存在吗?虽说存在,但可能性却不算太大。

毕竟苏雪林虽说被称为我国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但在鲁迅的眼中,苏雪林确实是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个学生而已。

而控制这样一个人对鲁迅有什么好处呢?难道说仅仅是想要让对方恭维自己嘛?或者是怕苏雪林骂自己?这些鲁迅真的在乎?

所以说苏雪林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和鲁迅是没有关系的,而是她自身出现了变化。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苏雪林自己站队的原因。

当时苏雪林自命为右派文人,同时也将胡适列为了右派文人。但是鲁迅却是左派人文,所以在鲁迅死后,苏雪林必须要为自己崇拜鲁迅来画一个句号,那就是撇清二者的关系。

但此时苏雪林已经推崇鲁迅几十年,想要撇清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只能去抹黑他。所以说苏雪林的转变只是因为她为了保全自身。

三、先是朋友后是敌人,终究是君子

若说鲁迅是斗士的话,那么胡适就是温文尔雅的君子,二者先是无话不说的密友,又来因为理念的不同又成了敌人,但是这两人都能称作是君子。

所以胡适不会像苏雪林一样,在鲁迅死后对其百般谩骂,甚至当时胡适还帮忙出版了《鲁迅全集》。

鲁迅也不会像黄侃一样对胡适进行人身攻击,虽说当时鲁迅对胡适的冷嘲热讽不止一次,但却不是针对胡适,而是针对那种现象。

胡适也可以说是鲁迅一生最重要的朋友之一,虽说两人因为理念的不同而决裂,但是也仅仅只是因为理念的冲突,而非对个人的针对。

胡适和鲁迅虽说在后期彻底的敌对了,但其实这对于两人来说都是一种进步,而非是一种负面的竞争。

而且也正是因为两位先生的竞争关系,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一些披着大家身份的伪君子。有苏雪林这样将人走茶凉运用到极致的,同时也有像黄侃那样以人身攻击来代替学术上的争端的。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