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育苗期黄叶、茎红,别慌!原因找到了!

田园牧歌者 2025-02-22 18:26:08

都说伺候庄稼就像照顾孩子,这话真不假。

眼瞅着地里的草莓苗一天天长大,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可没高兴几天,问题来了!

好几棵草莓苗开始不对劲,叶子发黄,茎也变红了,就像得了啥大病似的,这可咋办?

赶紧请教村里的老把式,这才知道,这草莓苗“闹情绪”了,得好好哄着。

根系“喝”多了?

说起草莓,那可是个“水灵”的家伙,离不开水,但又怕水多。

你想啊,它那根系就扎在土里四五公分深,跟人一样,泡在水里能舒服吗?

老把式说,草莓根系要是长期泡在水里,就跟人被捂住口鼻一样,没法呼吸,没法吸收营养,自然就黄叶红茎了。

想想也是,前段时间下了几场大雨,地里的水排不出去,草莓根系肯定受不了。

草莓的根系主要靠毛细根吸收水分,这毛细根也得透气才能工作。

要是土壤一直湿漉漉的,毛细根泡烂了,草莓苗可不就遭殃了?

有研究说,草莓茎杆发红,是植物在遇到不良环境时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就像人冷了会起鸡皮疙瘩一样。

要是草莓刚出芽没多久就出现这种情况,那八成就是水多了。

咋解决?

简单!

赶紧看天气预报,阴雨天就别浇水了。

要是地里有积水,赶紧排水。

实在不行,就加大草莓苗之间的距离,让土壤透透气。

总之,得让草莓根系舒舒服服地“呼吸”。

土壤也“挑食”?

伺候草莓,光注意水分还不行,还得管好“伙食”。

草莓喜欢弱酸性的土壤,pH值在5.6到6.5之间最合适。

要是土壤太酸或者太碱,草莓苗就没法好好吸收营养,也会出现黄叶红茎的情况。

你想啊,土壤太酸,氮肥和磷肥就失效了,草莓苗吃不饱;土壤太碱,氮磷等矿物质就流失了,草莓苗还是吃不饱。

这就像人吃饭一样,光有饭没有菜,或者光有菜没有饭,时间长了肯定营养不良。

咋办?

要是土壤太酸,就撒点石灰粉或者方解石,让土壤慢慢变碱;要是土壤太碱,就施点有机肥,改良一下土壤环境。

要是折腾了半天还是不行,那就换块地种吧,省得白费功夫。

谁在“啃”草莓?

草莓苗长得好好的,突然黄叶红茎,也可能是生病或者遭虫害了。

病虫害就像拦路虎,轻则让草莓苗免疫力下降,重则直接要了草莓苗的命。

先说说炭疽病。

这病最喜欢春季温暖潮湿的天气,草莓幼苗要是染上了炭疽病,整个植株就会出现暗褐色的斑点,这可是炭疽病菌的“杰作”。

要是病情严重,整个草莓苗都会干枯甚至死亡。

再说根腐病。

这病也是真菌惹的祸,要是施了没发酵好的有机肥,或者长期种草莓,就容易发生根腐病。

得了根腐病的草莓,根会发黑变软腐烂,还会散发恶臭,那味道,闻一次就忘不了。

还有蚜虫。

这小东西可是草莓的常见害虫,春秋两季最活跃,专门啃食草莓的茎叶,还会传播病毒性疾病。

蚜虫就像吸血鬼,吸走了草莓苗的营养,让草莓苗变得虚弱。

咋办?

对症下药!

炭疽病和根腐病要用药防治,蚜虫也要用药消灭。

为了防止真菌性疾病,最好轮作,别老在一块地上种草莓。

平时还要注意清理病死植物,防止病毒传播。

药,用猛了?

给草莓苗用药,就像给人吃药一样,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就是毒药。

要是施药不当,也会导致药害,让草莓苗黄叶红茎。

施药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掌握好剂量和时间。

不熟悉的药物,最好先小面积试验,再大面积使用。

液体药物浓度越高,药害风险就越大。

另外,还要注意天气情况,极端天气下最好不要施药,以免药物结晶沉淀。

还有,不同的药物最好不要混用,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草莓对灭虫脲类药物最敏感,千万别用过量或者频繁使用。

万一出现了药害,也别慌。

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氮肥用量或者增加通风,帮助草莓苗恢复生机。

话说回来,我之前给草莓苗喷药的时候,就没仔细看说明书,结果浓度调高了,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草莓苗才出现了药害。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其实,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草莓苗黄叶红茎还可能跟缺乏微量元素有关。

锌、铁、铜、锰这些微量元素,虽然用量很少,但对草莓苗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它们能促进光合作用、合成激素、增强抗性。

要是缺乏微量元素,草莓苗就会出现缺素症,叶片上出现白斑点,甚至小叶症,最终导致幼苗死亡。

要是怀疑草莓苗缺乏微量元素,可以施加含有锌、铁、铜或锰等微量元素的肥料。

这些肥料一般水溶性很好,可以直接喷施到叶面上,让草莓苗快速吸收。

经过一番折腾,我的草莓苗终于恢复了生机。

看着它们绿油油的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伺候庄稼不容易啊!

得像对待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才能有个好收成。

话说回来,这草莓苗黄叶红茎,就像人生路上的坎坷,遇到了别害怕,找到原因,解决问题,才能继续前进。

这草莓苗如此,我们的人生亦是如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