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各地税务局为何要以“国家税务总局”为前缀?不加意味着什么?还有哪些局也是如此?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地税务局在命名上,都是统一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加行政区划名和税务局的规则执行的。
比如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或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无论之后的行政区划是省还是市,国家税务总局作为前缀头衔,都是必须要有且位于第一位。而且这是根据我国2018年国税、地税机构改革合并后统一要求部署的。

因此全国税务系统都遵循这一模式,且不存在例外。但这明显与我们熟知的地方其他行政机关命名方式存在差异,一般地方的教育局、民政局和财政局等单位,通常都是采用行政区划名加职能名加局的方式命名,比如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等。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不同的命名方式,实际上背后体现是管理模式的差异。教育局、民政局等地方职能机构实际遵循的是属地管理原则,也就是说以地方政府为管理主体,虽然在中央层面也有垂直管理的部委,比如教育部、民政部等。

但其核心特征却是双重领导下的地方主导,主要是在业务层面接受上级部门指导,但人事权、财权和考核权都归属地方。例如某市教育局局长晋升需经市委组织部考察,同时教育经费也纳入市级财政预算,校园建设标准更是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调整。
相比之下地方税务局等单位,虽然工作职能和场景都涉及地方事务,但依然是以中央或省级主管部门为管理主体,遵循垂直管理的原则。
典型部门就包括税务、海关、人民银行等系统在地方设立的机构。因而其运行机制也表现为单一领导和系统封闭的特征。就各地税务局而言,其实就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央派驻到地方的机构,而非地方政府组成部门。

其机构编制、干部任免和经费拨付等权限也全部由中央部委或相应的总局总行掌握。相反地方同级党政机关,对其仅有党建指导等有限的权限。
比如地方税务局的人事任免,像局长等职位都是由总局党组审批,经费拨付也是中央财政统筹,而业务决策更是执行全国统一的税法,使其各项权限均脱离地方行政体系。

而这么做的好处其实也很明显,就是能够做到以职能为主的自上而下封闭管理体系,让地方政府无权干预其业务。具体来说就包括保证执法独立性,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对税务稽查、征管的干扰。
同时还能避免跨区域的企业税收分配争议等问题,进而通过全国数据集中分析,更好的优化征管资源调配。另外还能规避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GDP增长变通税收政策,以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安全。

当然实行这种垂直管理的地方机关还有很多,除了和财税金融密切相关的海关、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等,还有气象、煤矿安全监察以及烟草专卖等。实际就是为了在关键领域维护国家治理的统一性,避免地方过多干预。
看了各地税务局都要以“国家税务总局”为前缀,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7893/content.html

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胡静林:纵深推进税务系统全面从严治党 引领保障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https://hainan.chinatax.gov.cn/sxpd_4_2/3115703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