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众神之地》:探寻令人敬畏的动物,尝试与天地沟通

岳麓山上的树 2023-09-14 09:00:50

《众神之地》是一部渐入佳境的纪录片,象群和东北虎的两集拍得最好。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国家也在慢慢地尝试和动物相处,生态也恢复得越来越好了。破坏生态不费吹灰之力,但恢复生态却是很漫长的过程。看粉色海豚的时候,想到日本排放核污染水的新闻,人与自然其实一直都是共同体。

众神之地,是那些神奇沟通的发生之地。人类一直在探索自然的奥义,我们通过探访各种极致的自然地貌和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探寻人、动物、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这一次我们跨越中国四角的不同生态,通过探寻四种令人敬畏的动物,通过努力感受它们,尝试与天地沟通。它们在远古曾经是图腾,是食物链顶端的动物——森林之王东北虎、海上精灵白海豚、雨林巨无霸亚洲象和雪山使者野牦牛。这四种被称为旗舰物种的动物,它们与天地同生,与人类共存,用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与自然对话。

整部纪录片只有短短四集,但居然每一集都有一段让人泪流满面的故事。第一集是牦牛,被尊为山神的野牦牛,不甘束缚的小牛疯狂挣扎致死,和护林员生活在一起的小牛,真挚的眼睛,不舍的离去;第二集是亚洲象,大象记忆力很好,会记忆形成自己的食物地图,大王和老四的单独行动,老四逐渐成长;第三集是白海豚,粉红色的回忆;第四集是东北虎,原本已经在中国灭绝的东北虎,因为母虎十月的出现,慢慢开始繁衍。

而且在表现自然的力量和美丽的同时,片中还有很多人和自然“众神”关系的描述:不仅有山民对虎神的敬仰和期盼,也有渔民曾经和白海豚在海域竞争,野象频繁出没人类居住区,野牦牛带着家牦牛离家出走。不过关系也是不断转换的,比如渔民转型为带人观赏白海豚的一把好手,牧民试图用野牦牛改良家牦牛的基因。总是这样的动态关系,不是单纯的环保说教,而是代入了丰沛的情感,但是拟人成分可能还是多了点,稍微有点偏离纪录片的旁观者视角。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石同学在其代写的解说词中写道,这不是纯粹的自然纪录片,而是更着重于描绘人与动物和自然之间的交集,表现手法也掺杂了一些人类的感情色彩。拍摄长尾林鸮捕猎的过程给了一段鸮眼的特写,微张的深邃双眸里映着皑皑白雪,寂静的森林里只剩雪花落在枯枝的簌簌声,它就这么伫立在枝头,像一尊慈悲的大佛,悲悯地注视着茫茫苍生。整个纪录片的镜头语言都很美像是在讲故事。每个生命都会找到自己的出口。

这不单单是记录“动物世界”,而更关注动物与生境、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纪录片不再强行美化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过是恶毒的个体互相掠夺,善良的个体互利共存。不仅有美与震撼,更贵在真实,牦牛被活活勒死、白海豚死亡的惨状、亚洲象与人类的冲突、东北虎对生态的霸权…所谓生态是什么?所谓自然是什么?众神之地,我很喜欢众神里的众字,人类似乎已经是自然的霸主之一,睥睨众生之巅,但别忘了,我们只是之一。

看之前我以为是讲地方,看了之后才知道是讲动物。从动物开始,引出古人将这些动物称为“神”,人与动物,祖辈与“神”,我才明白众神之地讲的是这些动物生活的地方。四个故事,四种动物,四个地理方位,从西部、南部,西南再到东北。整部纪录片没有上帝视角,也没有帧帧可做桌面的唯美镜头,但能强烈地感受到,一部中国野生动物纪录片与西方纯自然纪录片的不同:生态的交融。就像湖南企发文化王老师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众神之地,众生平等。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