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家敲定了两大决策,都是关于可再生能源的,我发现让不少网友很困惑。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
4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
很多网友认为这两个政策有点矛盾,其实不然,如果你看懂了当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形势和农村能源革命的趋势,对这两个政策的顾虑就能迎刃而解了。
从《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来看,国家不是放弃可再生能源,而是让可再生能源进入更健康的市场化阶段。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5.16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1.9%,历史性地超过了火电。而且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八成以上。
可见可再生能源无论从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但发展过快的问题也出现了,就是消纳的问题如何解决。
如果一直是国家兜底消纳问题,那么肯定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原因很简单,一是电网企业的承担能力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不匹配了,二是市场化还不够。
再看一组数据,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共278亿元,占上网电费1.9%,较2019年同期130亿元的费用翻了一番。并且不少地区的辅助服务调峰价格远在可再生能源平均上网电价之上。
所以今后,电网将不再承担100%的收购责任,而是电网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等都会承担可再生能源电量收购义务。
然后到了4月1日,国家发布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此时很多人有疑问了,电网都不再承担全额收购责任了,风电下乡还能成功吗?
所以要看懂风电下乡,就先要看懂最新的《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当可再生能源以更市场化更健康的发展模式运行时,风电下乡等可再生能源才能更持久、更长远的发展。
要知道风电下乡的目的是推动风电成为农村能源革命的新载体、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文件里非常明确的提出了合理安排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的规模、项目和布局,能建则建,试点先行,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不一窝蜂,不一哄而上。
相比之前电网兜底的时候,可再生能源项目一窝蜂的发展模式,今后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一定是有序和稳步推进,所以文件中也明确了风电项目,原则上每个行政村不超过20兆瓦。
我认为这个行动并不是大刀阔斧的,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且还要在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前提下进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搞风电下乡?一共三点。第一,为风电开辟新的增长极,同时还能拉动基建。
第二,推动农村能源革命,今后,农村一定是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农林废弃物气化发电)等多能互补,将彻底改变农村能源结构。
第三,推动乡村振兴,使农民增收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因为风电项目要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村为单位,以村企合作为主要形式,以收益共享为目的。
比如投资主体与村集体按“村企合作”模式共同开展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而且还支持村集体依法通过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等方式共享风电项目收益,并提供相应就业岗位。
综上所述,把以上两个政策关联起来看,就会发现很多人多虑了,国家不可能放弃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下乡正在稳步推进,今后可再生能源会更加市场化,发展模式会更加健康。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