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的魅力——怀来县老年大学诵读班公开课

青烟威文学 2025-04-19 09:05:42

作者:郭洪岩(河北怀来)

4月17日,上午八点半,怀来县老年大学诵读班,刘海霞老师的公开课,在三楼二教室,如期开讲。诵读班全体学员以及对诵读感兴趣的其他班的学员,陆陆续续来到教室听课。老年大学校张会东、许梅凤、苏小宇等领导老师也亲临课堂观摩,听课。

王春梅班长简短讲话后,海霞老师正式上课。老师美妙动听的话语,生动有趣的讲课内容,迅速将大家带入诵读的学习状态。

首先是口部操的练习。一直以来,口部操的练习是诵读班每次上课必不可少的。打开口腔,放松面部肌肉,通过做操,增加口、唇、舌、腮等部位的灵活性。老师讲解生动,学员练的认真。

完成以上训练,海霞老师引导学员们进行气息练习。气息在诵读过程中非常重要。发声、节奏的把握、情感的表达都需要气息支持,气息的正确运用直接影响诵读作品的质量。海霞老师要求学员们学会腹式呼吸,气沉丹田,反复练习,找准感觉,气息收放自如,保持平稳。功到自然成!

“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正确的读音,是诵读的基本功,掌握标准发音,克服地方读音习惯。海霞老师详细讲解了双音节训练内容:“阴平+阴平、阴平+阳平、阴平+上声、阴平+去声、阳平+阴平、阳平+去声”等内容丰富充实,比如“倾吐”的“吐”字,应该读三声,而不是四声。老师要求大家多听,多读,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习惯成自然。

诵读不同于日常说话,语速快慢、气息长短、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要运用自如。《绕口令》的练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板凳宽,扁担长,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想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大鱼鱼刺大,小鱼鱼刺小。大鱼想要吃掉小鱼小鱼绝对跑不了。但是大鱼吃小鱼的时候也在发愁,他也担心被小鱼的鱼刺刺到喉。

四要读作四,十要读作十,但是四十,十四,四十四舌头捋不直。

你说绕口令不行,太快你就念不清,但是勤奋好学,勤学努力,你一定能行!”训练由慢及快,并且不断调整气息,改变语速,通过训练,学员们收获颇多。

老师这一套科学的教学方式,不管学员年龄大小,都能接受,并且愿意学习,用掌握的学习技巧,演绎作品。

这次公开课上,老师着重讲解了碑林路人的作品《梦回长安》,老师要求大家要用柔和的气声,读出作品的画面感、穿越感,气深声缓,要有回忆,抒情,并且要具有沧桑感。难度比较大,老师一字一句耐心解读,学员们认真听,耐心学,找感觉。课堂上施云书记深情演绎了《梦回长安》,给大家起了个好头,树了一个标杆。不得不佩服老师教学有方,“传、帮、带”这个学习方式,可取。

欢乐的学习,时间过得好快啊。下课了,学员们意犹未尽,互相交流着学习体会,都觉得两个小时的学习,收获太大了,纷纷表示:相信自己通过和海霞老师学习诵读知识,早日完成更好地诵读作品。

(图片:李立新)

编辑:牛义信/夏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