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排的惊魂夜又来了!决胜局15比13险胜辽宁的比分单看着痛快,可你要是全程盯着直播,血压得跟着比分上下窜三回。
陈方指导的战术板都快被球迷们盯出火星子了,刘美君前两局被拦得披头散发,替补席上陈馨彤的脚尖都要把地板磨出坑,董明霄的毛巾都快拧成麻花——这哪像是卫冕冠军的板凳深度?活脱脱成了"七仙女"带着俩木偶唱大戏。
孟豆那二传线路比地铁1号线还固定,全场就知道往四号位甩锅。
刘美君扣球那叫一个实诚,恨不得把地板砸穿,可惜对面辽宁的拦网手比菜市场猪肉摊的钩子还密实。
前两局17比25输得那叫个脆生,直播间弹幕直接炸锅:"陈指导您这是要把刘美君练成铁砂掌?""董明霄的板凳要长出蘑菇了!"要不说天津球迷都是战术大师,眼瞅着赵勇那边换人跟走马灯似的,咱们这边稳如泰山就认准七张牌,知道的这是排球比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玩连连看。
要说刘美君这姑娘也真不容易,1米83的身高硬扛着2米多的拦网,扣球线路被摸得比外卖小哥的送餐路线还熟。

数据统计摆在那儿:前两局进攻成功率不到三成,关键分失误能剪成集锦。
可您说换人吧,替补席上坐着世青赛MVP董明霄,手里攥着留洋归来的陈馨彤,陈方指导愣是眼皮都不抬。
要不说天津女排的替补席比银行金库还严实,钥匙全揣主教练兜里呢。
第三局风云突变看得人直拍大腿。
刘美君突然开窍玩起轻吊,陈博雅的后攻线路刁得跟苏州河道似的,王艺竹带着脚伤硬是砍下20分。

要不说天津女排的韧劲像牛皮糖,眼看着要崩盘愣是能起死回生。
可这胜利背后埋着雷呢:全队进攻点集中在三个边攻手里,副攻线上王媛媛的背飞快成了古董招式,二传组织比老太太织毛衣还单调。
陈方指导的用人哲学都快成玄学了。
当年带八一男排体罚队员被处分的旧账还没翻篇,现在又落个"死用主力"的名声。
李盈莹去年被累到崴脚的教训还不够?如今刘美君又成了新靶子。

要不说天津女排的队医该涨工资,主力球员的膝盖磨损速度都快赶上出租车里程表了。
这场比赛把天津的老问题照得雪亮:板凳深度堪比纸糊的,战术变化比老黄历还旧。
陈馨彤在韩国联赛练就的跳传绝活,董明霄在青年队大杀四方的绝活,到了成年队全成了摆设。
您说藏着掖着当秘密武器?别等秘密发霉了还没亮出来。
看看人家上海队的车轮战,再看看咱们的七人转,知道的这是打全运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演《七仙女》续集。

数据不会说谎:王艺竹带伤砍下20分够硬气,刘美君21个一传71%到位率够拼命,可杨艺7扣1中的辣眼数据也够扎心。
要不说自由人位置该考虑换血,刘立雯的防守面积眼看着缩水,对面专打结合部的球就跟长了眼睛似的。
天津女排这套阵容,说好听了叫以不变应万变,说难听了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赢球能遮百丑?您可别逗了!打辽宁都要玩心跳,后面碰上海、山东这些硬骨头还不得吓出心脏病?陈方指导的战术板该升级系统了,别总拿"奇兵在后"当挡箭牌。
董明霄的扣球高度、陈馨彤的组织能力,再不用可真要生锈了。

要我说天津女排现在就像个精装修的毛坯房,看着光鲜亮丽,墙角裂缝都快撑不住了。
【互动话题】
您觉得董明霄该不该获得更多上场机会?她哪种技术特点能改变战局?
如果陈方指导坚持"七仙女"战术,天津女排还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