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吕梁市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积极的产业政策,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而鹏飞集团作为山西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吕梁市新能源产业迈向新高度。
吕梁市深入实施“985”重点产业链发展战略,致力于打造“四都”“六地”。在这一进程中,新能源产业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引擎。其中,氢能产业发展成绩尤为亮眼,已初步构建起“气—站—运—车—用”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连续两年氢能产业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首位。
图为鹏飞集团鹏湾氢港集控中心外观
鹏飞集团作为吕梁市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早在2019年就结合自身产业优势,精心规划了涵盖制、储、运、加、用、研、装备制造、零碳物流的氢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开启了氢能产业发展的征程。
在制氢环节,鹏飞集团成果显著。一期2万吨/年焦炉煤气制高纯氢项目于2022年7月投产,是全国目前单套制氢量最大的项目;利用焦化干熄焦余热发电配套3×500Nm³/h水电解制绿氢项目在2023年11月投运,成为全国首家利用干熄焦余热发电制取绿氢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制氢能力,也为吕梁市形成7.6万吨的制氢产能贡献了重要力量,有力支撑了全市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加氢设施建设方面,鹏飞集团已建成并投运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其中北姚加氢综合能源岛日加注量可达8吨,还有20余座改造及新建加氢综合能源岛正在建设中。这一布局极大地完善了吕梁市的加氢网络,为氢燃料汽车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鹏飞集团建成并投运的加氢综合能源岛
装备制造领域,鹏飞集团2022年初并购东风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获得商用车整车制造资质及生产制造能力。随后在孝义市经开区规划建设的鹏飞智创30万辆/年(一期3万辆/年)氢能重卡及氢能工程机械,配套电堆、燃料电池系统、供氢系统制造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5月,鹏飞集团成功获得河北迁安市500辆49吨氢能重卡订单,彰显了其在氢能重卡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也推动吕梁市在车辆装备制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鹏飞集团在氢能应用上也走在前列。自2022年起,陆续投运了多批次氢能重卡、氢能装载机、氢能大巴、氢能中巴、氢能公交车等,还在孝义市投放了500辆氢能共享单车。目前,集团在孝义市已投运830辆氢能源车辆,成为全国唯一一家纯商业化运营的“气-站-运-车”全产业链示范场景,每辆氢能重卡每百公里可减碳12公斤,切实将氢能源车辆的环保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果。
图为鹏飞集团智能车间
研发创新是鹏飞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2022年,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250kW氢燃料发动机(单堆)在孝义发布,同时焦炉煤气制氢和水电解制氢等四项团体标准通过认证,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两种制氢工艺团体标准的企业。此外,鹏飞集团积极与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合作,2023年2月当选山西省氢能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2024年当选山西省环境与资源保护协会会长单位,通过深化合作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产业协同发展。
在零碳智慧物流方面,鹏飞集团组建百人AI研发团队,自主研发搭建零碳智慧物流管理平台,实现大宗物料运输的智能化调度,物流效率提升50%。2024年5月28日,打通晋津中断7年之久的公路货运通廊,实现晋津氢能重卡零碳通廊,进一步拓展了氢能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场景。
图为鹏飞集团生产的氢能重卡和氢能通勤客车
吕梁市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并非鹏飞集团的单打独斗,而是众多企业协同发力的结果。在氢能产业链上,美锦集团、泽丰达等企业与鹏飞集团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产业发展。例如,美锦集团在吕梁经开区建成投运年产1000辆氢能商用车组装生产线,引进氢澜科技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线;泽丰达积极推进天然气液化提氦制氢项目。同时,吕梁市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每年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为新能源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鹏飞集团的引领下,吕梁市新能源产业正以蓬勃之势快速发展,不仅为当地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也为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和经验。“下一步,鹏飞集团计划以吕梁孝义为核心,构建覆盖晋、冀、京、津、蒙、陕、甘、宁、疆的氢能应用场景,布局多产业耦合一体化项目,描绘出贯通万里氢能走廊、推广百万辆氢能重卡、建设百万吨氢能源供给基地、布局千座综合能源岛、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的宏伟蓝图。”鹏飞集团副总裁吕晓芳表示。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