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的国产SUV,一年卖十几万辆,这听起来像是做梦吧?没错,这曾经是问界M9的现实。可是,这梦醒得太快了。短短几个月,销量腰斩,曾经的“国产SUV奇迹”如今却陷入了挣扎。是什么让问界从巅峰跌落?是华为光环的褪去?是市场竞争的残酷?还是自身战略的失误?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问界这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先说说问界M9的辉煌。50万的价格,在国产SUV里,绝对是高端玩家的行为了。可这高价位,却没吓退消费者,2024年,它愣是卖出了十几万辆,超过了不少合资豪华品牌。这成绩,足以让无数车企羡慕嫉妒恨。要知道,这可是在豪华SUV市场,外国品牌的天下啊!问界M9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靠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华为的加持。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以及鸿蒙系统的加持,让问界M9自带光环,吸引了大批消费者。
然而,好景不长。2025年开年,问界销量就来了个“断崖式”下跌,几乎腰斩。这可不是简单的市场调整,而是实实在在的危机。有人说,这是因为2024年底的促销活动透支了销量,消费者在观望新款;也有人说,是华为的光环不再耀眼,其他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智界、享界、尊界)纷纷崛起,分走了问界的市场份额;还有人认为,是问界自身的产品策略和品牌定位出现了问题。
这些说法,各有道理,也并非互相排斥。我们不妨一一分析。首先,促销透支销量,这确实是一个原因。2024年底的优惠力度确实很大,很多消费者选择在年底购车,这导致2025年初的销量出现下滑,这属于正常现象,但并不能解释全部问题。如果仅仅是因为此,那么销量下滑不应该如此剧烈。
其次,华为的光环消退,以及其他华为合作品牌的崛起,这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击”。当初,问界是华为在汽车领域的“独苗”,几乎垄断了华为的资源和营销渠道。但随着华为与其他车企的合作深入,问界的地位不再稳固。智界、享界、尊界这些新晋品牌,不仅分走了市场份额,更分走了华为的资源,在一些华为门店,甚至出现智界、享界车型占据更显眼位置的现象。这无疑是对问界的巨大冲击。甚至在2025年春节期间,余承东亲自带货的不是问界,而是享界,这足以说明问题。
再者,问界的自身问题也很突出。虽然问界M9在高端市场取得了成功,但这只说明它抓住了高端市场的机遇,并不代表它在产品策略和品牌定位上没有问题。问界和其他华为生态的汽车品牌同质化竞争,在产品策略上缺少足够的差异化,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数据说话。2025年1月至2月,赛力斯(问界的母公司)的销量同比下滑42.88%,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6.72%。其中,问界M9的销量虽然同比增长,但增长幅度有限,不足以抵消其他车型的销量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相较于2024年,问界对鸿蒙智行销量的贡献率也从之前的90%下降到50%左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问界已经不再是华为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那么,问界该如何突围?仅仅依靠“加量不加价”的策略显然不够。问界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品牌定位和产品策略。它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华为的光环。它需要在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品牌文化等方面做出突破。
首先,问界需要进一步强化其“高端”的品牌形象。50万的价位,已经足够高端,但如何让消费者感受到这份高端的价值,才是关键。这需要在产品细节、工艺品质、用户体验等方面下功夫。仅仅依靠“配置堆砌”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问界需要在增程技术方面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增程技术是问界的一大亮点,但这项技术并非问界独有,其他车企也在积极研发和应用。问界需要在技术创新上持续投入,不断提升增程技术的效率和性能,才能保持竞争力。
再次,问界需要加强品牌营销和用户运营。华为的光环虽然在逐渐消退,但华为的品牌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问界需要充分利用华为的资源,同时也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口碑。这需要在营销策略、用户沟通、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改进。
此外,问界需要加强产品线布局。目前问界的产品线主要集中在SUV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空间。未来,问界可以考虑扩展产品线,进入轿车、MPV等领域,尽可能全面覆盖,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问界和华为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过度依赖华为,会让问界丧失独立发展的动力;而与华为脱钩,又会失去大量的资源和支持。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问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问界的困境并非仅仅是销量下滑那么简单,而是它在品牌战略、产品策略、营销和渠道建设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走出困境,问界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进和调整。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只要问界能够正视问题,积极应对,未来还是充满希望的,它需要一个清晰的、独立的品牌形象,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方面取得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最终成为一家真正的“高端”汽车品牌。 记住,2025年前两个月的销量下滑,只是警钟,而不是丧钟。 如何应对,决定了问界的未来。 数据显示,问界M8预售七天获得5.8万张订单,这无疑为问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能否持续保持这份动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这场“逆袭”之战,才刚刚开始。
忽悠碰瓷闹剧一旦露馅穿帮想再寻一名殉教徒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