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电影《功夫熊猫》:中国元素运用,以及对本土动漫电影的启示

丹青史笔 2024-12-30 18:51:17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和人均消费能力的提升,好莱坞电影把目标瞄准中国市场,近些年以《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代表的好莱坞电影成功,将丰富的中国元素及传统文化推出国门走向世界。

反观国内本土动漫虽有《哪吒之魔童降世》《熊出没》等系列影片,但优秀作品寥寥可数。以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全球票房高达50.36亿,创历史纪录新高,但海外市场仅仅交出了35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浅析好莱坞系列动漫《功夫熊猫》这个成功案例,试图给本土动漫创作者一些建议和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左右,中国动漫创作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创作空间,封闭的动画电影创作空间使得导演可以随意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编及再创新。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元素”异军突起,不仅表现在电影中,还表现在音乐、绘画、服装、设计等各个领域中。

什么是中国元素,如何定义中国元素,专家们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中国元素”的概念是动态的,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对“中国元素”都可以有不同的定义。例如,周杰伦歌曲《菊花台》中典型的“中国元素”运用,就是把中国古典诗词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古筝、二胡、琵琶)元素融入西方音乐中,形成独特的“中国风”。

国内大部分人的观点认为中国元素是一种文化象征,代表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历史文化,包括四大发明、剪纸、水墨画、武术、瓷器、唐装汉服、京剧脸谱、唐宋明清建筑等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是物质层面的中国元素。

目前大概有14个类别分别为:颜色——中国红、四大发明、中医保健、传统曲艺、古典诗歌、传统生活用品、传统节日、传统服饰、图腾、自然和人景观、中国书法和绘画、中国特色动植物、中国传说或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孙悟空、哪吒,这些是较为直观的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元素的核心思想,包括中国的儒释道、法家的法制、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些抽象思想需要经过思考和感受才能体悟。好莱坞前期动漫《花木兰》基本是简单地对中国具象元素的拼凑,《功夫熊猫》系列三部曲不仅做到了讲好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也完成了将西方价值观念与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二、《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运用(一)物质层面的平铺直叙1.人物形象的塑造

《功夫熊猫》讲述了阿宝(一只笨拙且又憨态可掬的熊猫)梦想成为武林高手的故事。草帽、唐装、竹棍是阿宝的装备,这些形象的蓝本是中国武侠小说。阿宝绑腿的设计灵感源自清政府官兵的形象,细节的加持使得他与其他人物形象区别显著。

“和平谷”五侠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功夫中虎鹤双形拳、蛇拳、猴拳、螳螂拳,分别对应的是老虎、螳螂、仙鹤、灵蛇和猴子原型。中国功夫五拳化身为“盖世武侠”,不仅风趣幽默还加深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武术的重新认识。五侠中的螳螂大师除了功夫盖世还兼具中国传统中医针灸本领。

李安电影《饮食男女》向我们揭示了“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功夫熊猫》中为了使阿宝的形象立体丰满,编剧设计了用“包子”来激发阿宝的功夫潜能,这种因材施教使得阿宝功力大增,最终击败了敌人,保卫了亲人朋友。

2.环境场景符号的创建

第一部场景主要取景中国古城丽江,那里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自然风景创作灵感来源于桂林山水,除了丽江古城之外还有长城、宫殿、民间街景、都江堰桃林以及少数民族吊脚楼等建筑风景。带有中国元素的环境创设使得整部电影古色古香、诗情画意,那一抹大红色的灯笼更是把观众带入山水中国的历史画卷中。

第一部中的针灸、面馆、包子、豆腐、筷子彰显的是中国独有的生活方式;剪纸动画之父“万古蟾”将剪纸这一民俗文化和民间故事合二为一,剪纸动画又在形象上吸收借鉴了传统皮影戏的灵动特点。例如,《功夫熊猫》第二部就是创新性地使用了剪纸动画,开篇使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来叙述中国民间的故事,颜色上也是选择具有喜庆欢乐吉祥寓意的色彩,给观众欢快明亮新鲜的视觉感受。

3.背景音乐的渲染

一般情况下,电影中的音乐是观影者满足自己听觉艺术形式的需要,主要是对影片视觉冲击的补充。好莱坞电影的配乐举足轻重,不同人物的出场、不同的发展情节、不同的动作都会有与之相匹配的独特音乐。

《功夫熊猫》中数次出现中国风的音乐,中国水墨画审美意境配合线性风格的丝竹、锣鼓、二胡等传统音乐,使得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都产生“中国元素”耳目一新的完美感受。中国古典乐器和西洋乐器不同,会给观众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美妙的意境,与美工画面相融合,进而带动动画的整体效果。

(二)精神层面的含蓄指引

好莱坞动漫电影运用“中国元素”也经历了符号运用到内涵揣摩的过程。《花木兰》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主要是“拿来主义”,这部动漫主要还是以美国的思维方式来讲述一个中国传统“替父从军”的故事,花木兰瓜子脸、单眼皮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是比较简单粗糙。

《功夫熊猫》系列影片的制作就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中国元素符号化的运用,且逐步开始挖掘其背后所包含的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中国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命中注定”在电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如第一部中乌龟大师经典的名言:“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才是上天恩赐的礼物。”“你的思想就如同水,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很难看清,不过当它平静下来,答案就清澈见底了。”

“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乌龟大师和浣熊诀别场景,作为一个境界极高的大师都无法控制自己离开的时间,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在桃花飞舞中“羽化成仙”。阿宝和大龙决战时顿悟龙卷轴的秘密。这些思想源自中国的儒释道中崇尚自然、追求本源、和谐共生,也是传统中国文人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阿宝的功夫梦是贯穿三部曲的纽带,功夫不仅是中国传统元素的符号化象征,它也兼具刚柔并济、内外兼修、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更是中国先祖长期积累起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武侠精神和英雄主义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式的英雄主义强调的是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长幼有序、中庸平和、忠义两全,在第三部中是亲情、友情、爱情汇聚起的集体力量给予阿宝“气”,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天煞。

“气”作为中国传统代表人生命力的量化存在,在这里被最大限度地直观阐释。“气功”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并且习得气功需要兼具心身统一,以修身养性最终达到内心的平和。阿宝在师傅的教育下,承担起了责任,顿悟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由原先的被动变成了主动,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同时已经开始学会指引别人,将因材施教发挥得淋漓尽致,指引熊猫村里的熊猫利用自己的优势战胜翡翠僵尸,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身份的转变,习得了气功成为真正的“神龙大师”。那个曾经憨态可掬笨拙地卖面条却又怀揣中国功夫梦的熊猫在成长的过程中脱离父母、逐渐独立,实现了个人的理想。

三、对本土动漫电影的启示

我们以新冠疫情前数据为例,2018年中国上映动漫电影共62部,国产动漫有33部,外国动画片27部,中外合拍动画片2部;2019年院线上映的动漫电影有77部,国产动画片27部,外国动画片43部,中外合拍动画片7部。2018年动漫电影总票房约40.14亿元,国产动画电影(含合拍)票房16.22亿元。

2019年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动画电影总票房首次破百亿达121.25亿元,国产动画电影(含合拍)票房71.04亿元。受疫情客观环境的影响,2020-2022年的动画票房跟随大盘下滑。2019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数量比2018年减少6部,但总票房却是2018年的4倍多,一部分原因是《哪吒》的50.13亿票房抬升了2019年整体的动画票房。

另一方面《熊出没·原始时代》《罗小黑战记》和中美合拍的《白蛇:缘起》票房也产生了飞跃。从图1可以看出,2015-2019年近5年动画电影票房总额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全国整体票房收入都不容乐观,动画电影也是如此。

和好莱坞动画电影相比,中国动画电影在市场运作、产业链上都处于启蒙的阶段。《功夫熊猫》作为跨文化电影传播成功的案例,笔者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创新力的再提升

21世纪是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国家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并且通过推动“非遗”来保护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坚定我国文化自信的道路。中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素材。

但是我国的国产动漫主题比较单一,笔者认为,要高度重视对中国本土丰富的传统文化开发和再创造,挖掘动画电影的文化魅力和审美价值,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样的动画电影输出才能成为跨越国家、种族和文化的“爆款”。

创新题材的同时也要转变思想,改变动画只是青少年儿童的娱乐产品的认知,培养动漫意识和兴趣,用内驱力培养动漫创作型人才。将动漫欣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积极开设动画专业,拓宽人才培养的途径,积极鼓励原创动画的拍摄并挖掘相关人才。

(二)剧本和角色的重构

笔者认为,要想提升中国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先要深刻挖掘本土民族的文化题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熊出没》《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中国近几年高质量、高票房的电影动画基本都是在传统文学元素的基础上进行再改编再创造,让其散发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论是从造型、美工、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剧情设定,都比之前国产动画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美国好莱坞动画中的人物形象设计典型且独特,并且都是活生生的,兼具优点和缺点,给观影者更直观更现实的形象感受。

《功夫熊猫》的阿宝是一个胖乎乎、慵懒幽默、好吃懒做、笨拙,但是骨子里面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不畏惧困难喜欢功夫又缺乏运动细胞的人物形象。这一形象简单唯一,有血有肉,贴合大众的心理预期。

《功夫熊猫》原创团队,为了在影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功夫,不仅翻阅了七八十年代中国香港功夫片,甚至进行沉浸式体验。为了真实地还原中国山水和传统建筑,幕后工作人员甚至花费数年时间亲自走访中国桂林山水、四川青城山、永定客家土楼、长城、故宫、锦里等。反之中国动画电影人物形象常常带有传统思想(儒释道)且性格贴合古代神话人物,不是专门为观影者设计的动画人物形象。

模式化、刻板化、脸谱化,正面形象往往就是文明的、高贵的、励志的;反面形象都是阴险的、狡诈的、野蛮的,这种剧情角色的设定会使得丰富且复杂的人物形象变成“千人一面”,人物形象单一化、片面化使得动画电影叙事就很难再构建行云流水般的叙事风格以及深沉、丰富、持久的文化内涵。

中国动画电影产业需要兼具个性与共性、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包含超越性的人物形象,并且要和整体的音乐、色彩、画面、制作技术相协调。

(三)重视跨文化传播的营销策略

中国的动画主要是“以画为主”,创作者美术人才居多。好莱坞动画,它有一条完整的动画电影产业链,研发技术强大,从事数字特效制作的人员比较多。中国动画的现状是缺乏底蕴深厚、艺术修养以及创新能力高的动画制作脚本人员,尽管引入先进技术,但部分使用也显得不成熟、不成系统。

针对上述客观现状,我们首先要加强技术方面的革新,提高技术含量。其次,抓住机遇,创造商机,利用国际电影节或者与其他国家电影制作方“合拍”的方式赢得海外市场。最后,我们要做强做大中国动画电影节,利用这个契机,挖掘更多的动画创作和从业人才,扩大中国动漫的影响力,打造多元化传播渠道,改变动漫是青少年专属品的观念。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