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落不明的皇帝!朱元璋为何指定孙子为继承人?

藩春柏廉 2019-06-24 17:33:28

洪武二十五年,大明朝皇太子朱标逝世。年仅三十七岁,他是朱元璋自立吴王时立十岁的朱标为世子,一直到朱标病逝这二十七年,朱元璋从没想过换人。一直都是自己悉心教导,请众多名师为他传授经学,立为太子之后,就命令诸多开国元勋兼领东宫,为的就是在自己出征之时由太子监国,方便辅佐。

朱标跟他爹性子完全不同,朱元璋那脾气多火爆,而朱标虽从小跟着他,性子却很是温文尔雅,也没有什么坏习惯。很是尊师敬长,还曾劝说父亲要实行宽通平易之政,如此仁慈的太子,还有朱元璋作映衬,朝中拥戴他的人很多。并且他对自己兄弟非常好,作为大哥很是照顾下边的弟弟。有人告发老三有异心,朱元璋大怒,朱标哭着恳求他,朱元璋才放他一马。

所以这个太子不仅在大臣中威信很高,在诸王中也很有威望。只是可惜英年早逝,还未当上皇帝便走了。于是朱元璋在悲痛之时还要面临一个紧要的问题:选谁为新的储君?

而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皇太子先于皇帝病逝的先例,到底是立皇孙还是立其他的皇子,皇帝们的做法都不尽相同。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帝王家业跟平常百姓家所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他需要储君的威望,大多数的臣子是不会因为血缘而对一个不懂事的婴孩誓死效忠的。

而在当时的朱元璋之前就已有孙权和萧衍两个开国之君改立其他皇子而导致的悲剧,所以必会更加慎重。一不小心就会令其他人心怀不满从而怨恨。现在很多人都说朱棣是朱元璋很看重的皇子,差点就被立为太子,且流传甚广,其实这是纯属虚构的。此出处来自朱棣夺位之后所编撰的一本名为奉天靖难录的书,里面不仅对已逝的朱标泼脏水,也给朱允炆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还让人对明太祖实录做了修改,不可轻信。

此时朱标嫡长子早早夭折,在诸多考虑之下,最后选定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就算他是庶孙,朱元璋既然已经决定,也无人敢争议。

后面的事就开始脱离发展了,皇帝削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下落不明,是成功逃走了还是被杀了无人知道,就连他那个时期的起居注都全部被毁,所以关于他的性格与在位时大明的发展也无处可寻了。

历史总是这样不按套路出牌,若是扶苏不自杀,若是曹昂不战死,若是朱标不病死,若是朱由校多活三十年,蝴蝶效应所导致的现如今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子?

0 阅读:2

藩春柏廉

简介:原创娱乐内容,爆料、评论,独特的视角解读娱乐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