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前刚来哈佛访问,在剑桥的大街上溜达,时不时就看到小店橱窗里写着“Now we are hiring!”
当时我还琢磨,你看人家美国这经济,到处招人,不是挺好的嘛,难不成那些硅谷裁员都是假的?
后来办了张健身卡,健身中心下面有个篮球馆,随便用。
那么好的篮球场,不打白不打,就经常去打球。
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几个球友,其中有有个哈佛大四的学生。
打球累了闲聊,我就问他,工作找得咋样了?
他说自己基本算是定下来了,去了一家咨询公司。
我问他,你们现在工作是不是特别好找?
他不无骄傲地说,他们这届,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半学生找到工作,另一半还没有着落,班上很多同学甚至连一个面试都没接到。
听完我震惊了,说你们可是哈佛的学生,你们要是找不到工作,谁还能找到工作?
小哥苦笑摇了摇头,说没办法,这几年就是这个形势,硅谷已经不招人了,咨询公司的项目减半。
就量化基金最火,但每年硬性末位淘汰,业绩后20%直接走人,导致里面一群混球勾心斗角,正常人没法呆。
我不无怀疑地问,是不是你们眼光太高了呀?
他也诚恳,说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个因素,可问题是哈佛学费这么贵,找个普通工作,我们连助学贷款都还不起,很多人就是被逼得进退两难,骑虎难下。
后来跟几个硅谷的哥们聊,发现哈佛小哥没说假话,硅谷确实一片愁云惨淡。
大厂亏损,裁员缩编,小厂更惨,拿不到风投,创始人求爷爷告奶奶四处借钱,可还是一批一批地倒。
那我就费解了,这跟我亲眼所见到处招人的火爆景象截然相反啊。
而美国的失业率也始终处于历史低位,倒是跟我看见的相符。
问了几个朋友,没人能解答我的疑惑。
倒也没人怀疑美国劳工部的就业数据,毕竟民主国家嘛,总不能为总统粉饰太平吧?
好奇心趋势,我就去研究了一下美国就业数据。
真是不查不知道,他们的算法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我们的就业数据统计的是个人,美国不是,他们统计的是公司雇佣。
什么意思呢?
如果一个人上午在麦当劳打零工2小时,下午在肯德基又打零工2小时,那么劳工部统计时,麦当劳和肯德基会各上报一个雇佣人数。
然而实际上只是一个人打了两份工,假如统计这类人的就业率,结果是200%。
既然就业率可以超过100%,那么失业率=1-就业率,理论上就能出现负值。
很多中国人可能无法理解,当我们抱怨996没时间消费的时候,美国人抱怨的是一天打四份工却连房租都付不起。
搞明白了这一点,整个逻辑就顺了。
假设硅谷有100人,起初90人工作,10人失业,失业率10%。
现在经济不好,裁员10%,还剩下80人有工作。
而刚失业的10个人也要吃饭,于是迫不得已去那些“We are now hiring”的店里打零工,上午一家,下午一家。
于是,他们创造的就业人数反而比原来的10人翻了一倍,变成了20人。
那么总“就业数”就从原来的90,变成了80+20=100。
就业率从原来的90%提升到了100%,失业率自然就从10%降到了0。
所以,硅谷越裁员,“失业率”就越低,即便听起来那么的荒唐。
没多久我们租车出去玩,还车到机场时,接车的黑人小伙特别热情,我们就聊了两句。
听说我们去哈佛做访问学者,小伙问是研究什么的,说自己本科是学机械的。
本来在工厂做工程师,因为裁员,才来赫兹做了接车员。
我问他这份工作怎么样?
他说比较轻松,但也仅能糊口,自己攒点钱还是想去读个硕士,找个收入高点的全职工作。
你别说,这么上进的黑人小伙我还真头回见,比我跟我打球那几个靠谱。
最近传出美国就业数据将出现大幅下调,说实话,消息来源存疑,有可能只是个炒作的噱头。
可说起美国就业数据,就算真下调100万,跟他们的统计方法相比,也只是小巫见大巫。
此外,还有一个劳动参与率的问题。
美国的劳动参与率,今年降到了62%多点,是1970年代以来最低。
相比之下,中国这个值虽然也在下降,但仍保持在68%以上,双方差了6%。
大概可以理解为,美国压根就不想工作人的比例比中国高6%。
这6%不想工作的人,统计时是不会计入失业率分子的,当然也不会计入分母。
倒是没什么不合理,例如家庭主妇,你能算人家失业吗?
美国不算,中国也不算。
但问题是,美国这个比例居然比中国多了6%,按3亿人口算,就是1800多万。
考虑到就业统计口径,再考虑到劳动参与人数,就算真的下调100万,恐怕也不算什么了吧。
当然,这件事如果真的发生,性质是极其恶劣的。
之前拜登的亮点,一转眼成了黑点,不知到时怎么解释。
关键还配合着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降息的消息一块出来,俨然一副“送拐”的架势,还真让人难辨真伪。
大选进入倒计时,戏是越来越多,热闹还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