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插柳”到现代植树节:绿意的千年传承

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 2025-03-11 09:41:07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千年前的古人在清明插柳成荫,以绿意寄托生生不息的祈愿;千年后的我们在三月执锹培土,用植树践行绿色发展的诺言。 植树节,这一镌刻着中华文明生态智慧的节日,如同一条绵延千年的绿色纽带,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今人对生态的守护紧密相连。在这春意盎然的时节,铜仁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也沉浸在一片播撒绿色希望的氛围中。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凭借其对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播的敏锐洞察,借助融媒体中心的强大传播力量,以积极且富有创意的方式,引领大家深入探寻植树节背后的深厚内涵与无限可能。

《齐民要术》有载:“正月旦,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清明节时插柳,人们相信柳枝具有辟邪的作用,能够保佑家人平安顺遂;同时,柳树生命力顽强,“插柳” 也蕴含着人们对生命延续、家族兴旺的美好祈愿。古人在庭院前后、道路两旁插上柳枝,那些嫩绿的柳枝在春风中摇曳生姿,不仅装点了生活环境,更传递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对绿色植物的喜爱与珍视,历经岁月沉淀,逐渐演变成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绿色生活的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植树节应运而生。1979 年,我国正式将每年的 3 月 12 日定为植树节。这一举措,将植树造林从民间自发的行为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倡导,号召全体国民积极参与到绿化祖国的行动中来。植树节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更是一种绿色理念的传递,它提醒着人们,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在铜仁,植树节的到来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生命力。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2月5日,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铜仁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同步启动了2025年度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市级领导在万山区茶店街道红岩村甘塘组植树点,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共同栽植了油茶、红枫等多种树苗。铜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洋率领部分高新区干部职工,在铜仁高新区、大兴街道设立了两个植树点,约140名职工积极参与,共种植了约500株树苗。大家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铜仁建设,深入做好“两山”理论实践,转化生态优势。同时,注重树种选择和加强后期管护工作,以促进城乡绿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幸福感。这些新植的树苗,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扎根于土壤之中,为城市增添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

从古人清明插柳祈求平安,到现代人指尖种树守护地球,绿色理念的载体随时代更迭不断焕新。蚂蚁森林通过“碳账户”量化低碳行为、“云种树”可视化环保成果,让荒漠化治理成为6.5亿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当用户用步行替代开车积攒的184g能量浇灌虚拟树苗,恰似古人折柳时对生命力的朴素崇拜;当沙地云杉在浑善达克扎根,与千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插柳智慧遥相呼应——前者用根系固定沙土,后者借枝条稳固水土,本质都是对生态规律的深刻认知。蚂蚁森林成立的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以“公益基金会+区块链溯源”模式确保每棵树20年以上的管护周期,恰如铜仁红枫种植时强调的“加强管护”,彰显着从古至今对绿色承诺的坚守:种树不仅是仪式,更是需要代际接力的生命工程。

植树节,承载着从古代到现代对绿色的千年传承。它不仅仅是一个种树的节日,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象征,是人们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节日里,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像呵护梦想一样呵护每一棵树苗,为铜仁的大地增添更多的绿色。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传播绿色理念、推动铜仁的生态建设贡献力量,让铜仁的绿水青山成为城市发展最亮丽的底色,让绿色生活成为每一位市民的生活方式。

0 阅读:1

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

简介:铜仁市新型产融研究院官方大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