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工作11—15年的乡村幼儿教师来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知识和专业能力也比较丰富,能熟练地应对各种教学问题,年龄也不是很大。
对教学仍充满动力和活力,因而对工作和生活也更加充满希望。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也更加稳固,彼此之间也更加有默契,所以会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
在处理问题时能获得更多的帮助,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在学历方面,乡村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在学历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多为本科学历有关,此次研究对象共369人,其中267人为本科学历。
在月薪资方面,乡村幼儿教师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在月薪资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访谈中多数教师普遍认为在乡镇工作薪资太低。
此次所调查的369个人中最低工资3200元、最高4700元,总体来看工资收入还是比较低,而访谈中多数老师表示自己在城里买房子。
一个月要还房贷,有车的还要还车贷,已经结婚有孩子了的,还要负担孩子的各种费用,每个月的工资根本不够用。
由于薪资低使得教师经济压力增加,但承担的任务却多和杂,因而使得乡村幼儿教师的经济压力、工作压力都较大,继而自我效能感低。
对自己的工作也缺乏乐观的心态,对未来也不抱多大的希望,使得乡村幼儿教师心理资本水平低。
在是否有编制方面,有编制的乡村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维度、希望维度和心理资本显著高于没有编制的。
编制对于乡村幼儿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访谈中一位工作一年的年轻教师谈到:我自己是合同制的,虽然基本工资和在编教师差不多。
也有五险一金,但是很多福利待遇我是没有的,比如说乡镇补贴我一个月就少于在编教师,评职称、奖励这些名额都是在编教师享有。
所以有编制的会有更多的好处和优势,所以我现在都参加各种考试,就希望哪天能考上编制。
有编制的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心态会更好一些,不用担心哪天被开除,所以对自己的工作会更加尽心尽力,福利待遇更好。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生活压力,有更多参加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增加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
在编教师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在编教师能以更好的状态去应对困难,对工作也更加充满希望和动力,心理资本水平自然便高于无编制的教师。
乡村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在人口学变量上差异的讨论,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陈瑞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结果一致。
其中21-30岁的工作投入水平最低,40岁以上的工作投入水平最高。乡村幼儿教师面对的幼儿之多,且多为留守儿童,照顾者多为年迈的爷爷奶奶奶。
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学,家园沟通也更加困难,而刚入职不久的新手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
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儿童心理和开展适宜的教学,还得想方设法去与家长进行沟通,从而慢慢磨掉了教师的工作活力。
在访谈中一位年轻教师谈道:由于班上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着,所以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特别困难,一些老人家听力也不好,开家长会的时候你说半天他啥也没听清楚,而且还特别吵。
我带的班级是小班嘛,可以说的混龄班,里面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有,有49个孩子,因为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以身心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带起来也是非常费劲。
比如说就排队吃饭这个事情,我差不多花了整整一个半月的时间才让他们学会自己端饭和放餐具。感觉太难了,有时候整个人都要崩溃的感觉。
再加上平时还要搞各种扶贫和扫盲的工作,使得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压力剧增,而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有时候还得不到领导的认同。
所以导致新手幼儿教师的奉献意识逐渐被磨灭,工作的专注度也被分散,最终降低乡村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
而40岁以上的乡村幼儿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和家园沟通经验的丰富,所以在应对和处理相关的问题的会较顺畅一些,继而使得老师的工作活力得以提高。
在工作中获得领导的认可度也更高一些,所以工作的专注度得以提高,再加上薪资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也较好,继而使得教师的奉献意识得以提升。
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在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2年内的工作投入水平最低,11-15年内的工作投入水平最高。
新手教师承担的工作任务繁杂,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和教学能力相对薄弱,正在逐渐适应的状态,所能获得的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也较少,所以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加棘手。
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未经受过工作的磨炼,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得新手教师的工作活力不足,乡村的物质条件、交通和娱乐设施等的相对不足。
繁杂的工作任务、较少的学习机会和晋升机会降低新手教师的奉献意识和工作专注,工作积极性逐渐降低。
而工作11—15年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相对丰富,能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能有效快速地处理问题,工作的活力会更高。
由于长期的工作和与领导的长期相处,也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同,相关的福利待遇更好、晋升机会也更多,所以对工作的奉献意识自然较高,工作也更加专注。
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在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陈瑞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结果一致。
访谈调查
一位工作五年的教师在访谈中谈道:现在幼儿园评职称的机会挺少的,如果是研究生学历的话就好评一些,再加上自己感觉还是要多学习一些东西,感觉自己工作了四五年。
好多理论的知识还得比较缺乏的,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得提升一下,但是平时能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又较少,所以如果能读研提升一下自己还是很好的。
只是现在孩子还比较少,要花时间带孩子,不然我都下定决心考研了。
此次调查对象多为本科学历,调查结果也表明学历越高,教师的工作投入水平越高,学历越高的教师在进入乡镇幼儿园工作。
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专业素质、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相对较高,增加了教师的工作信心,对工作的积极性、奉献意识和专注度也较高。
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在月薪资上存在显著差异,经济收入越高的教师,生活压力随之减少,工资是提高教师工作动力的关键因素,付出与回报之间成正比。
教师自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中来,在工作中也更加充满活力,其奉献意识和专注也自然增加。
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工作投入在是否有编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陈华奇等人对于幼儿教师的研究结果一致。
此次调查结果中教师的工资基本在三千到四千之间,且通过访谈也发现很多教师都普遍认为影响自己工作积极性的原因主要在于薪资太低,个别教师认为是没有编制。
在与一位私立幼儿教师访谈中她也谈到:虽然在乡镇私立幼儿园工作工资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如公立幼儿园的老师,但由于私立幼儿园可以住宿,提供的服务比较能满足家长的需求。
所以家长对老师的态度这些比较好,而且平时孩子有问题可以直接与父母沟通,在外工作的家长思想观念还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家园沟通这块比较顺畅。
感觉家长也挺尊重我们的工作的,所以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受到认可的,比较有价值,就觉得辛苦一点也没啥。由此可见,乡镇私立幼儿教师由于教学方面得到肯定。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工作活力得以提高,工作的奉献意识和专注度也得以提高,即使工资低一些,福利待遇差一些,也没有降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乡村幼儿教师离职倾向
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20岁以下的离职倾向水平最高,40岁以上的离职倾向水平最低。
刚入职的乡村幼儿教师正处于事业的适应期,有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再加上幼儿园事务繁杂,辛辛苦苦工作但工资却不如人意。
社会地位也低,工作还得不到领导的认可等,所以使得教师的离职或转行的意向强烈。
在访谈中一位工作一年的教师谈到:我是20年毕业就考上我家这边的特岗,由于我是新来的,可能领导都觉得我好使唤吧。
很多老教师不想参与的活动,园长都安排给我,而且又没有什么”好处“。
园里那些脏活和累活反正就丢给新进来的老师,你做了有时候领导还不满意,在哪里各种说你,平时还要搞各种公开课,也是新老师搞,天天都在备课的感觉。
大学学的知识感觉也没啥用,备课也是很费劲。更恐怖的是有时候回老家,人家问你在哪里上班,你说在幼儿园,然后感觉人家就漏出那种不屑的表情,所以也很受打击。
各种原因加一起,很多时候都想辞职或者转行了,感觉幼师太难了。
40岁以上的乡村教师,在乡镇的福利待遇较好,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验,能较自如地处理遇到的问题。
由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年轻化,所以很多40岁以上的乡村幼儿教师在一线工作的时长也较好,多从事后勤工作,所以工作任务也少一些。
工作负荷和工作压力就少了,所以离职的倾向便少。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在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2年内的离职倾向水平最高,11-15年内的离职倾向水平最低。
刚工作1—2年的乡村幼儿教师,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家园沟通技巧不足、人际资源缺乏,所以工作压力会更大。
既有来自同事和领导的压力,也有来自自身的压力,刚工作渴望融入集体,有更好的表现,但由于自身能力知识水平有限,所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自己的压力倍增。
如年轻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教学活动、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班上幼儿的家庭情况、适应幼儿园的管理制度。
他们努力去学习、认真备课、积极参与园内活动,但结果却可能不尽如人意,因而易产生离职的想法。
工作11—15年的教师正处于职业的黄金期,在教学、人际交往、管理等方面都有着绝对优势,在工作中更易获得成就感。
处理问题也更加省时省力,所以工作压力较小,工作年限也较长,各种福利待遇也好,自然没有离职的想法。
本文发现乡村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在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中多为本科学历有关,乡镇工作的老教师多为专科以下的学历。
结语
近年来多为本科学历,同为本科学历的教师在幼儿园的待遇、工作强度、工作内容等都差不多,所以对于工作岗位的看法都差不多,类似的工作里有着相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