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联赛和世锦赛,都只获得六名,四强都进不去;别说与世界强队比,就是和同属亚洲的泰国队和日本队对阵,我们都有输球的经历。当时,我们还可以安慰自己说,中国队的“两大世界级攻手”朱婷和张常宁还未归队,我们的实力在亚洲还是足以称王称霸的。
2022年世界女排联赛冠军意大利队
2023年不是奥运年,但6、7月份有世界女排联赛,9月份奥运女排资格赛,紧接着还有杭州亚运会,都是很关键的赛事。
排协和教练组也是十分重视,中国女排从2月份就在宁波北仑集训,随后4月份又转战漳州,进行了为期41天的封闭训练,然后直接出发去到日本名古屋参加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
时隔一年,张常宁半退役的现状已经明朗;现阶段的中国女排要重新跻身顶尖强队之列,唯一的希望就在朱婷身上。朱婷手腕手术后休养了大半年,加盟意甲斯坎迪奇俱乐部也打了一个赛季,夺得了欧联杯冠军,算是比较成功地复出了。
所以,每次中国女排公布集训名单,或者发布参赛名单时,大家最关心的是有没有“朱婷”的名字;相关文章的标题也肯定要带上朱婷:“朱婷缺席”,“朱婷婉拒”,“朱婷谢绝”……
不少球迷从最开始的理解朱婷的伤病,到现在觉得她不再愿意为国效力,更有甚者认为她只想着赚欧元。
谈起朱婷的境遇,不禁让我想起从我们老家走出去的一位富翁。
他上个世纪90年代去到广东打拼,后来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厂子,算是我们老家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掏钱给村里修路,直通国道。有人找他给自己的子女安排一份好工作,他尽量帮忙。过年回家,他还会给村里的老人红包。但忘记从哪一年开始,他没有再继续这么做,接着村里对他不满的言论越来越多。有人觉得他修路是为了自己清明节好开车回来给父母扫墓,还有人觉得他给自己子女介绍的工作工资不高……后来才知道,他的工厂因为大环境的影响,有几年也很困难。现在,他除了清明节回来一趟,已经很少再回老家了。
说回朱婷,捋清朱婷久未回归国家队的前因后果。
1.朱婷曾经的付出
朱婷从2016年至2019年在土超的瓦基弗银行女排,创造了辉煌的3个赛季。
她2019年5月放弃高薪从瓦基弗银行离开回国,是为了什么?
朱婷手腕有伤,只能保守治疗,一直坚持到东京奥运会以后,是为了什么?
一切都是为了中国女排,为了东京奥运会。
有些人倒果为因,认为中国女排东京奥运会失利,朱婷要背锅,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如此三观,我感到震惊。
2.朱婷的伤病
要知道带伤参赛,有可能会毁掉她整个职业生涯的。她冒如此大的风险,即便最后东京奥运会中国女排成绩不理想,球迷也不应该指责她吧?
朱婷手腕手术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年,但还未完全恢复,我不确定是不是有延误治疗导致的后果。
朱婷迟迟不回归国家队,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伤没完全好。
看过朱婷在斯坎迪奇比赛的球迷都知道,她手腕上一直缠着绷带。虽然朱婷依然是世界顶尖的主攻,攻防俱佳;但不可否认,朱婷的强攻实力已大不如前,就是始终未能彻底摆脱手腕伤势的困扰。
如果一个状态一般的朱婷回到国家队,大家能接受吗?是不是下次球队失利还要再网暴她一次?
3.集训真的有必要逼朱婷参加吗?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技战术全面的老将,国家队集训、封闭训练对于朱婷来说,效果根本没有她参加欧洲高水平联赛来得好。
世界女排联赛,各队都是用来挖掘新人、培养新人的,所以打完两站赛事后,还允许其她队员再报名参赛。像5月31日美国女排与塞尔维亚的比赛,美国队除了汉考克、德鲁斯、奥兰特斯外,基本都是国家队的新面孔;塞尔维亚队一向的做法是,世界女排联赛和世界杯,都是用来锻炼年轻球员。
一开始就上全主力,并且一套阵容打到底的,恐怕就只有中国女排了。
何况朱婷在意甲的比赛到5月4日才结束,手腕伤没好,身体极度疲惫,先休养一段时间,暂时不归队也在情理之中。
4.朱婷未来在国家队的打算
个人认为:1.朱婷肯定会回归国家队,但仅限于大赛,像世界女排联赛,还是算了吧。
2.朱婷再次身披国家队战袍的时候,应该是9月份的奥运选拔赛。
3.中国女排和中国球迷,要逐渐适应没有朱婷的中国队。
排协、教练组不要等朱婷,毕竟她的伤没完全好,能不能完全好还是个未知数;还是应该尽量依靠现有球员,完善自己,力争打出好成绩。5月31日战胜巴西女排,女排姑娘都表现得很棒,这是一种好的转变。
等到现有的球员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力,再有朱婷的回归的话,那就是如虎添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