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万吨巨舰堵门,有人来讨说法,中方已读不回,就是最好的回答

吕喆有话说 2025-02-21 09:05:58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三艘中国军舰现身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的新闻,在西方舆论引发了不小的波澜,有人惊呼“中国威胁”、有人高喊“军事挑衅”,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提问后,发言人的回应却异常简洁:“不了解情况,建议询问主管部门。”

一方面,外交部确实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我们这种“已读不回”的态度,恰恰是最犀利的答案;与其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不如让事实说话,万吨巨舰堵门的背后,就是一本写满了“自由航行”双标剧本的国际政治账。

按照某些西方媒体的逻辑,中国军舰出现在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简直是“大逆不道”。但翻开历史记录,仅2024年,澳大利亚军机就多次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侵入中国西沙领空,甚至在中国歼-16战机的照明弹警告下才悻悻离去。更讽刺的是,就在今年2月,澳大利亚总理刚与美国达成钢铝关税协议,转头就配合美军在南海联合巡航,活脱脱一副“经济换安全站队”的跟班模样。

中国海军编队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家门口,不过是“礼尚往来”——既然你能在我的家门口“自由航行”,我为何不能在你的“后花园”转转?更何况,中国军舰全程遵守国际法,既未进入澳方领海,也未采取任何敌对行动。所谓“中国威胁论”,不过是某些国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经典双标重现。

这次被外媒紧盯的遵义舰编队,核心正是中国海军的“王牌”055型万吨驱逐舰。它搭载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超过1000公里,末端突防速度达10马赫,足以让澳大利亚现有防空系统形同虚设。这是我们千里迢迢,专门去给澳大利亚一个下马威?其实也不是,在我看来,这次依旧是我们海军年度远海训练计划的一部分,不需要大书特书,以后这种事情多的是。

说白了,055大驱这次“溜达”到千里之外,传递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中国海军早已不是“近海防御”的守成力量,而是能直抵大洋彼岸的远洋铁拳。

某些国家若因此“睡不着觉”,不如先反思自己为何心虚,至于我们的做法,提把刀出门怎么了?这世道不太平,带把刀防身有错吗?谁嚷嚷得最凶,谁就是半夜做过亏心事。

西方舆论总爱给中国扣上“改变现状”的帽子,可现实是,真正“改变现状”的恰恰是西方自己。过去几十年,美国航母战斗群在中国周边如入无人之境,澳大利亚军舰也频繁穿越台海、南海,甚至与菲律宾搞联合军演。如今中国海军走向远洋,某些人却高呼“破坏规则”,这脸皮厚度堪比055大驱的装甲。

被万吨巨舰“堵门”的体验,澳大利亚或许还是头一遭,他也一反常态,不同于以往的高调炒作,澳方竟低调处理,甚至有人猜测这是“认怂”。究其原因,无非是澳大利亚既想抱紧美国大腿对抗中国,又舍不得对华贸易的巨额红利——这种“既要又要”的拧巴心态,恰恰暴露了其战略上的短视与矛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一句“不了解情况”,这是一种战略自信,当你的对手拼命渲染“中国威胁”时,我们不需要给谁一个交代,不接招、不纠缠、不落入话语陷阱,反而能让对方的重拳打在棉花上。从南海到珊瑚海,从西太平洋到南太平洋,中国海军远洋能力的飞跃,是在用行动宣告:这个世界早已不是19世纪的殖民时代,更不是冷战时的霸权游戏,国际规则不是西方独家定义的“家法”,自由航行更不是某些国家的专利。

中国海军走向深蓝,不是为了“耀武扬威”,而是为了守护国家利益、维护真正公平的国际秩序。

那些至今还在用“双标剧本”指指点点的国家,是时候清醒了:当中国军舰出现在你的“家门口”,这不是威胁,而是提醒,在国际政治的牌桌上,没有人能永远独占庄家。

0 阅读:142

吕喆有话说

简介:没错,我就是吕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