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导演饺子:从啃老到票房冠军,他的逆袭之路有多燃?
这个春节,一部《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点燃了无数观众的热情。豆瓣评分8.4,票房突破64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的新冠军。无数网友感慨:“这个春节最难以忘怀的,是陪家人一起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然而,在这辉煌的背后,导演饺子的故事却比电影更加励志。
你或许不知道,这位创造了动画电影传奇的导演,并非科班出身,而是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曾在家啃老三年,用母亲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一个医学生,是如何走上动画电影这条路的?他凭什么逆袭成功?
梦想的种子,在困境中生根发芽
饺子,原名杨宇,从小就对动漫情有独钟。中学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漫画家。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他知道,对于普通人来说,靠漫画为生犹如骑着自行车上月球,无异于天方夜谭。父母都是医生,他也听从了父母的意见,报考了药学专业。
如果按部就班,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医生,但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让他走寻常路。大三时,一款动画制作软件的出现,再次点燃了他心中的创作热情。他开始没日没夜地钻研学习,终于在大四毕业时,凭借一部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一战成名,斩获国内外多个奖项。
然而,成功的背后是无尽的艰辛。为了这部短片,他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开始了啃老生活。父亲去世后,他靠着母亲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生活,母亲每天去超市购买特价菜,连肉都不敢买。他把自己与外面的世界隔开,过起了苦行僧般的生活。
母亲的包容,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饺子并非孤立无援。他的母亲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儿子,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母亲的包容和理解,让饺子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力量。他深知,自己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必须努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于是,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在动画创作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精益求精,用作品说话
《打,打个大西瓜》的成功,让饺子在电影界站稳了脚跟。然而,国产动漫行业的不景气,让他不得不依靠广告来维持生计。团队中有人打了退堂鼓,但他却在“寒冬”中默默蓄力,等待机会的到来。
终于,在2015年,国产动画的春天来了。一位投资人对他的处女作印象深刻,找上门来要与他合作制作一部动画电影。经过深思熟虑,他选择了《封神演义》中的哪吒作为主角。
在创作过程中,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对剧本的要求精益求精,前前后后修改了66遍才过关。为了呈现最完美的视觉效果,他带领团队反复打磨每一个镜头,甚至亲自示范表演。
正是这种匠工精神,让《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一经推出就创下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最高纪录,狂扫50亿票房。饺子也因此登顶最优秀的动画电影导演宝座。
不断创新,挑战自我
《哪吒1》的成功并没有让饺子陶醉于胜利的欢笑中而变得浮躁。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继续投身于创作之中。他深知,只有不断创新、挑战自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创作《哪吒2》时,他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观众对第一部作品的期待值不高,但对第二部则是期待值拉满。为了不负众望,他闭关五年,冥思苦想无数种排列组合,只为呈现出最完美的作品。
在特效方面,他耗费了无数心血。仅特效镜头就多达1900个,很多镜头都是闻所未闻的。为了呈现最震撼的视觉效果,他带领团队与特效死磕到底。有的单个特效镜头就打磨了三年之久,一般的镜头制作周期也超过一年。
在人物创新演绎方面,他同样不遗余力。他选择把所有的角色模型以更高标准全部重新设计了一遍,无论是造型还是人设都要求突破传统形象进行创新。四海龙王里首次出现了女龙王敖闰等角色,让观众眼前一亮。
热爱与坚持,铸就动画电影神话
饺子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铸就了动画电影神话。他深知,只有真正热爱动画事业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因此,他始终把热爱放在首位,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背后的情感。
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团队的合作和沟通。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齐心协力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因此,他始终与团队成员保持紧密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作品的成功而努力。
正是这份热爱和坚持,让饺子在动画电影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难、不惧挑战。
逆袭之路,永不止步
从啃老青年到票房冠军导演,饺子的逆袭之路充满了艰辛和不易。但他用自己的热爱和坚持证明了: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毅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饺子将继续在动画电影领域深耕细作、不断创新、挑战自我。他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用热爱铸就属于自己的动画电影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