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被抓后,下一个就要轮到他的女儿?莎拉已做好准备,另一边,有人列出一份逮捕名单,信息量很大。那么,莎拉是否真的会被清算?而那份所谓的“逮捕名单”又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随着杜特尔特的被捕,其家族与现任总统马科斯家族的斗争也逐渐白热化。近日,有外界猜测,他的女儿莎拉很有可能与前警察局长德拉·罗萨、以及退役将军阿尔巴亚尔德一起,成为国际刑事法院的下一个目标。
对此,莎拉表示,她已对可能面临的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做好准备”,但强调需区分逮捕令的签发地点。若逮捕令在海牙签发,她将寻求法律途径应对;若在菲律宾境内签发,则需观察政府的处理方式。
不过,目前看来,马科斯大概率还不会对莎拉直接出手,即便开启争斗,也不会借助国际刑事法院的力量。一方面,莎拉对于杜特尔特家族的重要性有限,在这种局势下,“打掉”杜特尔特就足以应对后续选举,不需要再节外生枝;另一方面,与杜特尔特“前总统”身份不同,莎拉是菲律宾现任副总统,如果马科斯任由一个无权管辖菲律宾的国际机构逮捕本国副总统,那么,菲律宾民众的抗议恐怕就没那么容易平息。
与此同时,菲律宾国内一个名为“新爱国联盟”的团体列出一份“逮捕名单”,指控包括现任总统马科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前总统拜登在内的多名政要“参与或支持杜特尔特时期的禁毒战争”。该名单认为,马科斯延续了杜特尔特政府的部分强硬政策,如打击左翼反对派的特别工作组,因此应与杜特尔特“同罪”;而特朗普与拜登则因任内对菲律宾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也应被视作“间接支持禁毒战争中的违法行为”。
尽管名单的政治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可行性,但这一举动的出现还是反映了菲律宾国内对国际刑事法院“选择性司法”的强烈不满。而这种不满直接冲击的自然是马科斯,3月20日,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也就是马科斯的姐姐,主持召开听证会,尖锐质问政府为何配合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杜特尔特。
她将此举称为“成为外国奴隶”,并质疑:“菲律宾什么时候成了海牙的一个省?”尽管司法部长雷穆拉辩称“个人管辖权”与“国家管辖权”需区分,但伊梅·马科斯援引总统马科斯过去的表态,指出其曾明确反对国际刑事法院介入菲律宾事务,直指政府立场自相矛盾。
与此同时,杜特尔特的儿子、达沃市市长塞巴斯蒂安也在集会上痛斥马科斯“忘恩负义”。他喊话马科斯,“我父亲为你的父亲举办了英雄葬礼,而你却让他进了监狱!”此类言论将家族恩怨与政治斗争捆绑,进一步激化了菲律宾民众的对立情绪。数据显示,仅上周末菲律宾全国便发生58场声援杜特尔特的集会,参与人数近5万,多数集中于其政治大本营达沃市。
有分析认为,马科斯政府协助国际刑事法院逮捕杜特尔特的行为,虽然短期内削弱了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响力,但也埋下多重隐患,其中最要紧的是,马科斯此举开创了“借国际力量打压政敌”的先例。这种策略一旦被后续执政者效仿,将导致政治报复循环,加剧国家不稳定。若杜特尔特家族在未来选举中重新得势,那么马科斯家族恐难逃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