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于Thedatai,RresearchGate,新加坡红树林指南,西澳大利亚博物馆。
我们经常能在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搬运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吃播视频,其中有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古怪“美食”,让人怀疑纯粹是用来吸引眼球的,当地人根本就不会吃!比如我就看过什么“生腌蜈蚣”、“蘸酱活鲫鱼”、“生蛆猪肉卤煮”……
这些是人吃的吗!
不过其中当然也有些相对正常的食物,只是我们这边似乎并没有食用的习惯。
我看过一种叫作泥龙虾的物种,那些吃播似乎吃得津津有味。这种天生就红彤彤的虾形生物看起来似乎不难吃,但是为啥我们国内鲜有听说呢?
泥龙虾泥龙虾是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多足亚目海枯虾科海枯虾属的物种,该属内有很多的物种。虽然形态类似虾,但从分类上看,你就知道它们跟虾是非常远的关系。
我今天要说的这种泥龙虾的拉丁学名是Thalassina anomala,至于它的中文学名是什么,中文互联网上关于它的知识很少,我只看到有人叫它海蛄虾,但没有明确的出处,所以我还是就叫“泥龙虾”了,国外互联网也都是直白地叫“Mud lobster”。
它们的体长可达30厘米,不过通常只有6-20厘米左右,其颜色从红棕色到深棕色不等。其甲壳高大,呈卵形,延伸不到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向前突出成短喙。尾部细长,与许多穴居十足类动物一样,尾足缩小,不与尾节形成有功能的尾扇。腿和鳃上的多排刚毛用于防止沉积物进入鳃,并排出进入鳃的沉积物。
看起来很像是营养极度不良的小龙虾。
它们分布于亚洲大陆沿岸,从印度喀拉拉邦到越南,包括斯里兰卡和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它也分布于东南亚大部分海域和琉球群岛,其分布范围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亚大部分北部海岸(从西澳大利亚的西北角到昆士兰中部),向东延伸至斐济和萨摩亚。
该属的大部分物种都没有生存的威胁,种群数量健康,有些物种甚至有泛滥成灾的架势。尤其是今天说的Thalassina anomala,它们在印尼尤其种群庞大,互联网吃播泥龙虾最多的就是印尼。
泥龙虾是超级挖洞好手,它们栖息于红树林沼泽环境中,必须一大堆淤泥的那种环境。它们会在夜间挖洞,这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十分重要。这些神秘的夜行生物用周围的泥土建造微型火山般的土丘。它们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必须处理大量泥土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它们的J形土丘可以达到红树林水线以下2米。过滤后的泥土堆在洞穴上方,有时高达3米。
长期的挖掘之下,这些洞穴的上方最终形成了一个微小的岛屿,会高于最高水位线。随着越来越多的此类土丘的形成,这些不起眼的生物开始将地理面貌从海景改变为地景。泥龙虾是大自然的土地复垦工程师。
除了改变地貌,泥龙虾在它边吃边挖的过程中,它会从地下深处吸收养分,让其他动植物能够接触到这些养分。它的挖土过程还会松动泥土,让空气和含氧水渗透到原本氧气不足的地面。
所以说泥龙虾对红树林沼泽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几乎可以堪称为基石。
为啥不引入?数量不少,卖相也还行,我国都引入那么多外来物种进行养殖以发掘其商业潜力了,那为什么没有引入泥龙虾的打算呢?
直白地说,不好吃的玩意儿,我们国内是肯定不会引入的。
有点搞笑的是,虽然在其分布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和斐济,那边的人们确实会食用泥龙虾,但它们本身不是太受欢迎,只有沿海地区的贫困人口和吃播会特意去吃它们。不过在泰国,人们将其磨成粉或浸泡在酒精中,作为治疗哮喘的药物。
泥龙虾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自己的地下宫殿中生活,不断地挖洞导致它们的肉质很紧实,但这就是可能它们食用上的唯一优点了。
它们拥有非凡的适应性,既然生活在这种环境,那就完全以充满碎屑的泥土为食,并从中获取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吧!你想想专门吃泥巴的生物,肉会是什么味道?泥龙虾的味道很淡,仅存的一些味道都以土腥味为主,实在算不上好吃。
而且由于生活在泥土中并以泥土为食,它的食物消化器官发生了变化,它们的“虾线”极其粗壮,几乎只比身体细上那么几分!很多吃播都喜欢演示拔出泥龙虾“虾线”的环境,因为确实震撼。抽出这个“虾线”后,泥龙虾真的就没什么肉了。
而且泥龙虾的挖洞习性非常特异化,在分布地虽然起到了重要的基石作用,但到非原生地就不一定会造成什么威胁了。
结合这些因素,我国就没有引入泥龙虾的尝试了。这么说不准确,也许有人曾尝试过引入,但现在市场上根本见不到这个物种,就说明市场已经将其淘汰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没有巨大的危害性,那些贱人就没有弄过来坑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