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方面的态度发生大逆转,公然承认支持台湾设立代表处是个重大错误。这场打了3年的外交战,以立陶宛的认输而宣布结束。
【立陶宛“准总理”金陶塔斯·帕卢茨卡斯】
在刚结束不久的立陶宛议会选举中,反对党社会民主党以52席的战绩赢得选举,这位“准总理”誓要扭转国内现行政策的颓势。新任“准总理”帕卢茨卡斯直言不讳地称,允许台当局在立陶宛设立“台湾代表处”就是一个“重大外交错误”,他还强调,将会寻求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回归的可能性,以便重建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要知道,2021年11月,立陶宛批准台湾当局设立所谓“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中方宣布与立陶宛双边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从那时候开始,立陶宛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大不如前。如今3年过去了,立陶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支持“台独”只有一个下场。
当下,欧洲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和能源成本的剧增,令立陶宛的经济低迷更加雪上加霜。立陶宛曾经与中国有着丰富的经贸联系,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填满了立陶宛消费者的购物篮子。然而,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立陶宛失去了这一重要的经济伙伴,通货膨胀乃至生活成本的上涨压力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立陶宛深陷经济困境】
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该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立陶宛与外部的外交关系,尤其是如何处理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关系。这种重新定位,不仅是为了改善经济环境,也是为了解开当前政治局面的死结。
北京方面早已明确表示,一个中国原则是其与他国交往的政治基石。对于立陶宛而言,要让中国大使回归,重启紧密的双边关系,就不得不面对这一政治现实。立陶宛总统瑙塞达的连任本已是个机遇,他在竞选时便试探性地提出将“台湾代表处”改名为“台北办事处”。这可能是对台当局的一种外交缓和信号,但更多地是向中国释放善意。
台当局对此事自然是高度关注,毕竟立陶宛是少数几个在台湾问题上公然站出来对抗中国的大西洋国家之一。如果立陶宛态度逆转,这将对其他西方国家产生丝毫不可忽视的震慑作用。然而,立陶宛态度的改变,也显露出西方国家在台海问题上的分歧和各自利益的权衡。
【立陶宛想和中国重修旧好】
台湾问题不过是这场外交大棋局中的一个棋子,而立陶宛能否协调好这盘棋局,依旧是充满悬念的谜题。
立陶宛的态度转变绝不仅仅是立竿见影的简单调整,而是这个小国在国际激流中的探戈舞步。过于偏激的外交政策可能会导致国内经济和政治平衡的失调,而今后如何妥善处理国际关系,则将考验新一届政府的智慧与决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