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3月3日,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盛大启幕。作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顶级盛会,它堪称通信行业最具权威性与前瞻性的“风向标”。
大会现场,全球领先的运营商、ICT 设备厂商以及终端厂商齐聚一堂,竞相展示各自的最新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人们不禁好奇,我国三大运营商在这场国际盛会上,带来了哪些令人瞩目的“黑科技”,又有哪些重磅成果发布?
现在,就请跟随《海峰看科技》的脚步,一同深入探寻三大运营商的精彩展示,聆听他们在通信前沿领域的独特见解与创新之声。
中国移动:共创AI+时代

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以“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为主题参展,采用丝路的文化内核,深化科技与传统融合,以丝绸之路的轨迹为灵感,设置多个展台篇章,聚焦人工智能、5G-A、6G、天地一体、物联网、算力网络等前沿科技领域。
在终端智能体展区,中国移动展示了搭载端侧大模型的智能手机,语音发布指令、手机自动匹配照片并选择合适联系人等操作,吸引了不少参观者。
在“融通”展区,中国移动展示了以“连接+算力+能力”赋能千行百业的最新成果。我们看到,多个无人机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天地一体”展区,中国移动基于巨大的地面机柜和卫星模型,形象地呈现了“用通信技术拉近天地距离”。
在AI应用展区,中国移动展示了打造的智能座舱,吸引了观众排队体验。中国移动还打造了《敦煌奇旅》XR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域,观众可以通过戴上眼镜,扮演洞窟守护者的角色,踏上帮助供养人翟通寻找第220窟壁画粉本的冒险之旅。

除展示外,中国移动还参与了多场重磅会议。在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作了题为《激活5G-A×AI乘数效应 共创数智时代新价值》的主旨演讲。何飚表示,回首过去,中国移动一是全面推进“两个新型”升级计划,二是全面推进“BASIC6”科创计划,三是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
面向未来,何飚提出三点倡议:一是共推技术演进与能力融合,积蓄智能时代源动力,二是共推数实融合与场景创新,焕发智能时代生命力,三是共推平台协同与生态繁荣,激发智能时代新活力。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张冬作了题为《智启未来,共创AI+新时代》的主旨演讲。张冬表示,中国移动将从三方面,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以绿色高效为目标,筑牢“AI+”发展新基座,二是以产品创新为突破,激发智能应用新活力,三是以技术融合为路径,共建AI发展新生态。张冬指出,面向公众市场,推出灵犀智能体、5G新通话、AI视频彩铃等超20款AI应用,实现机制重建、流程重构、功能重塑。

在全球移动宽带菁英论坛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出席论坛并作题为《AI+NETWORK 开创数智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李慧镝指出,中国移动锚定“世界一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公司”定位,从构建领先的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创新赋能信息服务体系,以自智网络推进网络数智化转型,推进“AI+NETWORK”的创新,不断加速网络演进,推动网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李慧镝还面向产业发布两大倡议:一是以端到端的思维,推进自智网络、5G-A等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治理场景的全面赋能。二是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加快推进“智能向善”,通过与标准组织、产业组织的充分协同。
中国电信:打出AI“组合王炸”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电信以“AI聚数智 星辰启未来”为主题亮相,通过AI+基础设施、星辰·基础大模型、星辰·行业大模型、AI家庭及AI低空经济等五大分区,展示了在AI领域的最新创新与成果。
在AI+基础设施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1+1+1+M+N”人工智能体系,包括智算云底座、通用大模型底座、数据底座、内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推动云、网、AI 能力赋能智能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星辰·基础大模型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9+30+X+N”全球资源布局,自建智算21 EFLOPS,自研“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打造的全球首个具备量子优越性能力的超量融合云平台 “天衍”。
在星辰・基础大模型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最新发布的天翼AI手机和“星辰绘影”,基于千亿级参数星辰基础大模型构建大模型产品矩阵。天翼 AI 手机整合多种 AI 功能,“星辰绘影” 是可控 AI 全流程创作设计平台。
在星辰・行业大模型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构建的50余个行业大模型,依托MaaS平台提供一揽子服务,形成完整生态体系。从工业节能控制、应急监测预警、汽车智能座舱三大行业场景展现赋能价值。
在AI家庭及AI低空经济展区,中国电信展示了基于视联应用底座可视化能力,打造的视联网AI+应用平台,以及以“AI+手机、AI+云电脑、AI+视联网、AI+家庭终端”为核心的终端新型生态体系。

AI生态·共创未来峰会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表示,中国电信已经构建了“1+1+1+M+N”的人工智能体系,并在政务、医疗、教育等20多个行业场景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赋能全球超600个项目,服务超百个国家和地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刘颖指出,在算力领域,中国电信构建“2+4+31+X”国内算力布局及“9+30+X+N”国际算力网络;在AI能力方面,中国电信推出“星辰”人工智能体系,打造50个行业大模型,并推出“星辰智能体平台”“星辰大模型·软件工厂”。

峰会期间,中国电信举办AI生态能力发布仪式,面向全球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与解决方案。

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联合举办共建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电信携手GSMA、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共享网络智慧共治白皮书》和共享网络5G-A创新成果。《海峰看科技》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双方在超过300个城市完成载波聚合规模部署,150个城市升级部署了RedCap轻量级物联,10个城市开展试验低空通信网络。
在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全体会员大会上,中国电信副总工程师刘志勇将继续担任新一届执委会轮值主席。
在绿色全光网络高峰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荣获该论坛颁发的“家宽业务发展最佳实践奖”。据悉,中国电信持续推动智慧家庭高质量发展。通过“五智”能力体系,为用户构筑AI时代的“美好家”。
中国联通:聚智·融合·创新

中国联通精心布局的三大展区,呈现15项前沿创新应用,引领科技潮流。在AI能力与应用展区,中国联通重点展示了多项亮点成果:联通元景(文博文创大模型)、可信数据资源空间、“AI家庭云”、5G+AI智能出行服务系统、Hi-CON通信体系,发布“AI+5G-A+eSIM”全时空连接产业联盟。
在AI能力与应用展区,联通元景“1+1+M”大模型与可信数据资源空间“C”位亮相,以数智融合为核心,为千行百业提供“数据+模型”双底座支撑。
在基于智慧家庭统一入口“AI家庭云”,重点展示三项产品:联通云智手机,集成元景、DeepSeek等主流AI模型。其中,中国联通展示了联通云手机,展示了AI、娱乐、办公、分身四大能力,中国联通通过云AI让云端澎湃算力提升终端智能,云娱乐让用户畅享高清游戏和影音,云办公助力高效文档处理和视频会议,云分身实现多账号同时在线,工作生活两不误全面展示了云手机能力。
中国联通还聚焦“AI to X”生态,展示了其在智慧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土壤AI分析实现灌溉精准度提升90%。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联通打造的全球首款沉浸感知、实时远控、智能易用的5G全景远控无人机、极小体积的领航者相控阵卫星天线与低空安全监管平台也备受关注。
大会期间,中国联通还推出了首款自研AI文创终端,深度融合品牌IP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终端产品——“通通AI”智慧终端。
中国联通携手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中信科等合作伙伴,围绕5G-A、网络自智场景下的技术创新与合作实践成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在中国联通与华为携手举办以“聚智 融合 创新”为主题的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国联通发布全球首发“AI 全融通(AI Unites All)”计划。中国联通总经理简勤表示,中国联通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浪潮,为全球智能变革持续贡献联通智慧和方案。
据简勤介绍,中国联通打造骨干云池300余个、覆盖中国270多个城市,建成上海、呼和浩特万卡智算中心,联合合作伙伴推进智算集群建设,持续满足大规模训练、推理需求。此外,中国联通还打造了37个行业大模型,在全国270多个骨干云池实现预部署。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王利民发布了联网通信创新成果:一是深化算网融合创新,二是深化数智融合创新,三是深化数实融合创新。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郝立谦发布了算网数智创新成果,一是夯实新型数智基础设施底座,二是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三是加大数智融合应用实践。
此外,中国联通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孟树森发表了题为“加快国际创新步伐,推动全球科技合作共赢”的演讲,全新发布了首个基于Open Gateway跨境跨运营商专线、5G全连接工厂、5G+AI低时延智能流媒体处理解决方案和全球AI反诈支持平台。
点评:中国三大运营商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
在MWC2025盛会上,中国三大运营商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更是为全球运营商在AI、大模型、智能化、AI时代的网络建设提供了参考,树立了标杆。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三大运营商在国内市场根基深厚,在用户规模和网络建设上位居全球前列。然而,对比国际上如 Telefónica、沃达丰、德国电信、新加坡电信等运营商,中国运营商在国际化方面仍有进步空间。
相比三大运营商创新优势,国外知名运营商凭借多年布局,在全球多地拥有广泛业务和客户基础,在跨区域通信服务、海外市场本地化融合等方面优势明显。这也是我国三大运营商需要学习和努力的地方。
《海峰看科技》认为,MWC这样的全球性展会,是中国运营商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绝佳契机。三大运营商应借此平台,充分展示先进的数字与通信能力,也应从三方面提升能力。
第一,拓展国际战略布局。三大运营商应注重与全球客户的需求对接,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通信基础设施现状以及政策环境,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第二,提升品牌国际传播能力。三大运营商需与国际综合性媒体、当地主流媒体的合作,开展关于通信技术如何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的专题报道,借助多元媒体渠道提升品牌曝光度与美誉度。
第三,推动产业生态协同国际化。三大运营商可以5G-A、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纽带,联合全球范围内的运营商、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构建产业联盟,基于WBBA、GTI、GSMA等平台,通过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提升中国三大运营商在全球通信产业格局中的影响力与引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