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央视3·15盯上的企业,一年后都怎么样了?

别点赞除非娱乐 2025-03-22 00:46:16

去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如今一年过去,这些企业有的被重罚数百万,有的直接“凉凉”,还有的至今官司缠身。我带大家看看它们的现状——

一、预制菜“淋巴肉”企业:罚到破产,老板跑路

去年被曝光的梅菜扣肉预制菜企业,用含淋巴结、甲状腺的“槽头肉”以次充好。安徽东辉食品科技公司被罚款并吊销生产许可证,合肥分公司已注销。另一家涉事企业安徽厨先生食品有限公司被列入“严重违法黑名单”,罚款高达3千多万元,老板彻底退出行业。有网友调侃:“黑心钱没赚到,棺材本都赔光了。”

二、防火玻璃造假产业链:贴牌企业集体“消失”

廊坊某企业生产的“防火玻璃”实为普通钢化玻璃贴假标,被曝光后,涉事企业廊坊永彬玻璃科技公司直接注销。深圳云机侠公司因“主板机操控水军”被查,如今经营异常,办公室人去楼空;另一家关联公司云承未来科技直接注销。网友感叹:“防火的不防火,安全的变危险,这种企业早该凉!”

三、婚恋平台套路深:珍爱网被罚170万,红娘变“老赖”

珍爱网被曝培训红娘用话术忽悠会员,夸大收入、制造焦虑。一年后,其运营公司因虚假宣传被罚170万元,平台上仍有大量服务合同纠纷官司。更离谱的是,另一家被点名的“恋爱课”公司,老板成了“老赖”,多次被法院限制消费。有网友吐槽:“他们不是在牵红线,是在捞黑钱。”

四、灭火器灭不了火:厂家被查,老板连夜改行

湖南闽湘消防公司生产的灭火器被曝“越灭火越大”,如今公司被罚款2800元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业内人士透露:“这些老板现在改卖消防栓了,但谁敢信?”

五、金融APP“收割”年轻人:同程金融下架,用户还在维权

同程金融APP用“买礼品卡回收”套路变相放贷,用户借1万到手仅7千。虽然APP已下架,但大量用户仍在起诉追讨高额手续费。

3·15像一面照妖镜,让黑心企业现出原形。从今年的结果看,监管部门确实动了真格——该罚的罚、该吊销的吊销,大快人心。但也要警惕:有些企业换个马甲重出江湖,或是转到地下继续捞偏门。作为消费者,咱们得记住:便宜莫贪,合同细看,遇事留证据。今年3·15,期待曝光更狠,整改更彻底!

0 阅读:1

别点赞除非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