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君子盟》里有一幕很让人唏嘘,有个人的身亡,很让人痛惜。镜湖先生劫持太后的事件东窗事发,金吾卫全城搜捕摩罗村余孽。张屏的师傅为了掩护张屏,被金吾卫残忍的杀害。害死他的恰恰是张屏的冲动。人生最大的苦恼就是败给了情绪。
冲动是人的最基本情绪,当看到自己至亲至爱之人身处险境时,我想没有一个人会不冲动,可是冲动有用吗?
《君子盟》里的张屏正是如此,金吾卫前来抄家,张屏师父为了保全他,让陈筹去巷子里堵他,不让他回家,而自己留下与金吾卫斡旋,拖延时间。
如果按师父的设想,没准这三人都能逃过一劫,金吾卫也不会过多为难一个无辜老人。
可偏偏此时,张屏赤子之心爆棚,冲动的要回去解救师傅。全然没有想过,自己一介书生,如何与如狼似虎的金吾卫搏杀?
羊入狼群的举动,与自杀无异。人就是这样,当冲动涌入脑海的时候,理智被挤压得荡然无存。
结果呢?他的冲动不仅于事无补,反徒增悲伤。师傅为了掩护他,被恼羞成怒的金吾卫残忍杀害。这个悲剧是他的冲动带来了,也可以说是张屏间接害死了师傅。
“冲动是魔鬼”古往今来,有多少悲剧都是因为冲动酿成的。刘备为报义弟关羽之仇,冲动之下起兵伐吴,被陆逊火烧连营700里,蜀国从此一蹶不振。
曾经有个新闻,一对情侣在排挡用餐,被7个混混挑衅,男人为了面子,冲动的和混混对峙,被捅七刀身亡。
由此可见,冲动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引起冲动的原因更严重。很多人会喷,至亲之人身处险境,不紧张、不冲动,那还是人吗?我就想问如果冲动可以解决问题,那人类还要理性干吗?
张屏是冲动的,而兰珏就是理性的。陈筹把冲动的张屏打晕带回了兰珏家,让他免受金吾卫的迫害。张屏清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顾身体的虚弱,要冲进皇宫和太后搏命。兰珏的一番话,让他恢复了理智。
兰珏主要说了三点,首先你得喝姜汤驱寒,不然虚弱的身体是走不到皇宫的。其次你得要有把神兵利器,不然你如何面对金吾卫的坚兵厚甲,最后你还得有以一敌百的武艺,苦练20年或有所成,不然就是去送人头。
一番话字字珠玑、针针见血。张屏连和太后见面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找她拼命了。
那怎么办?至亲血仇,不共戴天,任由仇家逍遥快活?史上拖延症最严重的男人,已经给出了答案。战国时的范雎说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战国时期,楚平王以伍奢的命要求他的的两个儿子回楚国问罪。老父危在旦夕,两个儿子都冲动的想回楚国陪父亲同生共死,问题是如果这样做了,那谁来给老伍家报仇呢?
最后理性战胜了感性,兄弟俩达成共识,哥哥伍尚回楚国陪父亲赴死尽孝。弟弟伍员远遁吴国,留下残躯,择机复仇。十六年后,伍子胥率吴军攻破楚国郢都,掘平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
人类理性的作用就是来为感性买单的,冲动解决不了的问题, 谋定而后动可以。
私以为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是从能够认清这个世界是以既定事实为导向的,而非是以个人情绪为导向开始的。就像失恋,即便你喝酒喝酒到吐,想她想到哭,那个人也不会再回来。这个就是既定事实,不会因为你的情绪而改变。
既定事实就是已经发生且你目前没有能力改变的。而这时候因冲动做出的决定,除了增加你的精神内耗,其他一无是处。
正确的做法就是像《君子盟》里的辜清章一样。他的复仇之路,就是以既定事实为基础,一步步的制定今后的策略和行动,从来不为情绪所左右。要知道生气的后果,一定比生气的原因更严重。
辜清章那万劫不复的复仇之路,会走向什么样的结局?我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