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三月十五,俗语“旱涝看十五”,农谚有啥提示

勤奋努力干活的我 2025-04-11 15:21:45

4月12日三月十五,俗语“旱涝看十五”,农谚有啥提示马上就要来到,农历的三月十五,这一天也被叫做“三月半”,不仅代表着农历三月份,已经过去一半,而且三月十五的天气,对之后的天气,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民间也流传着“旱涝看三月十五”的说法,就是利用三月十五的天气,来预测未来的天气走势,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和生活。那么接下来是雨水偏多一些,还是晴天多一些呢?来看看农谚怎么说俗话说“三月十五一日晴 水田干涸地不生”,“水田”指的是稻田,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三月十五这一天,出现了晴天,就预示着接下来,可能经常会出现干旱少雨天气,假如长期不下雨的话,甚至连稻田,都会出现干裂现象,形容庄稼出现了旱情,那么这个时候,农作物就会出现干枯现象,也就是“地不生”。类似的还有一句是“三月十五晴 夏季旱无雨”,“旱无雨”指的是天气干旱没有降雨。

古人认为,如果三月十五出现了大晴天,就预示着,接下来的夏天,出现旱情的概率可能要高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地里的庄稼,可能会因为缺乏雨水,而出现生长缓慢,或者是枯萎发黄现象,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经济损失。可要是三月十五出现降雨,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有句俗语是“三月十五云遮月 三伏天里雨水多”,这句话呢很好理解,“云遮月”就是云层把月亮遮住,

形容出现了阴雨天气,说的是,如果三月十五前后,出现了降雨,就预示着三伏天到来的时候,可能降雨会更加频繁,虽然说下雨会影响咱们出行,但同时也能缓解旱情,及时给农作物补水。所以说,按照谚语的提示,如果三月十五出现了晴天,就说明接下来,可能雨水会偏少一些,可要是三月十五出现了阴雨天气,下雨的概率也会高上一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谚语毕竟是古时候的说法,很多已经不仅适用于当今社会,咱们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才能做出科学预测,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原文链接https://www.jiankang23.com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