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敢对中国动武!”一个名字被绝密了28年后首次发声,给了中国人在世界发声的底气。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会出现一两个伟大的人物,间接地影响历史的进程,甚至是改变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于敏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于敏1926年出生于河北省,在那个年代,西方列强对我国虎视眈眈。他从小就饱受战火的痛苦,甚至遭受过日军对其人格的侮辱。1937年,他正好12岁。日本对我国发动了战争,他当时所在的天津也沦陷了。12岁的小男孩正值活泼爱闹的年纪,他当时骑着自行车玩耍,突然面前闯过来一辆大卡车,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直直向他冲开。那一刻他的血液仿佛凝固了。可是大卡车冲到离他仅仅一步开外的地方停住了,车上传来日军充满嘲笑和戏谑的声音,并摆手让他赶紧滚开。
他虽然年龄小,可也明白了,日军并不是在意他的性命,而是害怕在市区直接撞死个中国孩子,会受国际不良舆论的影响。那一刻,他心中隐隐作痛,身为中国人,却在自己的国土任人践踏,是多么的耻辱。从那天起,12岁的于敏就把家国情怀印在自己的骨子里,立志挽救这个倾颓的国家。他从小就十分聪慧,智力超出常人。求学途中,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还差点退学。最终是他好朋友的父亲,实在替这个聪明的孩子惋惜,替他交齐了学费。于敏一路披荆斩棘,在22岁这年,考上了北大工学院。在大学期间,他成绩十分优异,其他同学都不及项背。有次考试,整个院平均分才一二十分,可是他直接拿了满分,所有的老师都非常震惊。之后他又读了研究生,毕业后开始研究量子学。这天,他被叫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三强,钱老语重心长地和他分析世界局势,当时我国在国际上处境艰难,而发达的技术是增加说话底气、改变现状的筹码。此时,我国最需要的,就是氢弹原理上的突破。
于敏自己也愿意抛弃自己的所学所有,去投入新的领域。于是,他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能有希望,承担了这个重任,抛弃了现在拥有的东西,全身心投入到了研究氢弹上。实际情况比他预料的更加艰难,国外对已有的技术藏得非常严密,我国当时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而且实验室地址处于我国大西北,环境十分简陋。他所拥有的所有设备,也只不过是一块大黑板,一些草稿纸,还有一台破旧的计算机。他每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中,闭上眼就是数字,睁开眼就开始计算,为了数字而欣喜或者忧愁。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妻子还在家中怀着孕,甚至生产的时候,他都没有时间能去看一眼。日积月累的劳累,导致他身体出了大大小小的问题。43岁后,进实验室甚至都需要有人搀扶。很多次,上一秒钟还在不停地计算,下一秒钟却晕倒在了桌子上,笔掉到了桌下。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敏仍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仍坚持自己的理想——一定要让中国站起来!终于,在他和同事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我国在1967年的夏天,第一颗氢弹爆炸实验成功了!而且比预料中的威力更大,比当时美国的威力还要大一百五十倍左右!实验成功的时间也比预料中更短,比美国快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可想而知,美国等国家是多么震惊!他们不敢相信中国在一穷二白,没有丝毫外力的帮助下,自己研发出来。美国甚至怀疑是自己内部出了奸细,还调查了一番。我国研制氢弹并不是为了发起战争,试图侵略,这并不是中国人温良本性所图的东西。只是为了证明我国的军事、科技等实力,增加对人民的保障,不再受他国觊觎,自己书写自己的历史!实验成功那天,相关科研人员都落下了滚烫的泪水,他们想着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可是最终也只是晚饭多加了一份烤鸭。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些伟人,一些伟大的事迹仿佛逐渐离我们远去了。于敏隐姓埋名了28年,他在重大场合露面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当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时,他也只是习惯性地皱眉笑了笑。2019年,他去世了。这位为祖国做出来巨大贡献的老者,安详地去了另一个世界。可是我相信,他的事迹必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处在当代的历史洪流中,要担负起当下的责任。在自己的岗位发光发热,为祖国的明天奋斗终身。先生已经远去,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