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股价跌去7成(欢迎关注闺蜜财经)
撰文|蜜姐&编辑|凯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051篇原创
5月24日,快手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
一季度,快手的降本增效效果显现,营收表现略好于市场预期,日活和月活用户仍保持了正增长,但亏损的老问题依旧难解。
当然,更多投资者关心的大概是快手的股价表现,到底了吗?还能涨回去解套吗?
01
先来看一季度快手的业绩。
今年一季度,快手实现营收210.7亿元,同比增长23.8%;经调整净亏损37.2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34.1%。
如果单看营收增速,在如今的大环境之下,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实属不易。
去年,快手数次被批评“慢下来了”“不快了”,这一次快手的营收表现略微好于市场预期,但并非是比以往快了,而是市场本身降低了期望。
翻看快手近几年的财务数据,2018—2021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143.4%、92.7%、50.2%和37.9%,呈持续下滑状态,似乎已经过了高增长阶段。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特此感谢!)
2021年四个季度中,快手营收增长最慢的是一季度,为36.6%。
当然,今年受疫情反复、内外形势复杂,整体经济压力都比较大。快手23.8%的营收增速已经是给了市场满意成绩了。
从收入构成来看,主要有三大板块:
第一,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13.5亿元,占总收入的53.9%;
第二,直播收入78.4亿元,占总收入的37.2%,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4个百分点;
第三,其他服务(主要为电商)收入18.7亿元,占总收入的8.9%。
去年底,快手的直播收入占总营收的38.2%,到今年一季度这一占比在继续下滑,而平台电商商家贡献的线上营销服务和其他服务的收入占比则有所提升。
02
具体来看快手三大板块业务的发展情况。
一季度,快手占据收入半壁江山的线上营销服务表现不错,同比增长32.6%。
通常来说,一季度是广告行业的淡季,但快手的平台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超60%,主要受益于其流量池和品牌客户的增长。
除了得益于其高价值的用户社区和闭环生态系统外,今年春节,尤其是冬奥会为快手的这一业务贡献了运营活动的空间和巨大流量。
相比而言,快手的直播业务增长则难度大了不少。
一季度,快手直播业务同比增长8.2%,相比2021年财报的同比减少6.7%,改善明显。
一方面,快手推出了快招工等全新的直播内容,为平台带来了额外的用户和流量增量;另一方面主播们付出太多,一季度每位主播的日均开播时长同比增长达两位数,而每月直播付费用户平均收入为46.3元,只比去年一季度增加了2毛钱。
简单来说,就是主播们工作量(日均开播时长)同比增长两位数的情况,换来的只是每月付费老铁们多出的2毛钱,实在是太卷了……
不过,老铁们的时间付出有增无减,平均每天使用时长超2小时,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
从用户来看,截至一季度末,快手平均日活跃用户3.46亿,同比增长17%;月活跃用户5.98亿,同比增长15%;平均使用达128.1分钟,同比增长29%。
不过,老铁们增多,每天刷快手超过2小时,但相比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快手的收入却减少了13.8%。
快手依然在坚定不移地开拓电商业务,其他服务(主要为电商)今年一季度则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增长54.6%。
同期,其电商交易总额1751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99%来自于闭环电商快手小店。
03
一季度快手的亏损收窄,与其成本控制见成效不无关系。
今年一季度其销售及营销开支为95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8.6%;占总收入的比例也由去年同期的68.5%下降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45.0%。
该部分开支下降主要由于快手有效控制了获取及维护用户的开支。
总体来看,一季度快手的营收好于市场预期,但亏损问题仍不容忽视。
尽管财报公布后,截至5月25日收盘,快手的股价上涨了5.45%,但相比近一年的高点,已跌去了72%。
据新财富公布的2022年500富人榜显示,快手的两位联合创始人程一笑和宿华排名相比去年均下滑,两人在2021-2022年财富最快跌落50人名单中并列第四名,财富均缩水了74%,分别减少646.4亿元和814.1亿元。
不过,相比富豪们的账面财富缩水,高点进场的投资者们则只能默默忍受血汗钱的一亏再亏,关灯吃面。
去年2月5日,快手成功赴港上市,发行价为115港元/股,上市首日翻倍大涨,收盘价高达300港元/股,市值超1.23万亿港元,而今天的市值仅为2852亿元。
这一年多,快手的股价不只是经历了过山车,而是山巅和河底。其用户已过最高速增长的阶段,叠加尚未盈利的尴尬,在如今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其资本神话的故事实在是难讲。
从目前快手探索的变现方式来看,未来主要寄希望于电商业务的爆发。
对此,快手主要在拓展电商品牌、建立信任电商模式、加强服务电商体系、提高用户体验等方面发力。但老铁们是否买账则有待时间检验。
同时,所谓的传统电商们,这几年也在加大直播力度,巨头们不仅保持了业绩增长,且已实现盈利,竞争只会更加白热化。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