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版《大决战》战争场面PK:老版像是真实战场,新版只能算过家家

解忧张同学说娱 2024-08-30 02:30:37

《电影版〈大决战〉:战争史诗,难以超越的经典》

在众多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电影版《大决战》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它为何如此经典?且听我慢慢道来。

电影版《大决战》在历史人物刻画和战争场面描绘上都做到了极致。国产战争电影中,论宏大的战争场面,它可谓独领风骚。当年曾有新版电视剧《大决战》试图超越老版,可对比之后才发现,两者差距巨大。

先看双方行军对比。老版《大决战》在拍摄筹备时,得到了我军大力支持,众多现役、预备役和民兵参演。据不完全统计,有 20 多个军级单位、近 13 万名军人以及 15 万人的群众演员参与拍摄。在 3 集内容里,演员阵容出动了 330 万次以上。以三大战役的参战人次为例,老版几乎做到了 1:1 的参战部队还原。而新版大决战,剧组固定演职人员仅 960 人,巅峰时期也才 1500 人,群众演员合计 60000 人次。老版的演员数量是新版的 110 倍,差距一目了然。

在战争场面的呈现上,老版更是堪称史诗级。比如《辽沈战役》中廖耀湘兵团的场面,老版本是一个又一个的方队,还动用了航拍,展现出十几万国军东北最精锐部队的气场。而新版的廖耀湘兵团却如同小作坊的溃军。在《淮海战役》中,老版一镜到底的黄维兵团行军路线,长运镜在影视领域独一档。黄维兵团机械化大军,各兵种井然有序。还有追击黄百韬的场面,老版体现出了 10 万人行军的大场面。而新版则像草台班子。杜聿明王牌第 2 兵团在老版中是精锐之师,进攻有步坦和飞机掩护。新版却变成了喊着口号的无脑杂牌部队。在描述淮海我军方面,老版本追击杜聿明集团的画面很有感染力,强大专业化的行军阵列完美诠释了 “大军席卷,全线出击”。

《平津战役》中,老版东野 80 万主力入关的场面,通过实地拍摄和群演、军人排成长阵列,用航拍展现出如钢铁巨龙般的气势。而新版只是几十人的简单队列,一带而过。金汤桥大桥东野拿下天津的场景,老版在天津原址冬天拍摄,河面结冰,大航拍还原会师场景,群众演员众多,场面宏大。新版却只有几十人的近景描绘,根本没有展现出我军的碾压之势。

再看战争场面的差距。新版大决战导演宣称还原众多著名战役,设置大量炸点等,但和老版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老版淮海战役光 TNT 炸药就准备了 160 吨,炮弹 180 万发,参演人员服装达 1 万多件,道具枪和真枪 6000 多支,还请了 7 位开国将军做军事顾问。而新版的战争场面充满塑料感,火炮发射连后坐力都没有。老版因为都是军人参演,每个士兵都有坚毅的军人气质。新版却全员靠吼,像业余军迷。

电影版《大决战》用大场面还原历史,是真正的经典之作。新版虽有努力,但离经典还差得很远。

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更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电影版《大决战》就像是一本生动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英勇无畏的战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而新版《大决战》虽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定的努力,但在战争场面的刻画和演员的表现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未来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能够更加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和细节的刻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同时,也希望观众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不仅仅是被精彩的剧情所吸引,更要从中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0 阅读:79

解忧张同学说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