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曼德拉效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还是“斯人”?

天天闲聊 2022-10-27 16:05:42

近日,有网友发文《出大事了,我们这个时空的时间线似乎被人动了!》称,其记忆中早年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现在的课本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0月26日,记者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获悉,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过“斯”和“是”两个字,都表示“这”的意思。

人教社196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1982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初中课本里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节选自《孟子》的《告子》下篇,通常要求背诵,多年来也脍炙人口。近日网友发帖称:《孟子》的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中学课本存在几十年了,所有上过中学的人应该都背过,其中有一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自己记忆非常清晰,因为当时课上还联想到“李斯”是不是就是这个“斯人”?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有人说,课本上,甚至是古文里,从来没出现过“于斯人也”这几个字,他就有点蒙了。“难道我记错了?”网友查找了人教版教材1992版本、2001版本和2016版本,全部都是“是人”。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

人教社2001年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图片来源/网络此外,另有网友也进行了查证,人教社历史上的这篇课文自1961年开始,包括1982年、1994年、2006年等各版本均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均为“是人”。

《孟子》。图片来源/网络

《四库全书-孟子注疏》。图片来源/网络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工作人员对上游新闻记者表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教材,自1961年收录《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以来,历套的教材都是“是人”版本,他们也查阅了众多古籍,查阅的结果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对于为何一些网友出现“斯人”的群体记忆,编辑部工作人员表示,这确实不清楚。不过“斯”和“是”两个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这”的意思。

1 阅读:828
评论列表
  • 2022-10-27 21:43

    上学那时候背的烂熟,就是“斯人”,绝对没有“是人”

  • 2022-10-27 21:39

    70后 课本确实是 期人

  • 2022-10-27 19:06

    天降降大任于斯人也,天王老子来了也是!

  • 2022-10-27 18:54

    你再多看下各省的师大教材或者北师大教材看看。以前的教材不都全是人教版的。我很确定我学的是斯人。

  • 2022-10-27 21:46

    从来都是斯人,没听说是人。

  • 2022-10-28 11:09

    我只能说各地方用的不一定是人教版[得瑟]

  • 2022-10-28 07:35

    如果全部都是“是人”,那么这个斯人是从哪来的?为什么不是诗人、世人、示人、私人、思人、撕人、丝人。而是集体记忆偏差,差得分毫不差都是斯人。

  • 2022-10-27 19:02

    我记得 是于斯人也

  • 2022-10-28 20:17

    当时这篇文章我背的烂熟,确实是 斯人,啥时候成是了[笑着哭]

  • 2022-10-28 18:17

    书的封面确实是我用过的,我80后啊,但怎么我记得是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