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一介文人,为何能创建一支虎狼之师,将发展迅猛、兵力众多、实力强盛的太平军消灭?
曾国藩创建湘军,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他的家底,除了拥有一张咸丰皇帝任命他为湖南团练大臣的圣旨外,没有一两银子,没有人才,更没有将领,也没有一个士兵。
从曾国藩创建湘军的过程来看,他能练兵成功,主要原因,是他注重人才的培养。
要了解湘军的战斗力为何强,只要看看曾国藩成立的第一个部门,就十分清楚了。
一、曾国藩成立的第一个部门。曾国藩成立的第一个部门,是他的幕府。
曾国藩的幕府,是在他还没有正式出任湖南团练大臣的时候,就已经成立。
从这也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战略眼光,超过很多普通人。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十二月十三日,在湖南湘乡白杨坪为母丁忧守孝的曾国藩,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送来的上谕。
上谕的内容,是任命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
这对曾国藩来说,是一个“夺情”出山的机会。按照清朝的官制规定,如果不是朝廷需要,他需要在家丁忧三年时间。
在官场上,三年时间是很宝贵的,很多官员丁忧在家三年时间后,再次回到官场上,多年未能得到实缺。
不过,曾国藩并不想出山。
一是母亲去世,让曾国藩内心十分痛苦。
二是曾国藩一个文弱书生,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在朝中为官的时候,他虽然兼任过兵部侍郎,但自己没有练兵经验。
三是咸丰皇帝虽然任命了大量的地方团练大臣,却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创建一支军队,所需要的银两是天文数字,曾国藩根本无法解决。
四是曾国藩长期在京城为官,在湖南并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
就在曾国藩写好奏折,向朝廷说明情况,打算出任湖南团练大臣一事的时候,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改变了曾国藩的主意。
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为外交家的郭嵩焘。
郭嵩焘是湖南湘阴城西人,与曾国藩早在长沙读书的时候,就认识并成为好朋友。
郭嵩焘屡次名落孙山,到京城跟随曾国藩学习过一段时间,得到曾国藩的悉心指导后,最终顺利考中进士。
因此,两人不仅是朋友,也是师生关系。
就在郭嵩焘准备在官场上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的时候,由于父母相继去世,不得不回家丁忧守孝。
郭嵩焘为何会到曾国藩家?一是去吊唁曾国藩的母亲;二是奉了巡抚张亮基的命令,来邀请曾国藩出山;三是郭嵩焘也希望找一个平台,重返官场。
郭嵩焘的出现,让曾国藩看到了练兵成功的希望。
曾国藩对郭嵩焘十分了解,知道他是一个人才,而且,郭嵩焘能为曾国藩带来两样东西:人才和经费。
郭嵩焘是湖南的名士,认识很多优秀的人。另外,郭嵩焘家是湖南有名的大户,家里与湖南很多乡绅都有生意上的往来,获得经费相对容易一些。
曾国藩虽然知道郭嵩焘也想找一个平台,重返官场,但他看破没有说破,而是恳请郭嵩焘与他一道练兵。
曾国藩给郭嵩焘安排的职务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幕府的幕僚长,主要负责招揽人才和筹集粮饷。
曾国藩的幕府,是他还没有到长沙上任就成立的第一个部门,可见曾国藩对他的幕府有多重视了。
二、对人才的培养。曾国藩练兵,需要各种人才,在没有人才的情况下,该如何做呢?曾国藩就是通过幕府来进行培养。
曾国藩的幕府,其实就是一所培训学校,他亲自给幕僚们讲课,并按照幕僚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才识进行培养。
比如胆小、谨慎的人,就让他们去管理钱粮;狡诈、贪财之人,就他们去催收钱粮或者上前线杀敌;文笔好、不善言辞的人,就让他们负责文案工作。
曾国藩要重用一个人时,都必须让他在幕府中进行学习、锻炼后,直到考核过关,才安排他们具体的工作。比如左宗棠、李鸿章等这些后来成为名臣的人,都在曾国藩的幕府中学习过一段时间。
曾国藩为何要把大家集中在幕府中进行学习?曾国藩是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曾国藩认为:
风俗移人,凡人才皆随风气而转移,虽贤者不能自拔于风尚之外。
在曾国藩看来,环境、风俗的变化能改变一个人,如果把一个人放在庸人之中,他慢慢就变成庸人了。曾国藩幕府中的幕僚,都是经过挑选出来的人才,他们有理想、有志向,都想干一番事业。
在环境的影响下,每个人都积极向上,都愿意为湘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都愿意把全部精力放到与太平军作战的工作上来。
在曾国藩看来,天下就没有现成的人才,都是经过磨炼而来。
如何磨炼?就是培训、实践。
湘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强,是曾国藩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所站的高度不同,他是完全站在大清王朝、站在国家的高度上来培养人才。
清朝腐朽,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人才缺乏培养,导致庸官、贪官、行尸走肉的官员增多。
为此,曾国藩在挑选人才时,第一个标准就是德。如果一个人没有德行,他断然不会使用。
当一个人有了德行,再加以培训,自然就成为人才了。
这里的德行,并不是为了让每个人都忠于曾国藩。他更多是希望每个人都忠于朝廷。
比如在培养沈葆桢时候,曾国藩就竭尽全力提拔他,保举他当上江西巡抚。
沈葆桢成为大清王朝的封疆大吏后,立即忘恩负义,多次截留湘军军饷,导致曾国藩陷入困境,也让他的弟弟曾国荃在围攻金陵的过程中,多次差点丧命。
即使如此,曾国藩也没有为难沈葆桢,他没有听从幕僚们的建议,大动弹章。
按照曾国藩当时的地位、实力,他要弹劾沈葆桢,将他扳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曾国藩自始至终都认为,沈葆桢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只要对大清的发展有利,个人之间就没有恩怨。
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成立幕府,培养人才,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一切都是为了大清王朝。
这也是湘军战斗力强大的原因,为了朝廷,大家才敢于去付出,去牺牲自己。
一支愿意付出的军队,怎能没有战斗力?
其实,曾国藩练兵的过程,就是一个驾驭各种人才的过程。这方面的内容,在我的专栏——《曾国藩驭人术》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伙计们,可以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关注、订阅。
重点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年谱》《清史稿》《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等。(图片为配图,图源自网络或者文心一言生成,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