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赞关注,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北大才子徐德亮的人生剧本,大概连他自己都没料到会从-德云社元老-变成相声圈的-失踪人口-。
2008年那个秋天,他带着搭档王文林掀开德云社退社风波的序幕时,或许幻想过自立门户的辉煌,却没想到十六年后,他的名字会像褪色的海报般淡出观众视野。
当年在德云社后台,徐德亮总爱用折扇敲着掌心说:-咱们这是文化人的相声。
-他确实有傲气的资本——高考文科状元、北大中文系毕业,就连郭德纲都调侃他是-新文哏大师-。
可这份清高遇上现实算盘就显出了尴尬,当他发现郭德纲商演拿四十万自己只得一百五时,象牙塔里养出来的心气彻底崩了。
有人说他像《三国》里的魏延,总觉得该封五虎上将,却没掂量自己真本事够不够。
离开德云社的头两年,徐德亮确实风光过。
海淀相声俱乐部开张那天,剧场里乌泱泱挤满了看热闹的观众,五十块的门票愣是卖出了演唱会的气势。
可惜好景不长,某次在母校北大的演出成了转折点——工作人员当着学弟学妹的面撤走话筒架,主持人那句-徐亮师兄终于缺德了-的玩笑,把他钉在了相声圈的耻辱柱上。
后来再有人问起这段,他只摆摆手:-北大出来的,总得留点体面。
-
转行当主持那阵子,徐德亮倒是找回些场子。
海峡卫视的茶座节目里,他穿着长衫品茗论道,时不时抖两个文绉绉的包袱。
观众发现这个总绷着脸说相声的书生,聊起紫砂壶和篆刻竟也能眉飞色舞。
只是深夜从录影棚出来,望着空荡荡的停车场,不知他会不会想起德云社后台的喧闹。
有老观众在贴吧爆料,曾在潘家园撞见他蹲在地摊前挑旧书,脚边塑料袋里还露着半截毛笔。

书画成了徐德亮的体面退路。
他给李燕当关门弟子时画的《蟋蟀图》,前年在拍卖会拍了八千块,抵得上小剧场三个月的演出费。
去年冬天有人在北京画院展厅见过他,灰色羽绒服配老北京布鞋,站在自己那幅《风雪归人》前发呆。
画中牵驴的老者眉眼模糊,倒与展厅角落里他的侧影莫名重合。
如今德云社的商演海报铺满地铁站,岳云鹏在春晚上耍贱卖萌时,徐德亮正忙着给新书《胡同拾遗》签售。
出版社的朋友私下说,首印五千册卖了两年还没清仓。
有记者当面问他后不后悔当初选择,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北大教我最多的,就是别跟生活较劲。
-这话听着豁达,可当签售会现场大屏幕突然放出德云社二十周年庆典视频时,他握笔的手分明抖了一下。
看着短视频里曹云金直播间的人气,不知徐德亮会不会庆幸自己退得早?至少没落得个全网群嘲。
现在的他更像活在平行时空,抖音账号粉丝刚过五万,最新视频是教人怎么挑狼毫笔,评论区总飘着几条:-这不那谁吗?当年和郭德纲闹翻那个...-
互动话题:
如果徐德亮当年没离开德云社,现在能红过岳云鹏吗?
文化底蕴在相声行业到底是加分项还是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