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百家姓导读:
莆田市地处福建中部地带,境内常住人口约有367.5万人(2023年)。
1990年,境内有342个姓氏。2007年,莆田姓氏上升为530多个。
其中人口超过10万的姓氏有8个,人口过万的姓氏有52个。
3000人以上的姓氏有78个。人口1000人以下的姓氏有400多个。
莆田市前10大姓氏排名
1、陈氏,为境内第一大姓氏,人口约有48.1万人。
2、林氏,为境内第二大姓氏,人口约有44.2万人。
3、黄氏,为境内第三大姓氏,人口约有22.3万人。
4、郑氏,为境内第四大姓氏,人口约有19万人。
5、吴氏,为境内第五大姓氏,人口约有13.7万人。
6、李氏,为境内第六大姓氏,人口约有11.8万人。
7、张氏,为境内第七大姓氏,人口约有11.3万人。
8、蔡氏,为境内第八大姓氏,人口约有10.1万人。
9、王氏,为境内第九大姓氏,人口约有7.6万人。
10、刘氏,为境内第十大姓氏,人口约有7.1万人。
历史上莆田姓氏移民
莆田早在2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居住了。
考古人员在木兰溪附近发现有少量石制品。经考古检测是旧石器时期的遗物,距今已有26000年的历史。
在古代,莆田是古越族世居地。
01秦汉至宋朝移民
秦汉时期,开始有汉人陆续迁居境内。
汉朝有方姓、黄姓、何姓、陈姓、胡姓等多个姓氏家族移民莆田。
西晋至南宋时期,中原战乱,北方人“南渡”,有不少汉人移居境内。
永嘉年间,有陈姓、郑姓、林氏、钟氏、郑氏迁居境内。
唐代,又有陈政父子,王潮、王审知兄弟的军队进入福建。这些军人和家属有不少定居在了莆田。
移民姓氏有陈氏、王氏、刘氏、蔡氏、宋氏、汤氏、柯氏、罗氏、郭氏等数十个姓氏。
宋代,北方百姓南渡。有石氏、田氏、赵氏、陆氏、梁氏、温氏、崔氏等20个多个姓氏家族移民境内。
宋朝时期,兴化军约有14.8万人。
02元朝至民国移民
元明时期,又有佘氏、雷氏、邓氏、曾氏、岳氏、关氏、姚氏等多个姓氏家族迁居莆田。其中有不少是明朝军屯人员和家属。
明朝时期,境内由于受倭寇骚扰,加上明王朝实行禁海政策。境内人口增长缓慢,期间有不少人移民海外和内地。
清朝时期,有汪氏、童氏、施氏等家族移民境内。
明末清初,多年战乱,境内又遭受“迁界令”的影响,人口大量减少。清顺治年间,境内约有10万余人。
清朝至民国,移居至莆田的中原人后代,又再次迁入台湾、东南亚、欧洲等地。
03解放后
解放后,有大量南下干部进入莆田。
60年代,有不少在海外的难侨回到家乡。
改革开放后,外来莆田工作、经商的人增多,境内姓氏数量大量增加。
2020年,莆田市常住人口约有321.07万人。
莆田市民族人口
莆田市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境内有汉族、回族、畲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境内汉族人口约有260.5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99.22%。
各少数民族人口约有2.03万人,在总人口中占比0.78%。
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
回族约有1.6万人。畲族有3200多人。壮族有250多人。苗族有210多人。土家族有145人等。
据2023年地方部门公开信息,莆田市少数民族人口约有3.9万人。
莆田市百家姓出众人物
莆田地区自古以来,教育兴盛。在古代科举考试中,有2400多人中进士及第。还出了21名状元。
历史上人物众多,仅选录部分:
有林披、陈国柱、江春霖、林俊、杨持平、张琴、陈天章、郑远、林兰英等。
还有蔡襄、黄仲昭、朱绂、彭韶、傅楫、柯潜、王于浩等多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