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总在领导面前说你坏话,咋办?看看《史记》中袁盎的做法
世人皆知袁盎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能臣,但鲜有人知他曾面临一个令人头疼的困境:一位深受皇帝宠信的宦官赵谈,总在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这让袁盎寝食难安,日夜焦虑。
但作为一个在朝廷中历经三朝的老臣,袁盎最终用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方法,不仅化解了这个困局,还让赵谈在皇帝面前彻底失去了诋毁他的机会。这个方法如此巧妙,以至于被后人称赞为"釜底抽薪"之计。
那么,面对这种老总面前的"小人",袁盎到底使出了什么高招?他是如何在不失体面的情况下,既让皇帝看清真相,又让对手无计可施的呢?
一、宦官献计:赵谈凭观星术得宠
汉文帝七年,一位名叫赵谈的宦官因一件事在朝廷上声名鹊起。这一年,长安城夜空繁星点点,赵谈站在皇宫的观星台上,手指天际说道:"陛下,您看那颗星,位置有异动,依臣之见,西北边疆恐有变故。"
文帝闻言不以为然,可不过三日,急报传来,匈奴果然在西北边境劫掠。文帝大为震惊,立即下令增派边防,这才避免了一场大的边境冲突。从此以后,文帝对赵谈的天象预测格外重视。
赵谈不仅擅长观星,在宫中办事也十分机敏。每当朝中大臣上报奏章,他总能第一时间向文帝分析利弊,提出独到见解。渐渐地,他成了文帝身边最受信任的宦官之一。
这时的袁盎正在朝中任职中郎将,因为职责所在,经常需要与赵谈打交道。有一次,袁盎向文帝上报边防军需,赵谈却出言反对:"陛下,依臣观天象,今年边境无事,何须增加军需开支?"结果当年匈奴果真没有大规模入侵,袁盎的建议因此作罢。
自那以后,但凡袁盎向文帝提出建议,赵谈总会以天象为由加以反驳。更让袁盎烦恼的是,赵谈还会在私下里对文帝说:"袁盎此人心怀不轨,他提的建议都是为了中饱私囊。"
一来二去,文帝对袁盎的信任开始动摇。有一次,袁盎向文帝建议调整边防驻军,文帝不等他说完就摆手说:"此事容后再议。"袁盎走出金銮殿,只见赵谈站在殿外,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就在袁盎一筹莫展之际,他的侄子袁种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不仅让袁盎化解了困境,还在朝廷上留下了一段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二、侄子献策:"矛盾公开化"之计
一日,袁盎在宫中值守时,偶遇侄子袁种。袁种作为文帝的侍从护卫,手持符节,专门负责皇帝出行时的护驾任务。这位年轻的侍卫对朝中事务颇为了解,也经常能听到宫中内侍的闲言碎语。
"叔父,您最近在朝堂上的提议,怎么总是被驳回?"袁种问道。袁盎叹了口气,将赵谈在文帝面前说他坏话的事情告诉了侄子。
当时的宫中制度,符节护卫虽然品级不高,但因要确保皇帝安全,往往能近距离接触到朝中重臣和宫中内侍。袁种在执勤时,就曾多次听到赵谈在文帝耳边诋毁袁盎。
"叔父,您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任由赵谈私下里在陛下面前说您的坏话。这样下去,就算您有天大的本事,陛下也会对您产生疑虑。"袁种说道。
袁盎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依侄儿看来,您不妨在朝堂之上,或是在陛下出行时,当众与赵谈对质。将私下的矛盾公开化,让陛下亲眼看到你们之间的冲突。这样一来,日后赵谈再在陛下面前说您的坏话,陛下就会认为那是因为你们有公开的矛盾。"
袁种接着说:"您想想,如果两个人有公开的矛盾,一方在背后说另一方的坏话,这不是很正常吗?陛下自然会认为赵谈是因为与您有矛盾才说您的坏话,而不会相信他说的话。"
袁盎听完侄子的建议,连连点头。但他又问:"若是要在公开场合与赵谈对质,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吧?"
"叔父,您是朝中重臣,自然不能为了私事与一个宦官争吵。依侄儿看,最好是找一个关系到朝廷体统的事情。这样既能显示您忠心为国,又能让赵谈在众目睽睽之下难堪。"
就在这时,一名小吏匆匆跑来通报:"陛下明日要去上林苑游猎,请袁大人准备随行。"
袁种眼前一亮:"叔父,机会来了!赵谈每次随陛下出行,都要与陛下同乘马车。依礼制,这是非常不合规矩的。您何不借此机会......"
袁盎听完侄子的话,已经想好了该如何行动。第二天一早,他便在宫门外等候,准备上演一出惊人的好戏。
三、拦驾巧计
天还蒙蒙亮,长安城的街道上便已经热闹非凡。文帝今日要去上林苑游猎,沿途布满了负责维持秩序的兵士。宫门外,一队队仪仗早已列队等候,马蹄声、车轮声此起彼伏。
袁盎站在宫门外,看着一辆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这时,一辆装饰着龙凤纹样的六乘马车停在了他面前。文帝端坐车内,赵谈正准备登上御车。
"陛下且慢!"袁盎突然大喊一声,快步上前,拦在了马车前。
四周顿时一片哗然。按照朝廷规矩,御驾出行时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更不能阻拦。袁盎此举,可谓是冒着杀头的风险。
袁盎躬身行礼,大声说道:"臣听闻自古以来,能与天子同乘六驾马车的,都是天下间的英雄豪杰。今日陛下出行,竟然让一个受过刀锯之人与您同乘,这岂不是有损皇家威仪?"
这话说得极有分寸。"六驾马车"乃天子专用,能够与天子同乘的,必须是朝中重臣或功勋卓著之人。而"受过刀锯之人",正是指代宦官。袁盎这番话,既是在维护朝廷礼制,又暗讽赵谈身份低微,不配与天子同乘。
御车周围的文臣武将们屏住了呼吸。在场的人都知道,袁盎这番话可谓是字字诛心。按照汉朝礼制,宦官虽然能在宫中任职,但终究是奴仆之身,怎能与天子同乘?
赵谈站在车前,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没想到袁盎会在这种场合,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点出自己的身份。这一刻,他既不能反驳——因为袁盎说的确实是朝廷礼制;也不能认错——因为这会显得自己平日里太过僭越。
正当众人屏息静气之际,文帝突然笑了。这一笑,仿佛化解了现场的尴尬。文帝对赵谈说:"爱卿还是乘坐后面的车辇吧。"
赵谈垂头丧气地退下,眼角竟然沁出了泪水。他终于明白了袁盎的用意:这不仅仅是在当众羞辱他,更是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与袁盎之间的矛盾。从今以后,他在文帝面前说袁盎的坏话,就不会再有任何效果了。
袁盎拦驾这一幕很快在朝中传开。大臣们纷纷称赞袁盎既维护了朝廷礼制,又巧妙化解了私人恩怨。更重要的是,这件事让文帝看清了赵谈的本质,也让其他宦官不敢轻易僭越。这个"拦驾巧计",可谓是一箭三雕。
四、皇帝的态度转变
拦驾事件之后的第三天,文帝在未央宫召开朝会。往日里总站在御座旁边的赵谈,这一次却躲在众臣的最后方。文帝目光扫过群臣,看到袁盎时,竟然露出了微笑。
会后,文帝特意留下袁盎,说道:"前日拦驾一事,朕仔细想来,确实是礼制有所疏忽。卿家能为朕指出这一点,实在难得。"
这番话传出宫去,朝中上下无不震惊。要知道,在此之前,文帝对赵谈可是极为信任。每次朝会,赵谈都能在御座边上耳语进谏。如今文帝这番表态,无异于是在向群臣宣告:他已经看清了赵谈的本质。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谈的处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趋炎附势的小臣们,纷纷与他保持距离。就连那些平日里仰仗他在文帝面前说好话的官员,也不敢再与他过多往来。
更让赵谈没想到的是,文帝开始重新审视他过去的一些建议。比如那些依据天象做出的预测,文帝不再盲目相信,而是会询问朝中其他大臣的意见。
有一次,赵谈又想借观星之事献计,文帝却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天象虽有预兆,但治国之道,还是要靠贤臣良将。"
这句话很快在朝中传开。大臣们都说,文帝这是在暗示:他已经不再迷信宦官的谗言,而是要重用真正的贤臣。
朝中风向的转变,让其他宦官也受到了警醒。他们不敢再轻易在文帝面前搬弄是非,生怕重蹈赵谈的覆辙。
这时候,朝中有人提起一个往事:当年吕后时期,宦官弄权,搞得朝廷上下不得安宁。如今文帝能及时觉察,不让宦官专权,实在是明君之举。
就连一向以严苛著称的御史大夫,也在朝会上称赞说:"陛下能辨忠奸,不为谗言所惑,此乃社稷之福。"
而那些曾经因赵谈进谗言而受到牵连的大臣,这时也纷纷得到了平反。文帝甚至专门下诏,强调要"任人唯贤,不听谗言"。
这一切变化的源头,都要追溯到袁盎那一次看似冒险的拦驾之举。正是这一举动,让文帝认识到:一个帝王若要治理好国家,就不能让小人当道,更不能让宦官干政。
五、后续影响
拦驾事件过后,袁盎在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文帝每每遇到重要决策,都会询问他的意见。在讨论边防、粮储等国家大事时,袁盎的建议常常被采纳。
这一变化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大臣私下议论说:"自从那次拦驾之后,陛下对待宦官的态度明显改变了。现在但凡宦官进谗言,陛下都会仔细考证真伪。"
文帝七年冬,匈奴又在边境蠢蠢欲动。这次赵谈没有依据天象预测,而是老老实实地等待边关的军报。朝中大臣发现,文帝处理边境事务时,不再轻信宦官的建议,而是认真听取边将的军情汇报。
这一年,文帝还下诏重申了朝廷制度,明确规定宦官不得干预朝政。诏书中特别提到:"与天子同乘者,当为社稷之臣,不可使小人专权。"这显然是在影射拦驾事件。
文帝八年春,朝廷对官制进行改革。宦官的权力被进一步限制,他们只能负责宫中的日常事务,不得参与政事。这项改革被后世史家称为"明世之举"。
袁盎的这次拦驾之举,不仅影响了文帝一朝的用人之道,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的汉景帝即位后,就曾说过:"先帝在位时,因袁盎一言,使朝廷免于宦官之祸。此乃千古之鉴。"
到了汉武帝时期,朝中也曾出现类似情况。有个名叫石庆的大臣受到宦官诋毁,他便效仿袁盎的做法,在众目睽睽之下与对方对质。结果不仅化解了危机,还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这个故事甚至影响到了几百年后的唐朝。唐太宗每次论及用人之道时,都会提到这个典故。他说:"宦官干政之害,自古皆然。文帝能听袁盎之言,改正错误,此乃明君之举。"
袁盎的拦驾之举,看似只是一个临时起意的举动,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它不仅解决了个人困境,更为后世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典范。
这一计策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既合乎礼制,又显得光明正大。正如后人所说:"袁盎此举,既除己患,又正朝纲,可谓一举两得。"
从此以后,但凡有人在领导面前搬弄是非,聪明人就会想到袁盎这个故事。他们明白:化解谗言的最好办法,不是私下解释,而是让矛盾公开化,让是非曲直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