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八年,这一年大宋官家仁宗皇帝三十八岁,亲政十三年了,这个时候刚刚经历过“庆历新政”的风波,朝局已经日益平稳,当朝首相是文彦博。参知政事是陈执中和丁度,枢密使是夏竦,大宋也进入他的全盛时期。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庆历八年一开始就不同反响,东京汴梁的皇宫里居然发生了政变。
闰正月十八日晚,皇城,崇政殿。
在所有人没有防范的情形下,崇政殿亲从官(大内武士)颜秀、郭逵、王胜、孙利4个人突然发动暴乱,意图刺杀皇帝,史称“庆历宿卫之变”。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事件绝非随机、偶然的事件,是经过仔细谋划的,不过这一事件的幕后推手,迄今为止,尽管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千年的时间,依旧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
这四个人杀了侍卫军校,抢夺兵器,直入皇帝寝宫内院延福宫,是见人就杀,但偏偏只砍侍卫的臂膀,而负责宿卫皇宫的禁军侍卫居然一哄而散,而拼命阻挡的居然是手无寸铁的宫女和宦官,这实在的莫大的讥讽。
这个时候外面的嘈杂之声很快就惊动了在寝宫的宋仁宗和皇后,宋仁宗抬眼一看,外面有火光以及人处于恐慌状态的喊叫,于是就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值班宦官何承用告诉仁宗夫妇:“宫里有人处罚宫女,引起了骚乱”。于是仁宗就想出去看看怎么回事。
曹皇后(曹彬的孙女)不愧是武将出身,告诉仁宗万万不可出门,而且劝说仁宗:“现在夜色深沉,乱兵不知道你在何处,你现在出去就等于暴露目标,你不出去,乱兵也不知道你在那里”。这时候仁宗已经吓得话都不会说。
曹皇后却很镇定,一方面命寝宫里值班的宫女太监准备好水,预防叛军纵火,另一方面,曹后又用剪刀剪掉了宫女和太监的头发,并表示,宫女和太监帮助自己抵挡叛军,事后可以根据被剪掉的头发来向朝廷申请赏赐,这个时候,有个宫女吓得哇哇大哭,曹皇后上去就两个 大耳光,厉声喝道:“再有喧哗者立斩不赦”,随后让宦官将宫门落锁,又派人去召兵护驾。
而事情也如同曹皇后预判的一样,叛军很快开始在宫里纵火,但寝宫里有准备,都给扑灭了。经过一阵慌乱之后,在得知所谓的叛军就是四个人的时候,在太监和宫女有了组织和配合的围攻下,这四个叛军有三个当场丧生,其余的一个王胜在逃亡的第二天被分尸。这场意外的军事叛乱就此结束。叛乱结束的第一时间,仁宗皇帝的第一宠妃张贵妃率先跑来给官家问安。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这样记载滴:“是夕,崇政殿亲从官颜秀、郭逵、王胜、孙利等四人谋为变,杀军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焚宫帘,斫伤内人臂。其三人为宿卫兵所诛,王胜走匿宫城北楼,经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谋。”
整个刺驾案,就是这样像闹剧一样结束了。宋仁宗不经意间成为宋朝唯一一个在皇宫内部被刺杀的皇帝。这次刺驾,实在是过于草率,实在是过于离奇,历朝历代的刺杀皇帝也没有这么玩的。
四个禁军士兵能够在宫廷里折腾出如此大的声势,甚至还险些危及到宋仁宗的生命安全,这一点无论如何都是不合理的。说没有幕后黑手肯定没人信,毕竟大宋已经立国百年,宫廷的安保、防务已经日趋完善,而四个禁军士兵杀人纵火的过程里,宫廷的其他安保力量居然形同虚设,这无疑是很不可思议的,有着太多的蹊跷的地方。
四人竟然杀到了皇帝寝宫门前,大内卫呢?为什么来得这么慢?那个逃出去的王胜,唯一的活口,居然被追兵直接给砍死了,怎么看怎么像杀人灭口。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曹皇后有奖有罚,杀伐果断,且算无遗策,俨然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统帅,将门虎女啊。
查是肯定要查的,可怎么查还是还是个问题。这样的惊天大案,必然得有两府宰相公开审理。
可在事发第三天,也就是正月二十日,枢密使夏竦上书仁宗皇帝:“不可滋蔓,使反侧者不安!”意思就是,暗中查访就行,不要兴大狱,引得有人借机生事,搞的朝堂不安,应该说夏竦这话说的有些道理,这种皇家秘事确实应该暗中调查,不能大张旗鼓的调查。
史书记载,枢密使夏竦反反复复就这么一句话,至于说,此事由谁调查,怎么调查却只字未提。夏竦提出的建议自然也有人反对,参知政事丁度对此就强烈不满,在他看来,大宋开国以来居然发生刺杀皇帝事情,实在是骇人听闻,如果不彻底查清,这还了得。参知政事丁度在朝堂之上当场驳斥:“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丁度的意思就是公开审理,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不把主谋揪出来,谁能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刺杀?于是二人在朝堂之上就发生廷辩,吵了老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宋仁宗采取折中的意见,案子必须查,但只能在宫中小范围内查。负责审理此案的是侍御史宋禧。宋禧对此是一百个不愿意,这事是我能查的吗,唯一的活口已死,我找谁去,宋禧暗中埋怨:“好事想不起我,这样的事想起我来了”。
宋禧只能做个样子,询问了值班卫士、太监、宫女,目击者,算是将刺杀过程问了一遍。然后追究一些人的失职责任,起草结案报告。宋仁宗看完报告之后就存档了,调查就此结束。
宋禧实际上确定了事故责任人由皇城司和入内都知司共同负责,皇城司是大宋的特务机构,入内都知司是负责皇宫守卫工作。说白了就是由负责皇宫守卫的侍卫杨景宗和太监杨怀敏负全责。
依大宋律法这二人不说户灭九族,也得砍掉脑袋。可结果呢,因为杨景宗是仁宗养母杨太妃的堂兄弟,宋仁宗不忍处罚,于是降杨景宗为徐州观察使、知济州。而杨怀敏更不是一一般人,他是刘太后的心腹太监出身,早年负责照料幼年仁宗的生活起居,算是陪着仁宗一起长大的,仁宗亲政之后,执掌大宋特务机构皇城司,并且他还负责服侍最宠爱的张美人。案发当晚,杨怀敏就在张美人的宫里值班。
兵乱发生的当晚,杨怀敏是第一个发现刺杀案的人,并且第一时间报警,然后带着张贵妃来救驾。最后处理结果是:“降为文思使、贺州刺史,第二天,杨怀敏仍然入内副都知”。
一场惊天大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谁也没有处理,谁也不知道仁宗皇帝这是啥意思,对此《续资治通鉴长编》给出的解释是,是夏竦力保的杨怀敏。可问题在于,大宋没有外臣勾结内监的事情,夏竦当朝宰相,枢密使,为何要保一个失职的太监,显然,夏竦背后有人,这人是谁,按推测应该是张贵妃,因为事发后枢密使夏竦上书仁宗,提议将张贵妃的地位和曹后等同,但是这个主张遭到了翰林学士张方平的反对,理由是这样的情况史无前例,不能开这个口子。
这个处理结果一出来,御史台就不干了,御史中丞台周询带着手下张昪、何郯等人上奏,表示反对。意思就是责任人处罚太轻,可宋仁宗执意力保杨怀敏。御史何郯不断向宋仁宗说要罢免了杨怀敏。最后宋仁宗无奈,将杨怀敏被贬到滑州,其余人都和杨景宗一样,外迁降职了事。
而本次刺杀案件最大的功臣是曹皇后。可宋仁宗不这么看,他认为最大的功臣是张美人。朝臣对此表示不解,可仁宗对此的解释是,她能主动来救我,就是最大的功劳。史载:“上语辅臣以宫廷之变,美人张氏有扈跸功。”。
宋仁宗这么说的意思是想废曹皇后,立张贵妃为皇后。仁宗甚至认为是曹皇后策划了兵变,但仁宗的想法两府宰相绝对不能答应的,翰林学士张方平,这位未来的大宋宰相上书仁宗皇帝,反对仁宗废后。恰在此时,起居舍人、直史馆、同知谏院王贽上了一道奏章。意思就是,这次刺杀肯定有人指使,幕后真凶就是曹皇后。
原因就是曹皇后在刺杀案中表现太完美、一介女流怎么有这么完美的表现呢?因此曹皇后完全有可能就是这件事情的幕后主使,一切都是她在自导自演!真的是想睡觉就来枕头,宋仁宗当即赐金巨万犒赏王贽。宋仁宗这么干就是树立标杆,也是仁宗图穷匕见的体现,仁宗真的是要废后。面对王贽的恶毒指控,曹皇后干脆不予理睬,没有辩解,也没有回应。
这时,何郯又出马了,他马上奏力证曹皇后清白。于是,大宋两个监察机构,谏院和御史台开始掐了起来。事情很快就波及到了两府宰执。四月三日,力主一查到底的参知政事丁度,因为跟夏竦不和,被罢相。五月二十四日,夏竦被御史何郯弹劾下台被贬出京。
夏竦被贬的原因据分析来看,刺杀案中他很可能是少数几个知道内幕,并积极为宋仁宗打掩护的人。但闹到这会儿,宋仁宗算是明白了,皇后根基太深,张贵妃转正太难。于是只能作罢。
现在我们再来仔细,分析一下,到底谁是这个刺驾案的主谋呢,只能说是一个无头案。总之,1048年的这场兵变,或许将成为永久的历史之谜。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