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辈子没什么大的愿望,能让全国人民都吃上瓜,吃上好瓜,那就是我最想做的!”
因为一句“要让中国人有自己的瓜吃”她扎根大西北几十年,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地和人民,这人是谁,她的人生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每年夏天,要说水果摊上销量最高的水果,那一定是西瓜。炎炎夏日,买回一个圆滚滚的西瓜放进冰箱,午睡醒来,搂着半个还在冒着丝丝凉气的瓜,吃上一口直接从嘴里甜到胃里,简直不要太舒爽。
中国可以说是最能吃瓜的国家,数据显示,中国人一年要吃掉超过七千万吨西瓜,也就是一百六十亿个西瓜,直接切开吃太简单,那就玩点新花样,各种西瓜美食层出不穷。

西瓜沙拉,西瓜冰沙,西瓜酱,西瓜酒,甚至西瓜子都被拿来放进中国人的大炒锅里,变成了一种零食。
诸多关于西瓜的吃法,也体现出我国在吃瓜这方面,已经彻底实现了“吃瓜自由”,而其他国家在听到这些消息之后,羡慕的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在韩国,一斤西瓜的标价换算成人民币,高达几百甚至上千元,只有高级财阀们才有条件吃到;日本的西瓜都是切成片来卖,却依旧有很多人都买不起。我们用来喂鸡喂鸭,当做厨余垃圾丢掉的瓜皮,却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日韩超市的货架上。

许多来中国旅游的日韩游客们,吃饭时在遇到免费赠送的果盘时,都会不确定的问一句“这真的是可以免费吃的吗?”语气里充满了惊讶和心酸。

然而如果时间倒退到几十年前,我们国家也和他们一样,很难实现吃瓜自由,而这一切,都要感谢一位默默付出的女教授,她就是吴明珠女士。
二、从小姑娘到农村妇女吴明珠,1930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她的到来让家里多了一些温暖和欢笑,虽然是女孩子,但是吴家父母却将这个孩子看做是上天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父亲更是为小女儿取名为“明珠”,取“掌上明珠”之意。

由于父母亲都是极其开明的文化人,小明珠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是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尤其喜爱音乐和古诗,有时候甚至还能“出口成章”,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之后,成绩在班里也一直都是拔尖的。

时间匆匆流逝,小女孩也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中学毕业以后,因为从小就有着浓厚的艺术细胞,大家都以为她会考入艺术院校,结果吴明珠却考上了西南大学的农学院,那一年她十九岁,和她一起入学的还有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动荡的年代,总会涌现许多的爱国人士,吴明珠也是其中一个。在亲眼目睹了国家如今积贫积弱的现状之后,她知道自己身为女孩子,既然不能上战场打仗,那就做好后方工作。
于是,在父母问她,别的小姑娘都喜欢风花雪月的,为什么她偏偏要选择这样一个专业时,她坚定的回答“我不想让中国的老百姓们挨饿,不想再看他们过苦日子,我要学习农业知识,让更多的人有饭吃,有菜种!”

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她踏进了农学院的大门,然而在选择专业时,在经过考察过发现,中国如今的农业技术还是太落后了,学习了这些知识而没有条件去实现,到那时又该怎么办呢,于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最终选择了园艺果蔬专业。

进入大学以后,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同学们每天都像老农民一样,在学校的试验田里挥洒着汗水。从来没下过地的吴明珠,在面对试验田的任务时,为了不拖班级的后腿,先是剪掉了自己心爱的长发,之后更是用她一米五五瘦弱的个头,扛起了那些沉重的农具。

不会用锄头,那就一点点的学,时间久了,手心里磨的水泡被针扎了一次又一次,原本白嫩的皮肤被烈日晒的开始泛红,接着是变黑,在一天天的学习和实践中,刨地,挖大粪,挑水,施肥,播种……

她渐渐地从一个娇小的南方姑娘,变成了挽着裤腿,双脚踩在泥地里的农民,班里的很多男生在面对她时都甘拜下风,他们都没想到,这么个小姑娘,居然能爆发出这样大的能量。放假回家,父母看着眼前这个宛如农村妇女的女儿,也感慨她身上巨大的变化。

大学毕业在即,吴明珠因为成绩优异,被分配到中央农村工作部,同学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表示羡慕,那可是中央啊,是多少人想去都没机会的香饽饽,铁饭碗!
可是这样的分配结果,却不是她想要的。当初她的梦想就是为了让大家都吃饱饭,学了这么多的农艺知识和本领,应该到农村去,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开荒,去改变土地,而不是到什么工作部去,做一个办公室的小科员,那这农业学的还有什么意义?

在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吴明珠待不住了,她还是要去基层,要去新疆!那里的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合种植瓜果,土地面积也大,自己又正好是果蔬专业,那儿才是她该去的地方。
她找到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参加工作以来,吴明珠一直都勤恳能干,又是高材生,领导虽然不愿意让她离开,但是也拗不过,1955年,吴明珠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来到新疆戈壁滩上。

新疆这地方,夏季最高温度甚至突破了五十度,昼夜温差又大,白天像火炉晚上像冰窖。刚到这里的吴明珠,是各种的不适应,气候不行,饮食也吃不惯,还听不懂当地的维吾尔族语言,各种情况加在一起,真是难上加难。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能为人民服务”想到自己曾经在日记本上写下的那句话,再看看这荒芜的戈壁滩,她发誓,一定要克服困难,研究出最好的种子,她顶着风沙和烈日,跑遍了戈壁滩,黄沙漫天中,吴明珠就像一棵胡杨树,在沙漠里坚韧的扎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五六年的努力,跑遍了三百多支生产队之后,她彻底融入了这片土地,学会了吃邦邦硬的馕,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并和同事们一起收集了新疆所有的瓜果品种,建立了瓜果档案。

为了培育出更优质的瓜果种子,吴明珠付出了全部的精力,“每年等到瓜成熟的时候,就是我最穷的时候”为了买好瓜苗,她花光了自己的工资,就连丈夫的也没剩下。
丈夫杨其佑和她是大学同学,为了爱情也为了祖国,杨其佑跟随爱人来到戈壁滩,并在这里结婚生子。

刚到这里的时候,当地的瓜农其实都看不上吴明珠,对于她提出的新型栽培技术,他们也不屑一顾,毕竟自己种了一辈子的瓜,还能不如一个小丫头吗?
为了打消农民对她的轻视,也为了让戈壁滩能结出更甜更好的果子,吴明珠搞了一片试验田,从播种到发芽结果,她用自己研究的新型技术去照顾瓜苗,全部都亲力亲为。

甜瓜成熟的那一刻,当地村民们全部都来围观,当吴明珠切开其中一个瓜,将它分给大家时,村民们也震惊了“真甜,咱们种了这么多年的瓜,也没吃过这么甜的啊!”“是啊,而且这些瓜的个头都很大,比我地里种的那些好看多了!”

这之后,吴明珠继续努力,研究并培育出更多的品种,成功俘获了当地人的心,他们给她起了个当地名字,叫“阿依木汗”意思是“月亮姑娘”她在他们心中,就是最皎洁,最神圣,也是最柔和的存在。

来新疆的这些年,吴明珠将青春献给了戈壁滩,将自己的人生扎根在了那片瓜田里。新疆的风沙很大,为了培育更好的种子,她带着自己的研发团队从海南到新疆,来回十几年,只为了瓜苗能够顺利长成。

为了让全国人民吃上甜瓜,好瓜,吴明珠放弃了很多,她的青春,她的家人,结婚后她生下两个女儿,却因为从小不在她身边长大,甚至不认这个亲妈,丈夫胃癌去世,碰巧她研究的新品种成熟,她都没有陪在他身边,送他最后一程。

几十年的时候过去了,吴明珠也从当年那个小姑娘变成了老太婆,她的青春没有白费,瓜王8424,火洲一号,金凤凰,绿宝石等,她研究出了一个又一个知名品种,我国目前的西瓜品种中,有百分之八十都出自吴院士之手,她也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西瓜女王”、“瓜奶奶”。

八十七岁那年,吴奶奶因为身体和年龄原因,不得不选择退休,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她,本该好好的颐养天年,结果却在晚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忘记了很多事情。
然而哪怕她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却还是记得瓜苗生长的日期,还会经常念叨“瓜该授粉了,我的瓜苗怎么还没长出来……”

2024年7月25日,已经94岁高龄的吴奶奶再一次回到新疆,尝到了她自己种的瓜,不少网友在得知她的事迹之后,都表示感谢和致敬“感谢吴奶奶让我们吃到这么甜的瓜”“能实现吃瓜自由,全靠吴奶奶,希望您健康长寿”网友们的留言真挚而温暖,饱含了对吴明珠院士的尊敬和这些年辛苦的肯定。

总结
“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结几个瓜,把甘甜献给人民”即使她已经忘记了一切,但依旧没有忘记她的信仰和心中的人民,真心的希望“瓜奶奶”能够健康长寿,也希望大家都能够看到她的故事,如今西瓜的甜,都是因为有她替我们尝过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