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军的名字,在许多人的记忆里曾经是金光闪闪的存在,一个央视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那温润如玉又不失幽默的主持风格,是多少人年夜饭时不可或缺的一道文化大餐。可谁能想到,这样一位德艺双馨的大哥级人物,会在2018年的某一天被推到了舆论漩涡的中心?弦子,一位自称受到他性骚扰的年轻女性,用一篇长文将这场灾难性的指控砸向了他的头顶。而这一切,也拉开了一段旷日持久、真真假假的司法与舆论混战。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据弦子的描述,那天她在央视化妆间遭遇了朱军的不当行为——你听着都觉得离谱吧,但别急,故事刚开始呢。当时没有报警,没有任何录像证据,仅凭几年后的回忆,她就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当然,我们也不能随便下结论说她就是撒谎,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发声嘛。但问题来了,这种“迟来的正义”靠得住吗?真的有这么巧合,四年前没讲清楚的话,如今就能让人信服?
我跟你讲,当时舆论可是炸开锅了。一方是支持弱者声音的大众,他们挥舞着正义的大旗,将矛头直指朱军;另一方则相对沉默,只敢小心翼翼地问一句:“有没有确凿证据?”但这样的声音太稀薄,很快被淹没在人潮中。于是乎,不管事实如何,“性骚扰”的帽子像钉子一样牢牢扣在了朱军头上,人们似乎忘记了无罪推定这个法律基本原则。有网友调侃道:只要有人哭诉,就算你是铁做的,也会瞬间变成纸糊。这话虽然刻薄,却反映出某些现实。
好,那接下来我们看看案件审理过程中那些扑朔迷离的问题。按照弦子的陈述,她还有一个关键目击者阎维文,可结果呢?阎老师直接表示压根儿不在现场,说白了,就是“不背这口锅”。再加上所谓时间线上的各种错漏,比如到底是哪天发生的事啊,到底怎么结束的吗……这些细节全都模棱两可。另外,更耐人寻味的是警方调查后发现,没有任何DNA证据能够证明双方接触过,而当时相关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其他目击者,对此事件也是毫无印象——什么情况?如果按常识来推断,这么大的事儿应该不会一点痕迹也留不下吧。
当然,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受害者回忆模糊很正常”,或者“强势的一方总善于隐藏自己的恶行”,这些观点看起来挺有道理,但放到实际案例中却经不起琢磨。如果单凭一种情绪上的认同感就可以判定一个人的罪名,那么法律程序岂不是形同虚设?而且,我告诉你,即使法院后来以“因证据不足”为由宣判朱军胜诉,他丢掉事业、名誉扫地、家庭备受煎熬,这些损失早已无法挽回。不禁想问一句:这种迟来的公正,又有什么意义呢?
更何况,整个事件背后还隐约浮现出了更复杂的问题。据坊间传闻,此案并非仅仅源于个体争端,而可能涉及一些精心策划。从始至终陪伴弦子的好友麦烧,就是其中一位重要角色。这位文字功底深厚、“知己”力爆棚的人,通过社交媒体迅速引导公众注意力,并成功塑造了一种David vs. Goliath式的小人物抗争巨擘叙事模式,看起来既励志又悲壮。不得不承认,在互联网时代,一条微博、一篇公众号文章,其杀伤力远超你的想象啊!它能悄无声息地摧毁一个人的人生轨迹,让所有质疑噤若寒蝉,同时将流量收益收入囊中——啧啧,这是新时代媒介操作学的新高度吧!
再往深里挖,你会发现双方命运简直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疲惫应诉、不堪网暴压力而几近崩溃状态中的朱家,从弟弟到妻儿,无辜牵连其中,每天生活得提心吊胆;另一边,则是通过曝光获得关注度逐渐提升社会影响力甚至经济资源的弦子,你说公平吗?虽然表面看似平静,但暗涌之下,两个人生已经彻底走向截然不同方向。而站出来追求真相固然勇敢,可如果过程本身带有瑕疵,那是不是该承担更多责任?
最后值得深思的是整件事所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在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习惯用最快速度去评判别人,却忽略了解真相需要时间这个冷冰冰但必要条件。而对于媒体来说,它们是否意识到新闻报道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活,更关乎职业操守和公共利益之间微妙平衡点呢?现代传播手段越发达,人类判断能力越容易被裹挟……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世上一半痛苦来自于语言误解。”倘若彼此能够少一点戾气,多给事实空间存续,是不是很多纷争原本可以避免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