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流失的九位顶级人才:一人奔楚,一人入齐,一人赴燕,六人入秦

流云天下 2020-12-18 10:37:34

魏国是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魏文侯礼贤下士招揽了大批人才,不过很可惜的是魏武侯时期魏国人才选拔策略发生了重大改变,贵族出身的人才在魏国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使得平民出身的人才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同时也留不住别国的人才为魏国效力,就这样魏国几乎成为了各国尤其是秦国的人才培养基地,今天就来盘点一下魏国流失的九位顶级人才:一人奔楚,一人入齐,一人赴燕,六人入秦。

吴起奔楚

魏文侯时期主要以平民为主的鬼谷学派在魏国占据了上风,其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乐羊、西门豹等人,魏文侯后期由孔子弟子子夏创立的以吸引贵族为主的西河学派兴起,魏武侯时期魏国朝堂逐渐被贵族占据,吴起成为魏国这种人才选拔机制的第一个牺牲品,吴起出走是魏国人才流失的开始,吴起弃魏奔楚对魏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如果吴起能多留在魏国几年,说不定秦国都被打趴下了。

孙膑赴齐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庞涓先出仕魏国,孙膑入魏本来就是想效力于魏国的,虽然他受到庞涓的迫害,但是魏惠王原本有机会能留下孙膑,最终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去了齐国,孙膑这一走不要紧,直接把魏国从霸主宝座上赶了下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围魏救赵,庞涓自杀,十余万精锐的魏武卒也损失殆尽,在齐国和秦国的打击之下,魏国从此一蹶不振。

乐毅赴燕

沙丘宫之变后,乐毅离开了赵国,第一站去了魏国,当时在位的是魏昭王,此时正逢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乐毅在一次出使燕国时被燕昭王诚心所感动最终留在了燕国,至少说明魏国没有足够吸引他的地方留不住他。

六人入秦:商鞅、张仪、公孙衍、魏章、范雎、尉缭

商鞅是卫国人,原本是魏国相国公叔痤府中的中庶子,公叔痤临终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奈何魏惠王看不上他导致商鞅入秦,才有了商鞅变法,秦国因此而崛起。

公孙衍是土生土长的魏人魏国也留不住他,结果去了秦国反而成了魏国劲敌,雕阴之战大败魏军斩首8万,老将龙贾被俘,河西易手。

魏章也是魏国人,入秦后被重用成为秦惠文王时期的庶长,丹阳之战魏章和樗里疾联手大败楚军俘虏七十余名将领并斩首8万,夺取楚国汉中之地六百里,设立汉中郡。

张仪是魏国贵族后裔,但魏国仍然留不住他,他入秦后先为客卿后为相国,以连横破合纵,大大缓解了秦国面临的困境。

范雎原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诬陷通齐卖魏差点死于魏国相国魏齐之手,逃往秦国后受到秦昭襄王重用,先后出任客卿和相国,他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蓝图。

尉缭是秦王嬴政时期的国尉,也是魏国人,著有兵书《尉缭子》,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为秦国统一立下不小功劳。

有点讽刺的是,魏国的衰败和它流失的这些人才有莫大的关系,比如商鞅、孙膑、公孙衍、张仪等等,有些甚至本身就是魏国人,不说多如果能留住其中一半人,魏国不说继续称霸,至少也不会被秦国打得没一点脾气。

44 阅读:72282
评论列表
  • 2020-12-19 06:19

    秦穆公是个明白人两千年前就不做地域狗了。不管山东人山西人河南人河北人湖北人。只要能去陕西全是他的人。。。。。

    诚实的网友A 回复: 许度
    特地进来给你点赞
    许度 回复:
    古代有刻舟求剑,如今有标地认祖 地是那块地,人不一定是那些人的后代 当年哪来的河南人,山东人,山西人
  • 2020-12-18 23:27

    魏国源源不断的为秦国提供人才,其他六国政权都被贵族把持,只有秦国唯才是举,不论出身,不分国籍,只论能力,所以很多牛人都往秦国跑

    星夜 回复:
    秦奋六世之余烈魏用五代败家是吹的[笑着哭][笑着哭]
    老虎 回复:
    现在老美更像五国伐齐之前的齐国
  • 2020-12-19 01:11

    魏国是秦国的人才市场

  • 2020-12-20 04:33

    瞎说,第一个称霸的是齐国,管仲辅佐的齐桓公,最后才是魏文侯

    爱瀛锅锅真是太好了 回复:
    历史学的好,那是春秋五霸,齐桓公第一个称霸,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以后第一个霸主就是魏国,通过李悝变法和吴起的强兵,魏武卒横扫天下,5万魏武卒能虐50万秦军[得瑟]
    借把雨伞 回复:
    正史五霸好歹还举着一面“尊王攘夷”的大旗,给天子一些颜面,郑庄公“周郑互质”、“祝聃射王”,就有些砍猪脑壳,太实在了,
  • 2020-12-19 00:42

    抵不过一个赵高[呲牙笑]

  • 2020-12-19 00:07

    秦始皇说[笑着哭]这些人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 2020-12-19 21:15

    商鞅改变了一切是源头

  • 2020-12-19 23:13

    读史使人明智,现代不就都流行出国留学留在外国吗?该醒醒了。

    至尊小宝 回复:
    [得瑟]如果大秦跟你这样想,跟着屁股学,早完了[呲牙笑]别国搞得百家争鸣,有人才是别国的文化![点赞]说的好有道理,但最后和大胃王一般无二[得瑟]
    至尊小宝 回复:
    [得瑟]秦穆公,得时候有人才么?[得瑟]外面诸子百家![得瑟]只能待遇好才留住人才了![得瑟]人才多了才把别国的文化引进过来的[得瑟]这和现在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战国,变成了地球!而我们所在的是魏国而已
  • 2020-12-19 02:33

    还流失了信陵君不得重用

    杜若璟瑜 回复:
    窃符救赵都干了[得瑟]不得重用不应该么[得瑟]
    博尔济吉特 回复:
    偷虎符可是重罪,魏王没要他狗命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 2020-12-19 23:50

    秦国有这么六代人的努力,只要不是个猪都能统一六国,可惜秦王异人没生个猪,赢政生了一只猪

    冷暖自知 回复:
    秦始皇太仁慈,没有杀6国贵族王室,统一步子迈的太快,还兴兵攻打南方。北方匈奴环伺,一句话,穷兵黩武再合适不过
    星夜 回复: 冷暖自知
    还有不懂得经济秦始皇死的那一年咸阳货币膨胀10倍
  • 2020-12-20 00:36

    这些人加起来都没一个赵高厉害,就算你们打下的基础再好,可是眨眼几年就没了

    曾几何时过 回复:
    建堤耗千苦 溃堤于蚁穴
  • 2020-12-19 22:41

    大魏王[呲牙笑]

  • 2020-12-20 07:37

    一个吴起领着几万魏武卒,拎着秦国揍了十几年,去了楚国变法,没多少时间楚国也称霸了。按这样说吴起才是春秋战国第一人。变法,创新军,攻城掠地都是当时第一人。

    路飞打败凯多也不改名 回复:
    直说吧,商鞅是春秋战国时期无人能比的,且不说他把一个百年的弱国改革换新成这么强的秦国,就就冲他入秦这件事就足矣说明他的魄力,哪个 有才之人愿意往一个最没前途的国家跑。还有,没有商鞅的军工制个军队体系改革,秦国拿屁跟六国打,一个比韩国还弱的秦国!
    笑看人生 回复:
    吴起出将入相,改革,练兵打仗样样都行,商鞅并没有证明自己带兵的能力,至于坑了自己的好友公子卬,这根本说不上商鞅的带兵能力有多牛
  • 2020-12-19 04:36

    吴起不是西河学派的吗

    破天 回复:
    吳起也是貴族出身,只是后來家道中落
  • 2020-12-20 07:39

    吴起创立的魏武卒,一度使秦不敢出兵

  • 2020-12-18 23:42

    韩赵魏,韩氏擅长政治斗争,比如联合魏氏坑死智氏,赵氏也落的半身不遂,长平之战引起了秦、赵的死斗,顺便坑了魏氏,赵氏长于军略,而魏氏除了城府深沉,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优点

    蓝柯 回复:
    三晋之地三家分晋[笑着哭]
    用户13xxx32 回复:
    魏萌萌与兄弟争位时,韩赵搞了魏国,所以魏萌萌上位时就打了韩赵。前期打没关系,中后期再打就有点到处树敌了
  • 2020-12-19 21:16

    过50年回想,我中华流失的何止9人。万幸我中华教育不行,出去的未必精华#

  • 2020-12-21 01:30

    魏国本来挺强,结果推行儒家第子的政策导致人才外流,国家弱化,,,,[笑着哭]

  • 2020-12-25 23:36

    没想到魏国🈶️这么多风云人物。如果都能得到重用。统一华夏这历史意义可能就轮不到秦国了

  • 2020-12-19 01:40

    还有一个壌候魏冉

    热带风暴 回复:
    魏冉半个楚国人,他妈生下芈八子后改嫁魏国的魏氏人家,生下魏冉,结果最后还是混的挺凄惨,在秦国终于混出一番天地,提拔白起,一起干翻了东方六国。
    提莫必须死 回复:
    穰侯魏冉
  • 2020-12-19 23:40

    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 2020-12-20 22:03

    人才太多不能量才使用,反而会出现内讧!

  • 2020-12-21 02:40

    应该是卫国才是,好多大牛是出生于卫国

    疯狂的美刀 回复:
    知识改变命运,看样子中国的家长是对的,那些呼吁快乐学习的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大笑]
  • 2020-12-21 21:51

    魏国君主眼光不行待人不行,秦国连出几代能人所以能笑到最后。秦国的灭亡李斯有不可推卸之责。

    笑看人生 回复:
    所以李斯被腰斩完全是活该
  • 2021-01-02 00:06

    商鞅变法学吴起 吴起变法学李里 商鞅变法成功在于秦惠文王 变法的核心是夺取贵族的利益 魏斯一死就没啦 楚王一死也没啦

  • 证明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有一种统一的语言沟通了……!看来周王朝的实力也不是盖的,普天之下 莫非“周”王土 [呲牙笑][呲牙笑]

  • 2020-12-20 22:30

    范睢不也是魏人吗?

  • LI 3
    2020-12-28 05:41

    大秦帝国中卫鞅原本是想在魏国大展拳脚的

  • 2020-12-28 05:19

    格局决定方向

  • 2020-12-29 05:29

    魏国是秦国的蓝翔技校,专门培养人才。

  • 2020-12-20 04:27

    商鞅是真的牛

  • 2020-12-20 01:28

    这些人,都是卖主求荣 ,还是背信弃义,或者是,弃暗……

    安澜 回复:
    周天子那时候还没死,秦魏楚等七国,正常来讲不应该就七国,跟三国一样。一郡之主,直到秦惠王协周天子,当上天子才改变格局。可以叫郡王,周天子还在天下还是周的。
    vivo 回复:
    那时候没有你这概念,因为不管哪个国家,名义上还是属于周
  • 2020-12-20 21:11

    商鞅是卫国人

  • 2020-12-21 04:57

    有几个都是先去投魏,奈何魏王看不上,硬生生得推给秦国,大型人才输出基地

  • 2020-12-25 01:56

    小编真的不学无术啊,,子夏的主张是学而优则仕,他在贵族和平民中间兴起了另一个阶层,叫士,这个阶层范围很广,可以是贵族,,也可以是平民,但是他却不是吸引贵族

  • 2020-12-27 08:08

    其实商鞅彻底的变法才是崛起的基石,其他人锦上添花

  • 2020-12-31 22:08

    孙膑齐国人

  • 2021-01-05 01:45

    顶级人才都下注秦国的。

  • 2020-12-21 02:47

    嬴政时代就不要说了,那时就是姜子牙在世,魏国又有何用

  • 2020-12-21 00:01

    吴起,商鞅都是卫国人哦[得瑟][得瑟][得瑟]

    千之千不还 回复:
    卫国为魏国所灭,战国时候的卫国已经是魏国的下属国了[呲牙笑]
    亮有遗计 回复: 千之千不还
    好像卫国到秦国统一天下还在,只是级别从诸侯降低到君了。这君那君的一抓一大把。。。
  • 2020-12-20 23:24

    以前的魏国就和现在的雷霆一样,给别人培养人才,出去之后都是留名青史[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0-12-23 07:15

    如果这些人都在魏国,也不一定都有这么大的成就

  • 2020-12-24 05:29

    难道不是秦国的君主都是贤主吗?

  • 2020-12-25 21:27

    像不像现在美国[呲牙笑]

  • 2020-12-26 02:47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孙武本是齐国人 所以孙膑祖籍也是齐国吧

  • 2021-01-03 00:08

    我花开后百花杀[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2020-12-20 07:19

    吴起是卫国人,扯什么魏?

    张三 回复: 1290
    吴起还在鲁国出仕的呢
    1290 回复:
    吴起当时是给魏国服务的,后来继任魏国君主不待见他,所以跑了。他的确是从魏国出走的人才
  • 2020-12-23 03:10

    再厉害也抵不过五头牛[笑着哭]

  • 2020-12-28 23:50

    魏国国君都是活雷锋

  • 2020-12-28 22:13

    有点象现在的清北[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