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和张译,一位是硬派动作演员转型导演的典范,一位是以扎实演技和敬业态度赢得观众喜爱的演员。
两人因电影结缘,逐渐成为相互欣赏的好伙伴。
这段友谊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有趣的故事呢?
他们如何从各自的奋斗历程中走到了一起?
吴京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武术世家,家里的熏陶和他的天赋,使他从小便展现出非凡的武术才能。
6岁那年,他开始在什刹海体校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
训练的日子单调而辛苦,但吴京始终坚持,他的刻苦和韧劲让他在8岁时便摘得全国武术比赛的拳枪刀三项冠军。
这一荣誉不仅令他成为武术界的明日之星,也为他赢得了“第二个李连杰”的称号。
然而,武术并非吴京的最终归宿。
1995年,他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首次参演电影《功夫小子闯情关》。
尽管起初的演艺之路并不平坦,吴京出演的角色大多集中在古装武侠题材,戏路相对狭窄,但他凭借扎实的武术功底和生动的表演,逐渐在观众中积累了口碑。
2003年,他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前往香港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里,他参演了《杀破狼》和《男儿本色》等影片。
特别是在《杀破狼》中,他与甄子丹那场惊心动魄的巷战至今被影迷津津乐道。
但吴京并未满足于现状,他始终想通过影像讲述自己心中的故事。
2013年,他决定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到电影《战狼》的拍摄中。
这是一场冒险,但吴京的执着和努力换来了丰厚的回报。
2015年,《战狼》以5.4亿元票房成绩席卷全国,紧凑的剧情和爱国情怀打动了无数观众。
2017年,《战狼2》再度席卷票房,以56.81亿元的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吴京也因此从演员成功转型为导演,成为中国电影界的重要人物。
张译的演艺之路则与吴京截然不同。
他的外貌条件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圈并不占优,甚至成为他早期发展的阻力。
曾怀抱播音梦想的他两次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却均以失败告终。
无奈之下,他在家人建议下进入哈尔滨话剧学院学习表演。
这一选择让他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但他的崭露头角却直到2006年才真正到来。
在军旅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他饰演的史今班长用细腻真挚的表演感动了观众。
此后,张译的戏路不断拓宽,《亲爱的》《追凶者也》《红海行动》《鸡毛飞上天》等作品让他成为业界公认的实力派演员。
两人的缘分起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拍摄。
片场中,吴京对细节的近乎苛刻追求让张译深受触动,而张译表演中的真诚与敬业精神也令吴京赞叹。
两人不仅对彼此的专业能力心生敬佩,也逐渐在一次次交流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在一次活动典礼上,吴京与张译同台时开玩笑问道:“我要是拍新电影,请你当主演,你要多少片酬?”
张译听罢大笑着回应:“你要是没钱,就算给我一百块,我也出演。”
这句玩笑话背后,是他们彼此欣赏和信任的真实写照。
这段友谊超越了金钱与利益,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对于表演的共同热爱以及对彼此为艺术全情投入的认同。
正是这种纯粹的合作关系,让他们不仅成为银幕上的黄金搭档,也成为彼此职业生涯中重要的支持者。
真正的友谊不需要过多修饰,而是源自于彼此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能够惺惺相惜,共同奋斗。
极度不喜欢张译,猥琐
[爱心][爱心][爱心]我还是喜欢看吴京演的电视剧电影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