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黄玲宋莹觉得张阿妹自私偏心,易地而处,她们就能不计亲疏得失地当“好后妈”吗?

北方丽人读书观史 2024-11-06 15:24:52

看《小巷人家》,扑面而来的是那个时代的气息:

分房子、恢复高考、知青返城、个体户出现、国营大厂遇困……一幕幕时代的画卷熟悉亲切,一个个烟火人家的喜怒哀乐无不鲜活生动。

可是看着看着,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在那个时代里,好女人那么好,坏女人那么坏?

剧中的两个女主角,同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宋莹和黄玲,虽然性格不同、气质有别,但却都心地善良、热情助人,让人由衷地喜欢。

但她们身边的两个配角,黄玲婆婆的偏心简直无可理喻,张阿妹的自私算计让人无言心冷。

黄玲婆婆偏心小儿子,对大儿子庄超英一家百般压榨、故意欺负大儿媳黄玲的事迹简直太多了:

从结婚开始,她就跟儿子要工资、要补助,不给就不高兴;

自己过生日,大儿媳黄玲辛苦做了一桌子的饭,可到了吃饭时,却借口坐不下,让黄玲和女儿去昏暗的厨房吃饭;

她平常和小儿子住在一起,摔断了腿就想要住到大儿子家,让黄玲伺候;

在贵州的外孙子回来过暑假,她不愿意收留,就送到黄玲家;后来又想让外孙子和小儿子的两个儿子也住过来,方便当教师的大儿子辅导功课;

黄玲的儿子考上同济大学,在全家欢喜的升学宴上,她竟然不想给黄玲点馄饨……

这样的婆婆,简直太过分了!终于黄玲不再隐忍,与之正面较量,才彻底出了一口气。

无独有偶,自私偏心的还有张阿妹。

张阿妹在街道的小工厂上班,她带着女儿小敏嫁给棉纺厂的老吴,才得以与黄玲和宋莹住在同一个巷子里,隔着院子声息相闻。

再婚家庭缺乏血缘的联结,更是矛盾重重,算计多多。

老吴的女儿姗姗成绩好,但张阿妹却不肯让她考高中上大学,只让她读了师范,为的是少花钱、早工作;

自己的女儿小敏成绩不好,便让她读纺织技校,因为棉纺厂有政策,老吴这样的职工可以安排一个子女进厂工作,她给自己的女儿算计好了未来。

不仅如此,她还处心积虑想为自家女儿霸占老吴的房子,长大的姗姗开始与继续斗智斗勇,为帮弟弟看住父亲的房子,她每周都回家……

都是亲戚邻里,都是一个时代的女人,为什么,黄玲和宋莹那么善良诚恳,而婆婆和张阿妹就那么自私偏心,就那么坏?

除了个人的性格品质之外,生活的穷富和物质的丰俭更是重要的原因。

宋莹一家、黄玲一家,夫妻二人的工资都不低,也都很能干,孩子也不多,他们有条件让自己的小家过上不错的生活。

所以,与人相处,她们固然不愿吃亏,却也不会处心积虑想要占别人的便宜,就能保持善良的本性。

但婆婆和张阿妹不一样。

婆婆一家小儿子不争气,分不到房子,还与他们挤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就像黄玲所说,他们的女儿远在贵州,他们指望着小儿子养老,当然不敢得罪,所以要处处压榨大儿子、欺负大儿媳,以帮助小儿子一家……

张阿妹与老吴是再婚,自己在街道小厂,收入不多,家中资源有限,想要为亲女儿争取更多好处,就只能亏待丈夫的孩子,做个“坏”后妈……

宋莹和黄玲与老吴多年同事,看着珊珊和吴军长大,自然站在老吴两个孩子这边,觉得后妈偏心;

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我们是张阿妹的亲人朋友,张阿妹嫁给老吴,做家务带孩子,辛辛苦苦,若是资源都给了人家的孩子,一点便宜没占到,那也太吃亏、太委屈啊!

婆婆与张阿妹其实也不是多坏,就是普通人的偏心和自私吧?

偏心和自私不分时代地域,无处不在。

谁不愿意宽容大度?谁不想当好人?无奈人穷志短,大家就只能在机关算计地去争夺有限的资源。

如果物质丰裕一点,资源丰富一点,表现就不会那么明显。而好与坏,就变得不那么明显清晰了……

“好女人”宋莹和黄玲对张阿妹的做法很是看不上,觉得她真是太自私偏心了。

但,如果真的易地而处,她们会做得更好吗?

宋莹从不吃亏,又岂能让自己儿子委屈;而黄玲,在儿子高考之前,对小姑子的流泪恳求,依旧坚决拒绝鹏飞住进家中。

想来,她们也不会那么不计亲疏得失地当个“好后妈”吧?

人啊,真是一言难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