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派70岁大臣平叛,大臣喊:拿锄头的人一律无罪!叛乱迅速平定

墨海飘香醉人间 2025-01-25 10:57:09

【前言】

龚遂,字少卿,是山阳郡南平阳县人。他打小就聪慧过人,勤奋苦读,赢得了“明经通古能文”的赞誉。成年后,他因为人忠厚在乡里颇有名声,没多久便成为昌邑国的郎中令,肩负起侍奉昌邑王刘贺的职责。

昌邑王刘贺那可真是糟糕透顶,既昏庸又无道,还极其荒淫无耻。这家伙天天跟一帮小人混在一起吃吃喝喝,沉醉在那酒池肉林之中,根本就出不来了。他对国家政事一点儿都不上心,就任凭那些小人胡作非为,结果使得昌邑国一天不如一天,越来越衰败了。

【老臣龚遂,忠心劝谏一生无果】

龚遂瞧着这情形,心里那叫一个难受,多次向昌邑王进言,盼着他能痛改前非,当个勤勉政事、关爱百姓的好君王。可刘贺呢,压根就没把龚遂的劝告当回事,还老是跟身边的亲信发牢骚:“这郎中令老是弄得我下不来台,我可烦他这种让人觉着羞愧的唠叨了。”

然而龚遂并未灰心丧气,他无时无刻不跟在昌邑王身旁,一旦发现昌邑王有不当行为,就拽住他的衣角进行劝诫。就算遭到冷待和厌恶,龚遂也始终没有忘却劝谏的初心。

有一回,刘贺在宫里摆起了宴席,跟一群奸佞之人有说有笑,好不热闹。龚遂见了这场景,心都要碎了,当场就哭得眼睛都流血了。刘贺宴席结束后问他咋回事,龚遂抽抽搭搭地说:“臣瞅见陛下您身边的这些个奸佞小人,心里担忧昌邑国像当年的胶东王刘旦那样,最后被这些小人给坑害了。”

刘贺愣了一下,心里也有所触动。他吩咐龚遂把贤良之人召集起来讲学,自己也稍微收了收平日里那荒唐的做派。可没过多长时间,刘贺就又走回老路,把那些谄媚的人重新启用了。

这时候,汉昭帝刘弗陵去世了,且没有留下子嗣。如此一来,汉朝的大臣们便推选刘贺成为新帝,刘贺便是后来的皇帝。龚遂跟着刘贺进入长安的宫中,依旧时刻不离地对刘贺进行劝谏。

然而,一个人的力量终究难以抗衡整个腐朽朝堂的恶劣风气。刘贺登上皇位后,依旧胡作非为、毫无作为,结果仅仅当了27天皇帝,就被众大臣给废掉了。皇位换人,朝中唯有龚遂没被问罪,这完全是由于他尽心竭力、忠诚地进谏所立下的功劳。

虽说龚遂一辈子进谏都没啥效果,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就那么继续默默地努力着,盼着能有个英明的君主出现。

【汉宣帝登基,百姓苦不堪言】

汉昭帝刘贺遭废黜后,汉宣帝刘病已登上了皇位。和昭帝不一样的是,这位新登基的宣帝乃是一位英明之主,他积极鼓励人们发表意见,选拔任用有才能的人,让汉朝有了短暂的复兴之势。

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宣帝即位后的第二年,渤海郡遭遇了一场极为罕见的大旱灾。

在北方边陲的渤海郡,向来水源就很匮乏。这一场大旱,直接把渤海郡变成了毫无生机的焦土之地。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天上,大地裂出了一道道口子,所有的庄稼全都干死了。村民们本来就因为旱季收获不好而生活艰难,如今粮仓空空如也,连一点儿能用来填饱肚子的食物都找不到。

住在渤海郡东边小村的村民小马,他们村仅有的那口水井,早在旱季的时候就没水了。眼瞅着这场灾难,小马和其他村民们瞧着田里那少得可怜的庄稼,怕是挺不过这个夏天了,心里不禁打起了蔫儿。

这场大旱把村民们逼到了绝望的深渊。由于要争抢那少得可怜的粮食,村民们竟然互相残杀起来。更有甚者,把邻居家的孩子抢来杀掉,只为了能短暂地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村民们的痛哭哀号声接连不断,在遭受灾荒的乡村田野间回荡着。

为了能活下去,有些村民竟沦为盗贼,到处流窜并肆意抢掠。这下子,渤海郡迅速变得混乱不堪,过往的行人个个惶恐不安。而在这个时候,渤海郡的官府已然形同虚设,到这儿来的人那可都是在走向绝路啊。

汉宣帝听说渤海郡出现了叛乱的情况,那是火冒三丈。他狠狠地斥责渤海郡守,说道:“你身为郡守,没能够安抚百姓、让百姓安定,反倒放纵盗贼肆意妄为,简直太不像话了!”于是,宣帝当下就把这个没本事的郡守的官职给撤了。

宣帝明白,渤海郡迫切需要一位明智的新郡守来平定叛乱、宽慰百姓。经过群臣的举荐,他把目光投向了龚遂这个人。

当时龚遂已然七十多岁了,身子单薄,腿脚也不灵便。宣帝一开始对让这位老者去担任郡守这事有点迟疑。不过一想到龚遂曾经尽心尽力地给汉昭帝提过不少忠言,宣帝就决定让他试试,派他到渤海郡去平定叛乱。

【一声“拿锄头者皆无罪”,平定乱局】

抵达渤海郡的首日,龚遂当即制止了随行官兵对百姓的侵扰。接下来,他打算亲自去应对那些穷凶极恶的盗贼以及饥肠辘辘的灾民。

这天,小马正在田里埋头苦干呢,冷不丁听到村外闹哄哄的。哟,原来是新官到啦!小马赶忙撂下锄头,跟着村民们一股脑儿地朝郡城门口奔去,就想瞧瞧这新官长啥样儿。

当人群抵达城门前,瞧见高台上站着一位身形有些弯曲的老者。这老者面容和善,头发全白,正是新到任的郡守龚遂。

“乡亲们,听好了啊,从今天开始,凡是拿着锄头去干活儿的人,都能被免罪释放啦!”

龚遂郡守以他那略显苍老却颇具力量的嗓音讲出了这番话。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却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得哑口无言。

刹那间,大伙都愣在了原地,那些方才还握着武器、跃跃欲试的盗贼们也呆住了。紧接着,他们一个接一个地颔首,把武器搁下,又变回了那忍饥受饿的穷苦百姓。

就这么着,龚遂仅凭一番宣言,使得整个郡的叛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平息了。抢夺与残杀终止了,百姓们又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期望。小马和村民们的眼眶都泛红了,心中满是感动。原来这个看上去已快走到生命尽头的老官员,着实有本事让这个几近垮掉的郡获得新生!

龚遂的嗓音,恰似一记陈旧却又和煦的钟鸣,唤醒了百姓内心对生存的期盼。这道宽厚的仁政,让百姓望见了生存的希望之光。小马以及村民们明白,渤海郡尚有生机!

【安抚百姓,渤海郡重现生机】

平定叛乱不过是开头,真正的难题是重建家园。龚遂心里清楚,要想让老百姓过得安稳、舒心,就得先把他们的吃饭穿衣问题给解决了。

接下来他下了道命令,让人把官仓打开,去救济那些正忍受着饥寒的老百姓。同时呢,他还挑了些品行良好的官吏来负责赈济的事儿,坚决防止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一定要保证粮食实实在在地交到百姓手里。

小马他们村总算又能吃上白米饭啦,好久没吃东西的人们那是吃得狼吞虎咽,眼里还闪着泪花呢。得亏新上任的官员开仓放粮来救济,老百姓们这才熬过了最难捱的日子,慢慢瞅见了盼头。

除了对百姓进行救济,龚遂还亲自去到乡下,跟百姓一同耕田种地。他那弯曲的身子在田地里不停地忙活,丝毫不比年轻的农民差。

小马瞧见龚遂郡守跟自己一样在种地,心里头很是感动。这位老官把咱老百姓的困苦当成自己的,跟咱大伙一块儿吃苦受累。他可不是那种端着架子的官老爷,而是实实在在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呐!

受龚遂的带动,百姓们不再轻视农业而热衷商业的那套坏毛病,纷纷又扛起锄头去干活了。田地里慢慢变得热闹非凡。靠着百姓们的辛勤付出,渤海郡庄稼丰收的场景总算又出现了。百姓们也有了劲头,重新找回了生活的盼头。

【人户苗法,百姓富足郡治安定】

龚遂发现,渤海的百姓长久以来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农业不够重视,过于看重商业利益。这样一来,一旦遇到荒灾,百姓们根本没办法承受,最后只能去当盗贼了。

为了使百姓看重农业,他要求每户都得栽种特定数量的农作物,饲养特定数额的牲口。这便是广为人知的“人户苗法”。如此一来,不但确保了粮食的供应,还对商业活动的过度膨胀起到了限制作用。

在小马他们村,往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榆树、葱以及薤菜等能带来经济效益的作物。而且,还有人着手饲养母猪、鸡鸭等等。只要把该交的赋税交足了,剩下的那些东西,要么自己吃,要么就能拿到集市上去卖。

按照人户苗法的规定,渤海地区百姓的日子着实变得富裕多了。他们把农业和商业都看重,让郡国的经济愈发兴旺起来。村里的小马很有感触地讲道:“多亏了龚官人的苗法,咱老百姓这下子真不用为吃穿犯愁了!”

在龚遂贤能明智的管理下,渤海郡的秩序总算回归了正轨。百姓们生活安稳,过得开心,整个郡境变得安宁又富裕。原本这是一个烟火稀少、百姓生活困苦的边疆郡,如今却成了一个安稳昌盛的模范郡。

【苍老而温暖的贤官,是百姓心中的大恩人】

在渤海郡老百姓的眼里,龚遂那可是他们的大救星呢!

曾经这个郡叛乱不断,几近崩溃,而如今百姓能够生活安稳,郡中也太平安宁,这全都归功于那位年迈的贤能官员全力担当。

有人问小马:“你们最为崇敬和感激的官员是谁呀?”小马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那肯定是龚遂郡守啊!”

小马讲道,龚官人的声音恰似一阵温暖的钟声,将我们对生存的希望给唤醒了。他把我们遭受的苦难当作是自己的苦难,和我们共同经历酸甜苦辣。是他赋予了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与信心。像这样的好官,那可真是难得一见啊!

龚遂凭借其刚正的仁政,温暖着百姓与盗贼的心灵。现今的渤海郡,彻底远离了战乱和灾荒的侵扰,变成了一个安乐祥和的地方。

【结语】

咱得好好感谢那英明的汉宣帝,他眼光独到,能识得人才,这才让龚遂的仁政能够推行开来。同时,也得谢谢龚遂这个人,这位老官员的善良和正直,触动了众人,还挽救了无数条生命。

今天读到了老官龚遂的事儿,即便身处乱世,咱们也能从中体会到人性的温暖和希望。而这,恰恰是我们在这乱糟糟、不安定的世道里最为渴求的品质。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