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OE亮剑:电车的安全感,是底盘给的!

1号车盟 2025-04-10 10:57:51

在新能源汽车狂飙突进的时代,屏幕分辨率、天幕尺寸、算力芯片成为发布会上的传播要点,马力与续航则成为PPT上必备的激情参数,而底盘调校、车身稳定性、操控质感等“传统参数”却逐渐被边缘化。

所以这里不禁冒昧地发问,你有多久没在一场汽车发布会上,看到厂家一板一眼的,拿出经得起考究的底盘测试数据了?

好在,仍有大厂在坚守坚持调校底线,正如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 OE,它没有那些夺人眼球的大屏和参数,而是回归汽车本质,在-30℃的黑河极寒试验场,用稳健的车身动态表现,撕开了“重智能轻机械”的行业泡沫!

不管电车、油车,首先得是好开的车!

诚然,“马力平权”对多数消费者来说,确实是件好事,毕竟动辄大几百匹马力的高性能车,这是以往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的速度领域。但各位不妨试想一下,现如今这些双电机、三电机总扭矩轻松破千的“性能怪兽”普通人真的能够驾驭好吗?

也因此,在一些高性能电车的试驾协议里,会有这么一条细则,那就是对试驾人的驾龄要求,因为电机近乎零响应时间的高扭矩爆发,对新手司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倘若是不负责的品牌,同时又欠缺底盘调校火候的,则很容易酿成试驾事故。

而回归到日常用车场景,电车在湿滑路面的稳定性同样是个考验,电控对扭矩的分配,对电门开合度的线性反馈,决定了车辆是否好开,好驾驭。所以发现没有,不管电车、油车,它们首先都得是好开的车!

对于这个问题,北京现代OE已经在黑河极寒试验场给出了答案,在20.34%坡道单侧积雪路面上,OE的四驱系统能精准识别附着力差异,将动力瞬间分配至有效车轮,配合ESC系统对打滑车轮的制动干预,实现20.34%坡道起步零溜车。这种能力在日常场景中至关重要:雨季通过积水路面、山区遭遇碎石路段,车辆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而关于电车操控的另一个槽点,则是因为电池所带来的超大体重,所导致的高速发飘、弯道推头、颠簸路段“坐船感”强烈,即便是有空气悬架的加持,但电车的簧下质量、重心分布与传统油车截然不同,对底盘刚性、悬挂几何、动力分配的要求更高,而这一系列其实可以统称为“底盘调校”。

而这恰恰是北京现代这类传统大厂的强项,更别提这次在OE项目里,作为WRC赛场的六冠王,现代集团还直接拉来了“WRC调校小组”,它们将拉力赛中积累的ESC侧向控制、动力分配策略等技术,转化为OE日常驾驶的稳定逻辑,在冰雪测试中结果显而易见:

ESC系统能够根据轮胎的侧滑情况和车身姿态,调整刹车和动力的介入时机与强度,最终实现60km/h大转向角绕桩行驶不打滑,且绕桩质心侧偏≤1.2°,让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车身姿态变化,作为对比,同样以操控著称的大众ID.4,绕桩偏移角则为1.5°,明显不如前者。

与此同时,得益于TCS RPM控制系统与ESC系统的娴熟配合,OE可以实时感知并遏制车轮打滑,保障每一次绕桩、急转、躲避动作都更从容,因此在雪桶间距18米绕桩测试,我们能够看到OE不仅通过时速高达50km/h,而且车身稳定无明显摇摆。

毫无疑问,北京现代OE的出现,撕开了行业“参数泡沫”的一角,让消费者看到:真正的高端电动车,不是屏幕的堆砌,而是机械素质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当底盘调校重新成为产品力的核心,电动车才算真正跨越了“能用”与“好用”的鸿沟。

与此同时,北京现代OE上那些看不见的底盘细节,那些毫秒级的精准控制,那些历经赛道与极端工况验证的技术,也证明了北京现代穿越周期的真正底气,因为汽车工业的本质,永远是对“四个轮子上的安全与舒适”的极致追求。

0 阅读:3

1号车盟

简介:汽车原创新媒体。专注汽车,深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