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是真是假?勾践:其实我只干过其中的一样

飞彪与飞虎 2020-07-01 18:28:12

提起历史上“卧薪尝胆”的故事,恐怕是没有不知道的,它讲述的是越王勾践为报亡国之恨,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后终于战胜了吴国,从而一雪前耻。显然,“卧薪尝胆”是流传后世的著名励志故事,可是,它到底是真还是假呢?勾践:其实,我只干过其中的一样。

“卧薪尝胆”分为“卧薪”和“尝胆”,这是不同的两件事。所谓“卧薪”,就是“睡觉睡在柴草上”,所谓“尝胆”,则是“尝一尝苦胆”;虽然“卧薪”和“尝胆”是不同的两件事,但它们却显然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滋味,都不好受。

也正是因为“滋味不好受”,才更加突出了奋发图强的决心,不过,我们虽然都听说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可事实上,我们都“上当”了,因为在“卧薪”和“尝胆”这两件事情上,勾践只干过其中的一样;那么,勾践干过的,又是哪一样呢?

翻开历史典籍,无论是《国语》也好,《左转》也罢,其中都有着“吴越战争”的详细记录,然而,虽然“吴越战争”的经过被记录得十分详尽,可是,却并没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描述。于是,我们就不禁要问:假如“卧薪尝胆”确有此事,那么历史典籍中又为何没有提到这件事呢?难道“卧薪尝胆”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回答“有”,或者“没有”,因为,“卧薪”之事,没有,而“尝胆”之事,却是有的;换句话说,越王勾践其实只“尝过胆”,却没有“卧过薪”。

在司马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勾践)在床前悬挂着一颗苦胆,坐卧都能看得到,而吃饭的时候还要去尝一尝苦胆的滋味。由此看来,司马迁认为勾践确有“尝胆”之事,然而却没有“卧薪”之事,因为在《史记》之中,根本就没有“卧薪”的只言片语。

既然只有“尝胆”,却并没有“卧薪”,那么,“卧薪”与“尝胆”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历史上,最早将“卧薪”与“尝胆”合二为一,而作为一个词(即“卧薪尝胆”)来使用的,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大名鼎鼎的苏轼苏东坡。

苏轼曾写过一篇略带游戏性质的书信体文章,叫做《拟孙权答曹操书》,文中第一次使用了“卧薪尝胆”这个词;但是,这只不过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散文罢了,如果仅以此文作为依据,就说历史上确有“卧薪尝胆”之事,则显然是难以服众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卧薪尝胆”已作为最经典的励志故事,传唱了千百年之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向上;至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本身,它到底是真,还是假,大概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

欢迎关注野史才有料,谢谢你这么漂亮还来关注我!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