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阳明如何对付“恶人”,他的“好武器”,你知道是啥吗?

颜小说 2022-06-20 00:07:20

最近唐山的“凌晨打人事件”,让很多人看完视频以后都是内心无法平静的,网络上也会有人用“男人打女人”这样的字眼来营造性别的对立,这事件本身无关性别,更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事情,大家生活中都可能遇到这样的事情,才会有如此大的共情,人本身有善恶之分,在面对“恶人”时,大家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呢?明朝的王阳明有着自己的解决之道。

什么是善恶

人们在这个社会里生存,恐怕最难分辨的就是“善恶”了,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外表,却无法看到别人的内心,又如何能知道这人到底是善是恶呢?孟子说“人性本善”,因为后天的教育不到位和生存环境影响了一个人的善恶,荀子说“人性本恶”,应该用教育来让人改掉内心的恶。

不论一个人的善恶是天生带来的还是后天养成的,在日后的相处中,时间长了总会露出自己的尾巴,真善的人始终会做着善的举动,而作恶的人终究会露出咬人的獠牙,有些东西或许只能用时间来证明,而无法在一时之间让人们认识清楚。

善恶会随着时间变化,人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加的完善,看待一个人的善恶,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王阳明作为儒家最后的圣人,曾总结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意有恶意之动,循礼便是善,动气便是恶”,看待一个人是为善为恶,主要看他是否为知行合一的人,善恶转变也在一瞬之间。

如何对待“恶人”

人们常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很善良,但是在作小恶的时候,那一瞬间他就是恶人,而一个很坏的人,偶尔也会动下善心,那一刻他也是善良的;许多黑帮电影里的坏蛋打家劫舍,但是在面对自己的父母时,也会心生善良的一面,可见善恶本是同体的,面对恶人时,具体情况具体看待。

人之所以行恶,肯定是因为内心受到了某种驱动,正所谓“万恶淫为首”,要不是贪要不是色欲,一个人作恶大多都是如此,王阳明说“惟动私欲而后有恶也,惟良知自知之,故学问之要曰致良知”,欲望会使一个人作恶,面对“恶人”时,要让自己始终处在有利的位置,靠着自己的行动,让那些良善的人生活下去。

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规矩,“杀降不祥”就是其中之一,面对那些作恶的土匪,王阳明也有过杀降的举动,在剿灭土匪之后,王阳明审讯土匪时,曾有过惊人之举,嫌热把上衣脱了,土匪当时也跟着一起做了,可是当他还嫌热要脱裤子时,土匪脸红了,王阳明觉得这样的土匪内心是有羞耻之心的,是可以教化的,而面对土匪池仲荣时,王阳明因感觉这人无法教化就杀了。

大家应该如何自处

王阳明面对土匪时,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状态,他本身就是执法者,能教化得让改善了,教化不了的就杀了,而作为普通老百姓,肯定是无法以这种状态去面对一些恶人的,不能用教化的言语,因为人家不听,也不能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因为那样是可能让自己犯法的。

在面对坏人和恶人时,如果是自己受到伤害,第一时间肯定是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毕竟好汉不吃眼前亏,如果无法逃脱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毕竟受罪的是自己,旁观者最好寻求法律和警察的帮助,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弱势一方最大的帮助。

作为一个普通人,社会的治安本身就是期待一些执法者来维护的,普通的百姓无法知道怎样的行为既能保护伤者也能让别人不受伤,普通人或许也无法承担救人所带来的那些后果和费用,最有效的最应该的方式就是求助执法者,如果真的任何事件都能做到五分钟到达现场,这样的安全才是大家期待的。

结语

在面对恶人的时候,大家应该是团结的,毕竟很多人都可能是“弱势”的一方,如果在面对坏人的时候,都不能团结,那终有一天受害人会变成自己的;“弱势”的一方不仅仅是某一种性别,而是善良的大多数,一个美好的社区环境需要的是大家的维护,如果自己都不维护自己的权益,谁会可怜你呢?团结和公平才是保护弱者的最强工具。

1 阅读:32

颜小说

简介: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