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爆发后,双方几度拉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支援下,乌克兰甚至准备用一代人的流血去换回最后的胜利,俄罗斯也靠着超乎想象的韧性顶着巨大的压力让战争变得遥遥无期。
欧盟内部的“援乌反俄”始终作为政治正确,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开始算一笔经济账,这些都让俄乌冲突极有可能迎来一些全新的变化,随着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不欢而散,最起码让人看到停火的希望。
但是,俄乌冲突若是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俄罗斯也是能够作为胜利一方活跃在接下来的历史,最起码有5个国家将会遭遇新的挑战。

其一、乌克兰
这场世界普遍关注的战争就是在乌克兰境内进行的,都不说他们是输是赢,战后重建都将会是乌克兰要走的必然道路。
2024年2月,这场战争看起来还是遥遥无期,但乌克兰副总理亚历山大·库布拉科夫便表示:“若是俄乌冲突现在就结束,那么重建乌克兰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这位副总理还有一个身份,是乌克兰基础设施部长。
2月24日是乌克兰冲突爆发两周年,世界银行、欧盟乃至联合国对乌克兰各方面受损的情况都有一个大概的估算,总体损失已经超过了5000亿欧元之巨。
还有很多散落在国外的乌克兰居民,他们本该是国家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却因为战争背井离乡,至今都没有回去,这些人似乎也意识到乌克兰的被动与危险,一旦在国外获得了落脚的机会,是否还会重返家园都是个未知数了。

光是德国一地,登记在册的乌克兰难民数量都突破了100万。
这对于乌克兰的战后重建仍然是个打击,毕竟持续3年的战争已经剥夺了无数条生命。
重建意味着大量的经济支撑,2025年2月,俄乌冲突都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美国在推动和平期间反倒盯上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新政府通过外交、社交等多种方式向基辅方面施加阻力。
就连美国本土媒体都认为现如今美国就是基辅资源交易的掠夺者,长期对乌的援助明明是针对俄罗斯去的,然而现在的美国却想着让那些投入“回本”,完全相当于一次掠夺行为。
除美国外,欧盟同样盯上了乌克兰的矿产资源,并于2月24日向乌政府递交了“矿产合作协议”,乌政府认定乌克兰重建需要欧洲企业的大力援助,于是还有意向欧洲提供“战略优势”资源。
问题是特朗普催得很紧,这无疑给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增加巨大的阻力。
对于整个乌克兰而言,这场战争就是“替人打工”,压根没有自主权,说他们遭殃一点都不为过。
摩尔多瓦
摩尔多瓦这个国家的总领土面积仅仅只有3.3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过200多万,由于许多民众都是在欧盟国家工作,所以整个国家向欧洲“偏移”也并不奇怪。
这里有做不完的果酱、吃不腻的奶油还有腌制不完的菜,看似一切风平浪静,但一切却只能发生在和平年代。

早在俄乌冲突刚刚爆发时,这个地方就有点不太平了,该国与乌克兰接壤的德左领导人表示,德左将会通过谈判的方式寻求国际承认。
在这个时候突然冒出来这些动静,一下就引发了巨大的担忧。
俄罗斯一位高层将领表示:“俄军还有一个目的是建立一条从乌克兰南部穿越而过直达德左的走廊,因为德左的俄罗斯族遭到了虐待。”
无论该将领表达的事情是否准确,都能从中看到俄罗斯的战略目标。
俄罗斯向西发展影响力的道路上,沿途国家的“倒向”就很重要。
摩尔多瓦总理在第一时间表示没有看到俄乌冲突外溢所带来的直接威胁,可一旦德左发动进攻,西方又没有给予支持,摩尔多瓦压根没办法抵抗。
尽管他们一再表示会采取中立态度,不会向乌克兰方面提供任何军事援助,也不希望卷入任何冲突,可有些事就是身不由己。

就如同俄罗斯不希望乌克兰成为北约的“棋子”那般,对摩尔多瓦也有着相似的要求。
现在靠着漫长的拉锯战把乌克兰逼到弹尽粮绝,那么品尝到胜利果实的俄罗斯大概率也会趁机继续向西,思想倾向上已经倒向西方的摩尔多瓦在这种情况下还想独善其身,显然就不太现实了。
这样一个中立小国,就连总统选举这样的事情都得看人脸色,俄罗斯不会轻易让他们溜走。
其三、格鲁吉亚
要是说摩尔多瓦在向西的道路上总体隐性,那么就有个显性的国家最具代表性,这便是格鲁吉亚。
摆在格鲁吉亚面前的选项是与摩尔多瓦一样的,相近的地理位置下,他们同时面对西方与俄罗斯的拉扯,得认真决定究竟该倒向哪边。
“中立派”这种说法放在和平时期还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放在战争时期,就必须得考虑清楚自己的选择,相比于摩尔多瓦的相对保守,格鲁吉亚直接选择了向“西”冲刺。
2003年,在西方势力的扶植下,亲美政客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发动了“玫瑰革命”,他上台后立即选择追随西方,并以融入西方为最终目标;面对另一边的俄罗斯,则采用公开对抗的方式,普京忍耐他们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要说嘴上挑衅也就算了,可萨卡什维利竟然在2008年下令军队进攻南奥塞梯,把俄罗斯逼得以维和为名介入,直接将格鲁吉亚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由于这个国家实在太小了,前线的败仗直接影响了后方的经济,顺道引发了政局变动。
2013年的乌克兰危机和2022年的俄乌冲突,格鲁吉亚感受到俄罗斯这边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强烈,可他们还是选择去加强与西方之间的联系,西方国家也不关心该国是否会爆发战火,还以“加入北约”、“加入欧盟”为筹码邀请格鲁吉亚接近。
随着俄乌冲突愈演愈烈,格鲁吉亚还在2023年12月获得了“欧盟候选国”的身份,这一切都跟这个小国本身没有任何关系,关键原因还是他们站在亚洲与欧洲的通道上。
当格鲁吉亚感受到西方屡次违背承诺后,选择与西方决裂,西方又给他们贴上了“反民主”标签。

这下,格鲁吉亚彻底成为墙头草,俄罗斯从过去这么多年历史中也能感受到这个国家就是不可信的,欧盟也大概率很难与格鲁吉亚“和好如初”;那么,俄罗斯一旦彻底征服乌克兰,下一步必然要好好收拾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是经不起摧残的,一旦俄罗斯选择出兵,格鲁吉亚都可能面临灭国之风险。
其四、波兰
波兰紧挨着乌克兰,还有一个独特的称号:欧洲的十字路口。
但波兰在欧洲的整体地位非常尴尬,不能说这是个弱国,但也绝不能说这是个强国。
基于关键的地理位置因素,2024年11月,波兰军队总参谋长库库拉将军便表示:“波兰必须要准备好全面保卫国家,一个准备充分、具有强大防御能力的国家对任何袭击者来说都能构成‘巨大的风险’。”

这位将军同时也聊到了俄罗斯,换句话说,在波兰高层的战争风险预判中,都与俄罗斯有关。
他们认为与俄罗斯发生战争的风险非常高,过去波兰对俄罗斯的态度一直都是强硬的,俄罗斯被美国和西方压制了3年都没有明显疲软,反倒是特朗普政府不愿战争继续下去了,波兰感受到的慌张也是必然。
俄罗斯方面一直在否认攻击北约成员国的意图,普京曾亲口说过:“对俄罗斯攻击欧洲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目的是让西方国家的民众感到不安,并支持提高国防预算。”
库库拉的相关说法还是很容易在波兰引起轩然大波,哪怕普京亲口承诺不会攻击波兰对他们来说也无济于事,他曾表示:“要与俄罗斯做好全面应对冲突的准备,波兰也会增加向东部边境进发的部队数量,同时还要大举征兵,应对可能的威胁。”

很快,波兰总统杜达也表示,他已经向众议院议长递交了一份宪法修正草案,规定波兰的国防开支不得低于GDP的百分之四;波兰总理图斯克也强调政府正在制定大规模军事演习,要求全国范围内所有成年男性全部参与进来,以此来确保波兰拥有一支预备役部队应对潜在威胁。
过去的2024年,波兰国防支出就已占据GPD的4.1%,当下的2025年这个数字预计会增长到4.7%。
俄罗斯的忍耐一直都是有限度的,既然承诺不能让波兰放下这根紧绷的弦,那么待到俄乌冲突结束,也会针对波兰的不友好采取一些反制措施;当然,战争是不会发生的,毕竟波兰还属于北约国家。
其五、立陶宛
立陶宛属于东欧国家,与俄罗斯地缘相近,过去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可这样的历史却不是立陶宛心甘情愿的,而是强大的苏联所裹挟的。
因此当苏联大厦崩塌后,立陶宛头也不回地直奔西方,特别是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立陶宛的反应也十分激烈,将自己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降级,还驱逐了俄罗斯驻立陶宛大使。

该国国家广播电台第一时间就指责俄罗斯:对主权国家乌克兰实施军事侵略,俄武装部队在多个被占领的乌克兰城市犯下暴行,包括可怕的残杀事件,俄罗斯大使必须离开立陶宛。
本来两国关系就一直处于紧张,经过这么一闹腾,关系就更加紧张了。
尽管立陶宛占地面积不大,仍然是俄罗斯的眼中钉,正是因为俄罗斯的总战略方向是朝西发展,才会使得立陶宛、波兰这些国家极为紧张,若俄罗斯在强大的凝聚力下仍然能形成强悍的压制力,那么立陶宛必将成为俄罗斯的对手。

立陶宛对于类似的事件也不断做着充分准备,他们担心过去苏联时期的事情将会继续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时刻保持着警惕,以防止俄罗斯的再度侵犯。
但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会很关注这些事,一旦俄罗斯真的这么做了,西方必将表达明确反对意见并采取行动。
参考资料
1.乌副总理:战后重建需要十年时间 参考消息
2.格鲁吉亚前总统受聘为美智库研究员,此前拒绝离任不承认选举结果 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