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兴起“去鲁迅化”,是进步还是损失?莫言、余华看法一致

明朝打更人 2022-09-10 11:52:06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出自《秋叶》的句子,前阵子在网上火了。

在各种自媒体上作为各种版本深入解读,然后很多人突然开始觉悟,原来这句看起来很无聊的复句,其中有如此深的含义。

也就是因为这样,也唤起了很多人读书时候的回忆——这不就是语文教材里,从小学开始就形影不离跟着我们一路长大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吗?

那你知道,鲁迅先生最近不仅火上自媒体,近十几年在教育界也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吗?

去鲁迅化

十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去鲁迅化”观点,认为鲁迅文学作品不符合当代风潮,而且文字内涵晦涩艰深,不适合刚刚接触文学作品的祖国花朵。

还有,鲁迅的作品在教材里面从小学一路陪伴,占的比例偏大,需要适当“瘦身”。

对此现代著名作家余华和莫言也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可否认,因为在一开始接触鲁迅的作品的过程中需要背诵,理解,分析,也曾经让他们觉得很艰难困扰。

然而其中尖锐的视角,犀利的分析,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写作方式最终让他们折服在这位老先生的文笔之下,甚至作家余华直言将鲁迅奉为自己的精神导师。

莫言曾经获得国际诺贝尔奖,而余华的《活着》也在当代文学界躁动一时,这两位文学界的天才都觉得鲁迅难读,也不难奇怪会受到一些非议。

鲁迅,又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浙江绍兴,1936年逝世。这位从清朝到民国历史大荧幕中悄然经过的一个凡人,用自己手上的笔和独特的思想写下一部部经典文学作品,唤起了当代人民麻木的心,引起当时的社会轰动。

他用他的赤子之心,带我们走近当代的浪潮,感受时代的人情人暖和家国情怀,他的文学作品超过了文字所代表的意义,也是辩证批判,名族觉醒的一代楷模。

鲁迅先生逝世那年引起了社会的巨大的轰动,工人,学生,作家,政要等社会各个阶层纷纷前来悼送,就是这样一个人物,这样的一些作品,最终走向了去鲁迅化的风口,那鲁迅化究竟是想去什么呢?

从古文到白话文,明简暗深

1917年,鲁迅就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议,用简单的白话文代替古文,所以他也是近代白话文的先驱之一。

使用白话文适应了当代人民教育水平的特性,让教育的门槛变得不再高不可攀,变化后简洁易懂的词汇交流方便国人面向国际的友好外交诉求。

但是使用白话文不是将古文全部抛弃,而是在改良中创新,提议中强调了,做学问引经用典要言之有物,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之乎者也,表明鲁迅创新之路的不忘初心。

然而接下来字面意思是简约化了,但是鲁迅的作品却不是简单的文字拼图,真正做到字简理不简。

读过鲁迅的作品都知道,鲁迅的文章言简义丰,擅长挖掘人性,针砭时弊,冷嘲热讽,甚至喜欢玩些文字小游戏。

比如他写的《且介亭杂文》,且介,暗含“租界“二字,而解读这二字暗含当代的重要格局,当时他住的地方在租界边界,该书就记录了当时他的所见所闻。

他的文学作品在学生的教材里如果没有加以备注说明,谁又能想明白,只会觉得是个文笔浮美的书名,空有一丝书生味道而已。

仅仅书名已需要特定的“解读密码”,其中的文章,让刚刚接触文学的孩子来读,确实也是不解其味。

就像白开水,虽然对人体很好,但是没有人知道其中的意义,不过是一饮而过,平淡无味,不知意义为何。

还原真实,令人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作为一个经历近代最黑暗时期的普通人,存活于世已是艰难,偏偏他不走寻常路,选择了弃医从文,用更锋利的“手术刀”来医治国人动荡不安的内心。

在他的笔下,社会原貌在每个故事,每个人物,每个细节中被一点点还原,旧社会的弊端,人性的黑暗,时代的恐惧被揭示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藏身,无畏的英雄气概下,读之令人心惊胆战。

加上其观点辛辣犀利,笔锋尖锐,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好,怕是很容易震破三观,被吓得退避三舍。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曾经在课文中出现过的《药》,人血馒头的出现让人不寒而栗。而其作品中被我们熟知的例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这样的人物。

初读之下不过是引人哈哈一笑的小丑人物,而当我们深度剖析,却让人不禁落泪,意气难平。

民族战士,岂止鲁迅

鲁迅的作品现在随处可见,但是在当代,在他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却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时期。那时正是一个刚刚转型的时代,国人神经异常脆弱。

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敢于肆无忌惮批判挑战反帝反封建思想,在那个时候可谓“异类”,一旦触犯某一方利益,便是性命交关。

这也是他的作品“文字简单,内涵深奥”的原因之一。周树人一生,用过的笔名接近120个,可见当时冒死宣扬爱国思想,在背后做了多大的努力。

鲁迅对我国文学具有开创性贡献,是近代民族文学战士,更是勇于批判的革命家,他的用文笔走在当代爱国思想最先列,精神可嘉。

中华文化从来不缺这样的人物,晚清刘鹗《老残游记》刘鹗,明代《警世通言》冯梦龙,到早期西汉《过秦论》的贾谊,在课本中都可以看到他们针砭时弊的身影。

鲁迅的文学虽然精彩,但是国家文化强大,确实需要留出适当的空间让更多优秀的作家斩头露角。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孩子的教育途中,我们也希望陪伴他们的不止鲁迅这一位老师。

0 阅读:2

明朝打更人

简介:喜欢写小说,请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