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真的火。
虽然不清楚科技圈现在是什么情况,但纯观察,也是看到DS从各个平台热搜火到了每个人的朋友圈。
朋友圈里,没见着DS动态,好像都整得自己有点儿断网了。
而传言AI取代一些行业从业者的消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还是觉得真假都有吧。
不可否认,的确对某些行业造成了一些冲击。
譬如,有网文平台曾打算用作者的作品作为语料,投喂AI大模型,给的理由是辅助写作。
结果后来遭到一众作者抵制,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还有,去搜素一些公众号文章,还能翻到如此“惊悚”的标题:
“平台抢疯了”“AI创作者根本不够用”XX会杀死网文作者吗”……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科技行业要排外消灭其它行业了。
不过,我想,如果有人自己是内容创作者,还写出这样“大家全要完蛋”的东西来,那AI真对文字从业者造成重创时,不要慌,第一波炮灰可能就是焦虑贩卖者。
不合理地假设“全军覆没”,肯定也分谁先倒下谁后倒下。
1.DeepSeek火了,谁是第一波赚到钱的人所以,DS这么火,有人靠这个或AI赚到钱了吗?
肯定是有的。
不过,做这个的公司肯定没赚到钱,烧钱的都是巨头,赚钱的都是教别人怎么用DS赚钱的。
这么看,先不说DS能不能让一部人失业,反正现在是让一部人小赚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
烧钱的和赚钱的,本来就没有啥利益冲突。如果有利益冲突,DS应该都写进使用条框里面了,毕竟是开源的,最终还是要看其他人怎么用。
不能那么用的话,应该会收到律师函。
我也用过DS,不过不是用它来码字。
一般就是没事的时候,给它扔一个问题,帮我解答一下,而且是那种比较无聊的问题,解闷。
如果大家担心AI取代自己的工作,在使用的时候,就假装自己是甲方,它是乙方。你的需求是什么,扔给它,看它真的能做到让你这个甲方满意吗?
如果不能,那你暂时不用过度思虑。因为它连你这个设想的甲方都搞定不了,更何况平时工作时和你对接的甲方,那就更难搞定了。
有意思的是,你这么假设,指不定它还能把你训练成一个强大的甲方。提出刁钻的问题,直接问到DS宕机,显示“服务器繁忙”。
2.DeepSeek撞上创作者,输赢都是次要的回到内容创作的问题上来。
因为DS也算AI领域的领先者了,才用它举例。
我昨天给它提了一个问题:帮我模仿《百年孤独》的风格,写一篇有关“孤独”的公众号文章。
然后它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
写出来的文章是这样的:
全文998个字。
看完的感受是:我觉得它还分不清“风格”和“情节”的含义,这只是把《百年孤独》里的情节打碎,强行解读“孤独”,写成文章。
就是“刻意”和“自然”,还是能一眼看出来的。
所以,DS再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换句话说,DS的出现,也有促进内容市场繁荣的作用。
至少,AI都能取代的内容,会少很多。如果AI都能写的内容,那为什么还要写?
而就算是优质创作者,也不一定就觉得这是冲击。
DS越强越完善,越有挑战性。尤其是创作者VS强大的人工智能,赢了实力大增,输了也不丢人。
就像以前人类棋手对战围棋机器人,也有输有赢。从人机对战的那一刻起,结果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更多人会觉得,这就是一次里程碑事件。
那DS或AI撞上内容创作者,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吧。
尤其是在“文无第一”,但谁又都不服谁的前提下,刚好AI可以完善一下创作机制和标准。AI很强,那就去挑战AI啊。
一句“不服就战”,说不定口水战都没了,和AI练练,要是比真人竞技还精彩,那内容市场的春天,也是真的到来了。
毕竟,“时势造英雄”,怎么解读都可以,“理解”本就是文字游戏。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看法,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