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出不了六小龙天经地义,多一点实干少一点炒作

西岔胡 2025-02-13 08:50:38

南京为什么出不了六小龙?这个话题还是南京政府领导提出的,一方面显示江苏方面的焦虑,另一方面说明领导们敢于反省,有这种态度是非常好的,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一旦愿意比较和攀比,那么就有进步的愿望,尽管江苏的经济总量上碾压浙江,但似乎经济活跃度不够,说白了,就是新闻少,大家都不知道江苏在干什么,这其中也是历史惯性形成的经济结构而决定的。

江苏省委机关连发三问,不断地点赞杭州,而持棍内向捶打自己,这里面也有一种“孩子总是别人家好”的心态,其实杭州六小龙,可能也就AI或机器人有点眉目了,其他四家我没看出有什么优势,前面那个AI炒作的太多,有点绑架人的感觉,一开始我耳目一新,再等等,我觉得这种宣发太不正常,密集而又泛滥,影子无处不在,你不说他好,你就不是中国人似的。

再下来我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比如中西部某个城市接入了这个AI,软文一顿夸赞,说这个城市必将崛起,因为领导敢于启用新兴技术;然后某个企业接入这个AI,软文又是一顿夸,说这个企业必将成为行业顶流等等,于是我这个门外汉就问,生产企业接入这个有啥用?别人支吾了半天,说可能对企业ERP系统使用有帮助啥的。总而言之,到了有点不能质疑的地步了,否则你就是美国的大殖子,一个东西要有开天辟地的力量,那你的说明书一定要让门外汉能懂,若是门外汉两眼摸黑,那说明它对人民到底有啥好处,还是要存疑的。

这其实有一点阿里的作风,一开始也是免费开源,你说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假,最后的成果其实是国家捧出来的,比如银行不改变接口,那你就是老古董;医院不引进我的系统,那你也是老古董;菜市场不用我的支付,那你实在太落后了;什么高速公路、政府机关以及生活缴费不用我的,这就是给群众不方便;客观上确实促进了生活的快捷便利,但主观上还是要做生意,而且这个生意的源头还是政府促成的,不过后来幸好又出了几家竞争者,否则被一个集团垄断,那后果一定让你酸爽的。

我似乎也看到这个AI的影子,免费开源的,你哪个城市不接入,你哪个城市就落后,你哪个城市领导就僵化,你哪个城市就是官僚权力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我外行人看热闹,但是内行人看门道的,有另外两家AI公司急的不得了,疯狂地找自媒体发广告,比如有K字开头的AI公司,近期投了很多公众号软文,就是在你的文章中无缝衔接他的广告,他是看出名堂来了,等你把政府或大企业搞定了,我连碗汤都没得喝了,我可是比你先搞这个玩意的啊!

10年前就有中国AI四小龙的概念了,估计大家忘记了,炒作的烟雾缭绕了,这几个企业在江苏有分部,技术到底怎么样,我不了解,现在很少人提及了,但是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口碑确实一般,工作时间长,收入低,有时候连工资都发放不及时,可能是落地场景有限,当年炒作的辉煌早已经烟消云散。

那么现在铺天盖地的杭州四小龙是怎么出炉的呢?我个人对南京市领导说句话,你暂时不要着急,着急的是他们,因为他们在寻找落地场景呢,要是没政府搭理他,让他纯粹的靠市场经济推动,一家一家的去推动业务,最后还是重蹈10年前AI四小龙的覆辙,虽然现在还存在,只不过只能苟活着。

不过中国政府的魄力是,虽然我知道你吹牛的背后是做生意,假如你真的对社会有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政府会配合你的,阿里就是这样成功的,但是可惜的是,成功了之后,似乎绝口不提国家力量在其中的作用,最后弄的不愉快,功劳都是个人的,发展不好了,却成了国家打压的。

每个省每个市都有各自的基因,你拿常州来说,一马平川,全是空地,他在空地上无中生有造旅游景点,造一个成功一个,什么恐龙园、嬉戏谷全是人工景点,近期又在造大观楼,还没有完工呢,2026年年底大概与游客见面,力求通过建设楼阁、园林、街巷等传递旷达豁然的常州文士之风范,表达中吴风雅之韵,再现“江南园林看常州”的盛景。这个时候,咋的别的城市不焦虑了,不写文章说,“为什么我的城市造不了人工景点?”

别的城市不会无聊自己发问写这个,假如中西部城市大量软文写“为什么我的城市造不了人工景点?” 那一定是常州人自己干的,他干这个目的是什么,就是鼓吹其他城市批地批资金,我带领团队帮你去建,然后我挣一大把银子。不过江苏人天生不会营销,别的城市爱造不造,我造我的,我只喜欢在家门口挣钱,我的性格就是守株待兔式挣钱。

那么江苏有没有跟风做过事情,跟风过,金融创新的时候,怕落后了,一窝蜂上项目,结果好多公司骗了老百姓大量的钱,地方政府一气之下全给他们抓了,让你们搞市场经济你就是这样搞的?岂有此理!也跟风过互联网公司,纯互联网公司在江苏做不起来,他没有做平台的基因。

但是江苏的互联网定制化业务还不错,就是大量的生产企业情况不同,无论是开发网页版也好,还是手机版也好,你得按照我的需求来。比如室内家居智能化控制,江苏生产家居设备的多,但需要有人开发联网系统,不同的品牌使用的app还不一样,这也是和实体深度结合的互联网业务,老百姓不要单纯地认为互联网就是卖东西、卖菜啥的,这都是低级业务,江苏的互联网业务就像血液,是注入到实体的肌肉里面去的,普通老百姓对这一块并不熟悉。

两个省份的发展历史和人的性格就是不同的,在七八十年代,江苏经济就是遥遥领先的,那时候中小企业看苏南,乡镇企业遍地多是,在江苏人的基因中,你搞个办公室开个公司,大家认为你不是好人,但是你要办个厂,有可能亏的血泪往肚子里吞,但是大家不知道,亲戚朋友都认为你是能人,而浙江人不是这样,自古以来的商人基因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我记得有电视剧拍过“鸡毛换糖”,就是小商小贩们走街串巷,用红糖、草纸等廉价物品换取居民手中的鸡毛等废品,再将这些废品加工或转卖以获取微利。这种活动不仅体现了小商贩们的勤劳和智慧,也反映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巧妙交换和合作创造更大价值的商业智慧。但是这种事情,江苏人就干不了,他们宁愿在家门口开个小厂,比如做衣服,做不锈钢制品,或者给大企业做零配件,现在江苏很多的超万人的大集团,就是由这些小厂转化而来。

若是东三省领导发出“为何东三省出不了杭州六小龙?” 我会更加地严厉地批评他们,因为东北你真的要是去拿参照物,你宁愿去参照北欧,气候条件都是一样的,资源丰富程度是一样的,然后只要一两个支柱型工业就可以,把农业经济发展到了极致,然后再加上几个独角兽工业,人家不要活的太爽啊,我的意思是发展产业,一定要结合本省的特点,有些跟风是跟不起来的。

浙江的人是天生会经商,民间集资容易,他们敢赌,愿赌服输。江苏也对民营经济极其宽松,你干啥其实根本没人管你,但是你要到民间融资,结果钱没了,老百姓一定会找政府闹事,说自己被诈骗了,要求包青天出面解决。你看浙江则不同,亲朋好友组团出去炒房,被套的血本丢掉了一大半,他们也不埋怨组织者,大家自认倒霉,由此看来,两地民众就是这样不同。

杭州六小龙也不仅仅是杭州的环境产生的,你比如那个游戏,总部是深圳的,还有些新能源技术企业,研发团队在宁波,有一份报告出具了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北京20家,上海9家,深圳8家,广州4家,杭州只有1家,我不喜欢网红式炒作,因为据我这几天的观察,结果是带动了某些企业的股票增长,这不是好事,中国股票的价格上扬,并不是企业分红,是一部分人在剥夺另一部分人的财富,和企业经营没多大关系。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替江苏辩解,江苏13个城市,虽然发展不均,但是倒数第一的城市,也是全国百强城市,倒数第一的城市,超过了好几个省会城市的经济规模,发展已经很努力了。但是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问题。

比如无论是对高、中、低的人吸引力还是欠缺,欠缺的问题在哪,对于普通打工者来说,黑中介太多,需要整顿;有时候引进外地高级人才,又不知道怎么使用;而本土的土著,遗传基因就是不愿意出省,喜欢待在家门口,630多分喜欢考警校啥的,解决办法,就是引进鲶鱼,让大量的外地人过来,上海、北京、杭州其实也是外地人托起来的,我看杭州六小龙里面成员,都是北大、清华、中山等全国各地大学的。

一个省份发展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那么出不出成果,其实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人多了,就要找事干,你别管是啥人才,是人都得放进来了,我老乡在江苏开牛肉汤馆,没啥文化,一开始夫妻店,只有20平的店,现在开了十几个连锁店了,全是100平的大店,这也是为了当地经济和就业做了贡献的,各行各业的人一多,三五年的一竞争,头部企业就出来了。

但是有些人说江苏出不了六小龙,就开始攻击国企,我认为这是荒诞的,无厘头的,江苏国企,什么石化,钢铁,医药等等,他踩你民企尾巴了吗?你搞互联网也好,搞AI也好,搞机器人也好,随便你搞,招商引资部门举双手欢迎你来,包括常州的旅游业,热烈欢迎民企来搞,是你们自己不搞啊,后来全是当地国资投资的,因为一投入,都是10年之后才有望收回成本的,是你自己不干的啊!

有些浙商喜欢搞轻资产模式,也不能说他不对,但是也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你这些企业其实也是服务业,不要老是炒作,缺了你地球不转了似的,江苏重资产企业多,大家各有各的优势,一个城市的发展,既要考虑自己的个人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但总而言之,解放思想是最根本的,我们要学习浙商的是什么,是解放思想的精神,而不是浙江干什么,江苏就要干什么?

0 阅读:1

西岔胡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