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封神》电影讲的其实还是老故事

薄泰和 2023-08-07 06:06:03

作者:刘宏宇

可能是承载几乎整个65后70后青春记忆(对于其中的女性也可谓“梦想”)的美籍艺人费翔“跨界出镜”的原因,最新的“封神”题材影片《封神第一部》,全网大火,院线票房也在这样的大火中,承蒙了巨大期待。

当然,那么被期待,除了扮演“殷寿”亦即“纣王”的费翔掀起的“魅力复苏”,李雪健、杨立新、夏雨袁泉伉俪等“内娱”实力派演员构成的强大阵容,也是重要原因;但——还不够!看到有很言之凿凿的评议说,这部影片,在故事及其构成(说“手法”也行)上,有所突破;于是引起了多少算“半个业内人”的笔者的一点点探究兴趣。一点点,就“封神”这个话题而言,之于笔者,也已经是“突破”了。

什么是“一点点”?就是只够鼓动起浮光掠影地多搜寻些网络片段“花絮”式浏览,而尚不至于被促使花费时间和金钱走进电影院。就那么浮光掠影着,似乎稍许抓到了所谓“突破”的两个点:一是故事本身的“前传”特征,好像很大程度上“超越”或说“补充”了“原作”;再就是故事讲述方式上,“神”的参与度似乎有所提升并更显“直接”,好像、还是好像,有那么一丝把“原作”主旨的“神助的人间巨变”往“诸神之战”方向牵引的意思。

不能说不算“突破”,事实上,作为普通受众,对影片的“大场面”以及“新演绎”,也都有期待,但看到网上相关热评中将电影的表达与“历史”做各种“对接”的那些热闹,就还是忍不住要不嫌难听地聒噪几声,其中最想说的一句是——无论怎么演绎、突破,封神,都只是神话故事,除了“借”某段“历史”的“壳”,跟“历史”,一毛钱关系没有!哪怕是最新的这部电影,对于“历史”,仍是该无视无视、该践踏践踏,到底还是神话。

(一)“纣”不是“王”

新电影以及以往所有类同题材的影视呈现乃至“宗源”的《封神演义》小说,都完全无视或说“无知”了一个最基本的“历史概念”,就是这两个字——纣王!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这是对于那段“历史”唯一尚可“凭据”的典籍《史记》中《殷本纪》篇里面的原话。随便看几眼《史记·殷本纪》,就可以发现两个至少比《封神演义》及其诸多后世的影视形制“遵循者”更靠谱的“历史概念”:

一,殷,是“商”这个国家或说“朝代”的代称,而不是其世袭的最高统治者的姓氏;他们姓“子”。这个姓,到现在都还留存着,只不过人数少而已;这个被代称几乎完全替换了本名的朝代的末世君主,姓子名辛,名叫“子辛”,既不姓“殷”,也不叫“寿”。所以,“殷寿”二字,非要跟“历史”牵涉的话,也最多只能说是对历史上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某个人物的“神化演绎”后的“别称”。有人说,“寿”通“受”,就是“纣王”的名字;这个在相比《史记》很短少了权威和“唯物史观”的其他古代文献(例如《尚书》)里面,或许有过记述,但那很可能是对“纣”字的“谐音梗”。

二,“纣”也好,“辛”或“子辛”也罢,都冠以“帝”而不是“王”!“商”或说“殷”或说“殷商”,并没有“王”这个概念!再古老的夏朝,也没有,他们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后”,就是后来给了最高贵女性的那个字,在夏朝的时候是男性用的。夏朝如果真存在的话,不能叫“夏王朝”,而只是名为“夏”的奴隶制国家政权;同理,商、殷、殷商,应该叫做“帝国”而非“王朝”。“王”这个字,最早也是从替代了殷商帝国的“周”开始,才用作指代名词,以称谓最高统治者。如果有机会翻看《史记·殷本纪》,不妨再往后翻翻紧随着的《周本纪》,自然会发现“武王病……后而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以及后来一个接一个的世袭继承的“王”。

“王”这个字,在周朝以前,是用作动词的,按现在的读音,读作第四声,音同“旺”,“教化”及引申到“教化统治”的意思,经常被与“道”字联用,是为“王道”,区别于更早期更原始的以单纯的强力施以统治(即“武力统治”)的“霸道”,后来逐渐演变成“统治”的单纯含义;周朝,被古来史家认为是“兴王道”、“德治以安天下”的“共荣”治政的开启,故而,其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再后的“秦”及所有后世“王朝”,都“理论上”因循所谓“周之德养”,虽然最高统治者改叫了“皇帝”,但仍标榜“循王道”,并且很多时候都把次一级的亲近之人封为这“王”那“王”,于是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被后世称为了“王朝”。

所以说,“封神”所依托的那个历史时期里,至少,在以“殷商帝国”为主流的“天下”,并无“王”的称谓,无论怎样指代。亦即,无论怎么个“受”怎么个“纣”,都绝不是“王”!

(二)妲己不姓苏

最晚自明代神话娱乐小说《封神演义》(也称《封神榜》)始,“纣王”最后的“身边人”妲己,就被赋予了“苏”这个姓;《封神演义》小说及后来众多因循作品都进一步讲,这个“苏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还有什么跟“西伯侯”姬昌的长子“伯邑考”自幼定下娃娃亲,后来被九尾狐妖害死、“盗用”了躯壳,成为“纣王”宠妃,祸国殃民……

妲己,作为在“历史”中“有名号”的女性人物,从来都没有任何够“权威”的记述表明她姓苏(蘇)。非要跟“蘇”字沾边儿的话,最多也就是能找到一句很不起眼的“出有苏氏”或“有苏之女”,意思是她来自名叫“苏”的地方,是“苏地”的女子。

“苏地”或说“有苏氏”在哪儿?

针对“妲己”的“出身”,古来有诸种说法,其中比较“主流”的有两说:一是说就是古称“姑苏”的今江苏省的“江北”地区,又一说是讲在今河北省靠近河南省的某个地方;都有道理,道理在于——“有苏”或说“有苏氏”这个小小的、依附于殷商帝国的“方国”(其实最多应该也就是“部落联盟”,十有八九谈不上“国家化”),有可能是“纣王”及其上几代“殷商帝”征伐、平定“东南”的重要“桥梁地带”,因而与“帝国”更多牵代,而今“苏北”地区,很是符合“桥梁地带”的地理位置,所以“苏北说”存在成立的可能;“商”起源于河北(滹沱河流域),小小的“有苏”能与其产生姻亲这样的关联,可能是“从来”的温婉近邻,所以,“河北说”也可谓“靠谱”。

如果《封神演义》作者也有类似上述的“考证”,那大抵该是接纳了“河北说”。不过,即便如此,“冀州”和“冀州侯”,恐怕还更可能属于“子虚乌有”。先不纠缠“冀州”作为地名,其形成的年代,跟“封神”故事背靠的历史时期,对不对得上茬口,单说这个“冀州侯”,侯、侯爵,在殷商那时候,可不是随便封的——“纣王”身边很有地位的老臣“梅伯”,才只是“伯”,比“侯”低一级,《史记·殷本纪》里明确说殷商“末帝”子辛(帝辛)“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其中“西伯昌”就是所谓“西伯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影片《封神第一部》电影中由李雪健扮演),“三公”,可以理解为最尊贵、被敬为“公”的最重要的三位臣属。高位如彼,都还只有俩“侯”剩下一个是“伯”,一个守护一隅的“命臣”(不是“藩属”)、地方官,很不可能被“封侯”哒。

不管封不封侯,从任何具有“历史意味”的资料、文献中,都找不到“苏护”这么个人,完全是几百年前小说作者按照差不多“有苏、妲己、苏妲己、她爹、她爹叫苏护”这样的“心路历程”编纂出来哒!而且,就算有“苏护”这么个人,还真的就是“冀州侯”,他女儿还就是那个妲己,“历史常识”而论,也不能叫“苏妲己”,因为,那个时代,甚至到后来大几百年,女性,哪怕是公主,都是没有姓或说没有资格有姓的。父亲姓苏,所以她叫苏妲己,更是小说诞生的明代的“社会共识”,跟妲己(如果有)所处的时代,根本两码事!

(三)《封神》只是蹩脚神话而绝非“历史”

前面提到,《史记·殷本纪》里明确讲“纣”册封的“三公”是“西伯昌、九侯、鄂侯”,是当时最被看重、最受尊崇的三个臣属;从他们的名号看,可以引申地理解为是“镇定边地、要地的最高贵藩属”;其中的“西伯昌”,可能是因为所“踞”之地属“化外边陲”,所以爵位只是“伯”而未到“侯”的等级;他的“国家”,被殷商帝国“注册”为“西歧”,“西”部边陲“岐”山脚下之意;所以,“西伯”的完整称谓应该是“西歧伯”。

西歧,作为“国家”的名字,不仅在经典史籍里有明确记述,《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还有专门的《西歧》篇。大荒西经!大荒!!殷商帝国及之前的“夏”,中心地带都在以今河南省为主的黄河中下游,在黄河“对岸”还得往西再尥出去几百里的“岐山”扎根的“西歧”,在当时的地理概念之下,真的可谓“未化”的“大荒”之地。

从包括《史记》在内的较多颇具权威性的资料、文献看去,曾经被称“西歧”,后来叫做“周”的国家,一直务农,比较温和,为躲避灾祸(包括“战祸”),曾数度“举族迁徙”,最后一站,是到了岐山脚下被叫做“周原”的地方(今陕西省凤翔、扶风一带),凭借可谓“得天独厚”的“地理发现”(有如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和经世累代的农耕技术以及自立自强的开拓精神,在殷商帝国晚期(帝“纣”的父亲“帝乙”、祖父“帝文丁”、曾祖“帝武乙”及再往上的两三“届”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共计大约半个世纪),避开核心地带的安全威胁,辅以与“尊贵之国”(比如“莘国”)联姻等温和却有效的政治手段,获得了长足的甚至可以说是“跨越式”的发展,从对于殷商统治者来讲基本不在视线之内的“蕞尔小邦”,跃升成引人注目的遥远藩属,“西歧伯”姬昌及其父亲“历”(应该名叫“姬历”,史称“王历”),更跻身神职人员(祝师)和辅政重臣之列,一方面可谓忠心地辅佐殷商帝国,另一方面以更适合农耕生产模式的“德化”思想在本国积极做政治实践,对殷商帝国的统治,可以说既有帮助也存威胁,到“帝纣”时期,帮助和威胁的“平衡”被打破,与“帝纣”的治政理念和相关实践产生冲突,相互间的关系,迅速走向对立……

大概齐,所谓“商周之战”及紧后的“周代商”的历史背景,就是上述这么个约略情形。周代商的历史结果,是治政理念、生产方式的角逐使然,当然其中存在“人心得失”的因素,但应该跟“诸神”没多大关系;“封神”故事,只是借了那段历史的“壳”而由小说家杜撰出的神话闲谝;其所指向的“寓意”,与其说是循“殷鉴不远”之词的浪漫追溯,倒毋宁说是对著作产生时代紧前的明初一些让知识阶层感到“不适”的历史现象的批判——太祖(朱元璋)大杀功臣、镇压知识阶层,起因貌似“不得已”而终究“毕其功于一役”的“靖难之役”,成祖(朱棣)对知识阶层更针对、更残暴的迫害……借“殷鉴不远”和“诸神意志”,惕省或可尚能“引起改变”的“现实”。在小说中,可以明确找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话——殷商那时候,既没有“午门”,也不兴“斩首”死刑,就便采取,也叫做“枭首”,在当时,已经算是“温和”的死刑了。还什么“东伯侯西伯侯南伯侯北伯侯”,伯是伯、侯是侯,至少在殷商那时候,不可能有什么“伯侯”或者“侯伯”,都是扯,神话般的扯。

还有什么“文王生百子”、九尾狐妖,以及被高度神化的姜子牙、直接“降临”的“诸神”……诸神肯定是没有;姜子牙是什么样的人,可以看看《史记·周本纪》和《史记·齐太公世家》;九尾狐是“神化图腾”,代表“繁育”;周文王姬昌确实有不少儿子,但见诸史册的也就二十几个,望“百”还早着哪,倒是更可能有不少“敬之如父”的后生和“结为友”的人物……还有,电影里表现的大规模骑兵作战,最早也是大几百年近千年后的西汉武帝中期才会出现,那时候以步兵为主,“武”字的“会意”就是步兵主战武器“戈”和意表“步行”、“远足”的“止”(通“趾”)组合来的,拥有战车的殷商帝国,可以说“天下无敌”!到现在,描摹古代战争的中国象棋中最“强”的还是“車”,而象征骑兵的“馬”,“子力”要弱一到两个等级。甚至,都可以说,就整个中国古代史来看,除了较早期征伐匈奴的突击战(霍去病)、唐中期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以及元明时期较重大战役,绝大多数时候,战争形式都不以骑兵特别是大规模骑兵为主战力,原因很简单——农业国家根本没那么多马匹。

再要扯,还能扯好多、很长,总归,简单说,《封神演义》和遵循它的再多版本、再大投资、再强演绎阵容的“封神”故事,都是神话,而且还是比很可能《封神第一部》想要去“比拟”一下的《荷马史诗》滞后很久、蹩脚很多的——神话!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0 阅读:134
评论列表
  • 2023-08-07 08:15

    看过非常失望,就2个特效你们就要30亿?,还疯狂没良心营销炒作!演得什么玩意儿!失望!说什么特效好,好个鬼,而且就开头雪崩,5五毛钱特么么?!特效就是石头石像狮子🦁?这就是特效?这就要30亿!信了你的邪!要钱💰不是这样要的?模仿指环王,结果只有前面的雪碰可以后面像个鬼!还美化狐狸精!不应该叫封神,直接脸狐狸精和大王的爱情故事吧!还特麽封神!毁三观不正!让一个60多岁的男人,带着78个小孩,露肉卖肉,我商朝从来没有!为了钱,真特么恶心!史诗呢?话6-7个亿宣传我们也服了有钱把特效拍好点吧!就开头结尾2个特效!你们尽然敢说特效?真心无良!没有一部成功的电影是靠多花钱给营销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