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导弹击落民航客机?阿塞拜疆航空坠机真相未查清,普京为何致歉

梦境边缘人 2025-02-07 14:39:32

阿塞拜疆j2-8243次航班坠毁事件一直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各方盛传,这架航班是被俄罗斯军方击落的。

面对这种指责,俄罗斯方面一直采取不承认但也不否认的消极方式应对。鉴于相关证据也确实不够充分,而西方显然有意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俄罗斯不管说什么,都会被利用。选择沉默,倒也不算是一种下策。

据克里姆林宫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当天亲自与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通了电话,就航班坠毁事件向后者表达了歉意。

明明真相还未查清,普京为何就要主动背锅?老莫认为,这其中蕴含的,是俄罗斯方面的诸多政治考量。

首先,让我们简单复盘下空难的全过程:

回顾圣诞节那天阿塞拜疆航空公司的8243次航班按照惯例执飞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前往俄联邦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的航线。使用的机型为巴西航空公司的E-190支线客机,机上一共搭载有62名乘客与5名机组成员。

但在即将降落格罗兹尼机场时,却多次遭到当地空管拒绝,迫使飞机转头向东飞越里海,在哈萨克斯坦阿克套机场备降。但在备降过程中不幸坠毁,造成机上包括机长和副机长在内的38人遇难。

在一开始,由于驾驶员双双遇难,无法第一时间得知真相,外界还以为这是机组操作失误所致。但随着坠机现场照片的不断流出,外界惊讶的发现,包括垂直尾翼在内的失事飞机机体表面多处存在大量明显是外力所致的不明圆形孔洞。

而幸存乘客也表示,飞机在格罗兹尼上空就已经出现操纵问题,且机舱失压,导致氧气面罩全部放下。一些乘客拍摄的手机视频也证明,飞机在飞往阿克套机场前,机体多处已经出现破碎,有乘客的氧气面罩被击穿无法使用,甚至有个别乘客被机舱外部射进的碎片击伤。

而格罗兹尼机场拒绝该机降落的指令,令8243次航班失去了降落自保的最佳时机,在坚持飞越里海后,液压系统损伤越来越大,最终在降落前彻底失效,导致飞机坠毁。

但很显然,这种明摆着把责任全都推给俄罗斯人的指控,是俄方绝对无法接受的。

于是老莫注意到,在相关猜测传出后,俄国政府先是坚决否认,随后表示这些孔洞是鸟群撞击所致。

而车臣方面也表示,拒绝该机降落是因为当时机场地区有大雾,再加上当时多架乌克兰无人机袭击格罗兹尼机场,整个机场被迫关闭,确实不适合该机降落。

俄国政府的“鸟撞说”是否合理,相信有判断能力的人都能得出结论。相比之下,车臣方面的解释更加合情合理,但也为“导弹击落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间接证据——遭到乌克兰无人机攻击的当地防空部队,极有可能把8243次航班当成了敌对目标,给误击了。

但俄军防空部队,真的会连小型无人机和民航大型客机都分辨不出来吗?

虽然听上去不可能,但在现实中,这种不可能的悲剧,却已经发生过多次——

1988年7月,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导弹巡洋舰,在波斯湾海域将伊朗655号航班误认为伊朗战斗机并击落,造成机上290位平民全部遇难;

2014年7月, 马来西亚航空MH17号航班,在途径乌克兰东部上空时,被当地武装误认为是军事目标,并使用“山毛榉”防空导弹摧毁,造成机上298位平民全部遇难;

特别是2020年1月8日伊朗误击乌克兰民航客机事件,几乎与这次事件一模一样:

彼时的伊朗正因为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被美军炸死的事件与美国关系高度紧张,对此神经过敏的德黑兰防空部队,将刚刚从德黑兰机场起飞的乌克兰PS752航班,误认为是美军战机而击落,导致机上167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老莫只能遗憾的表示,造成这些误击事件的人,都缺乏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和敬畏。

回到8243次航班事件本身,截止目前为止,机上的黑匣子虽然已经被找到,但相关信息尚未被解析,因此要对事故原因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

但就在这种时候,普京却率先主动向阿塞拜疆方面道歉,这种把责任主动往身上揽的行为,是否太过草率?

这是因为,老莫注意到,这里的“道歉”,其实是要打引号的。

首先,根据克里姆林宫方面放出的声明,普京只是对“进入俄领空的阿航客机受到物理和技术干扰并因此坠机”表示歉意。

也就是说,普京可没有承认飞机是被导弹击落的,只是承认,导致飞机坠毁的“物理和技术干扰”是在俄国境内发生的。

这种“道歉”,其实更像是一种礼节性的回应。

其次,普京强调,“物理和技术干扰”发生时,乌克兰无人机正在袭击格罗兹尼机场,俄防空部队必须处于作战状态。

言下之意,如果不是乌克兰人发动无人机袭击,“物理和技术干扰”也不会发生,一切都是乌克兰人的错。

但老莫忍不住吐槽,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此地无银三百两”。普京非要强调俄防空部队处于作战状态,这与承认“导弹击落说”,又有什么区别?

那么普京为何要做出这种蹩脚的“道歉”声明?

老莫是这样看的:

其一,发生这种事,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人道主义灾难,基于最基本的礼貌,俄方也确实必须表个态。事故发生在你的领土上,你却一直闭嘴不说话,这种态度,是很招人反感的;

其二,西方世界和乌克兰此刻都在大肆炒作“导弹击落”说,俄罗斯继续保持沉默,也确实不合适;

其三,各方高层和专业人士都不是笨蛋,早就猜到事故原因是什么了。尤其黑匣子已经被完好无损的找到,真相被揭露只是时间问题。那么在结果出来前,先把姿态放低一些,总比死咬就是与我无关强;

其四,阿塞拜疆虽然历史上是苏联加盟国,但近些年来与土耳其走的更近,并且因为纳卡冲突与亚美尼亚爆发战争,威胁到了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统治稳定。但由于俄乌战争的爆发,俄罗斯对阿塞拜疆只能采取安抚态度。

这种微妙的局面,导致阿塞拜疆成为西方和乌克兰努力争取的反俄合作对象——事故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第一时间迅速发声,除了将黑锅扣给俄方,更宣称乌克兰将给予将尽一切必要手段支持阿塞拜疆。

既然对方已经出招,普京当然也必须发声,去争取阿塞拜疆了。

那么到最后,阿塞拜疆方面是要根据本国的政治需求进行回答?还是坚持原则,公布事故的真相,还这38条鲜活的生命一个公道?

老莫只能感叹,残酷的国际政治斗争之下,个人的生命究竟价值多少重量,有时候确实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

0 阅读:11